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和夏目漱石之前的文章,完全不一样,风格迥异。
几天时间,按照成书的先后顺序,分别看了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少爷》和《心》,尽管对之前夏目漱石批判、游戏式的写作风格及大量的东西文化引入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仍然无法喜欢上这个作家,要知道,一个人整天扛着大旗喊打喊杀,尽管嬉笑怒骂讽刺了很多人,但总觉得有种“缺什么才炫耀什么”的即视感。
直到看到《心》这部小说。
《心》可以明显地感到夏目漱石整个人都变得柔软了,心理变得温和之后,文字也会变得柔软,但是从此散发出来的力量却能够更加打动某些人,比如我。
所以,怀着好奇的心态,查了一下,究竟是什么让他发生了改变,于是百度到余下资料:
他长期受胃溃疡的折磨,明治43年(1910年)在伊豆半岛的修善寺疗养期间,病情再度急转直下,引起胃痉挛,大量吐血不止,陷入不省人事的“30分钟死亡”状态。
《心》发表于1914年。
这就不难解释,夏目漱石写作文风的转变。夏目漱石之前的文章像针,你可能不会记得故事发生了什么,你只会记得书中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的人,就像是鲁迅笔下描写的断头台旁的看客;而在这篇小说中,人物性格被渐渐淡化,人物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刻画变得细致入微,故事情节被逐步放大,描写的风格从人逐步转变到事。
更重要的是,文章放弃了各种思想大家、各种诗词歌赋的堆砌,页面底下的脚注瞬间变得干净了很多,而文字的风格变得非常温柔,犹如朋友淡淡跟你讲一个故事,却非常容易带你进入,而整个故事叙述完了,你也被放入一种“安静”的氛围。
“你现在是头脑发热,热情一退就会疲倦的。你现在的盲目迷恋,使我感到痛苦。预感到今后将会发生在你身上的变化,我就更加痛苦了。”
“没什么可告诉你的,你也不必担心什么,我只是变成这个样子了。”
“.我是为了不受将来的屈辱,才拒绝现在别人的尊敬的。我宁愿忍受现在的孤独,也不愿意忍受将来更深的孤独,我们生在充满自由、独立和自我的现代社会,就必须付出品尝这种孤独的代价。”
孤独,是这个文章中挥之不去的旋律。我是孤独的,东京给予我的视野,让我已经无法和乡下的家人交流,尽管我还爱着他们;先生是孤独的,先生拥有了自己先拥有的一切,却失去了那个骄傲的自己,再也无人可倾诉;K是孤独的,当现实和理想撞在一起,还没来得及做出选择,就已经有人告诉了答案,一生想要为自己做主,最终都是被别人安排了命运,可能生死才是唯一能决定的;先生的妻子是孤独的,不知爱过谁,更不知道爱人早已失去爱人的能力,不,或许她知道,只是不想认为自己知道了而已……
当然,夏目漱石依旧孤独。细节描写,总能比那些空喊自己很寂寞的更有力量。有意思的巧合,1916年,夏目漱石病逝,葬于杂司谷墓地,这恰好是文章中先生一开始每月都要去扫墓的地方。
常说,所谓成熟就是一个人的心变得柔软了。也说,所谓成熟,是内心温柔,也能有一把利剑与这个世界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