在读到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于谦被杀以后,后人对他德才兼备,千古又有几人高度评价中。于谦应该排在第一,书中说道可惜在他之后另一高人横空出世,此人不仅文武兼备、智勇双全、五花八门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一不晓、且善始善终、堪称不世之奇才、更有一个适合他的称呼——圣贤,读到这里我想哇塞!这不说的就是王阳明啊!
在继续读的过程中,读到一个六品芝麻官叫一个王守仁的小官在朝堂上屁股挨板子后出场,眼睛一亮盼望的圣贤人牛人终于出场了太高兴了,连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都一生伏首拜阳明。
阳明出生于一个状元家庭,领悟能力很快,十岁便开始读四书五经,并写了下面这首诗: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十岁便有如此眼界如此辩证的思想,他的父亲询问他后带他到了塞外。当他看了辽阔的草原大漠,领略了纵马奔腾后,严肃的跟他父亲说:“我已写好上书,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出关为国靖难,讨平鞑靼”那一年他15岁。他的父亲对他劈头盖脸一顿,他的第一次为国效力梦想就这样的破灭,但他没有丧气,他开始了新的计划,新的宏伟目标,他的这次目标就是做圣贤,他开始遍寻圣贤之道,在他结婚那天闲逛到一个道观便进去与道士聊天,没想到越聊越嗨,就开始学道士打坐,这一打就一天竟忘了结婚这事,可想做圣贤的意志的坚定,那一年他17岁。
他希望在和尚道士身上寻找成为圣贤的灵感,可除了打坐之外,圣贤的影子都没有。后来他听说,想成为圣贤要饱读朱圣人之书,要“格物穷理”于是在大踏步前进在圣贤之路上,他开始“格”自家的竹了,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有“理”这事上,最后产生了对朱圣人的质疑声,开始意识到“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可能是错的。在求“理”的道路上,在有了前面朝堂上屁股挨板子后,发配到贵州龙场的经历。于是出现了著名的龙场悟道后自己真正的转折,心学大师及伟大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开始闪亮登场。
摘录这些就是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王阳明,刷新对大师的前期了解,为读专门王阳明著作留下一点点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