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天,朋友娟儿在微信上找到我来诉苦。
她准备考研,几乎每天都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图书馆八点开门,但她在五点就爬起来学习了。舍友睡觉不喜欢有灯光,她就去厕所读书,要么蹲着要么坐在报纸上。七点半左右,她就出门去吃早餐,泡一天的图书馆。闭馆后,她回宿舍继续学习到深夜一两点。
娟儿的生活除了学习以外好像就没有其他事儿了。她从来不化妆,衣服也只有那几件,就背着一个白色的大帆布袋子在宿舍和图书馆之间两点一线地跑,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自律的姑娘。
但那晚,她跟我说:“我好害怕自己考不好。”
我安慰道:“努力总会有结果的,先别过分担心。”
娟儿继续说:“可能是我还不够自律吧,你看科比每天凌晨四点起来练球呢。如果我再不努力点,哪还有希望?”
我只能继续劝她要注意身体。
后来,娟儿因为熬夜学习和终日焦虑而引发了胃出血,在住院期间错过了初试。
听到消息时,我唯有叹息。她所谓的自律,其实只是在以健康为代价来发泄自己无法消除的焦虑。
02
舍友梨子在看了一篇自律的文章后深受鼓舞,发誓要改变自己,从自律开始。
她规定自己每早六点起床去跑步五公里,每天坚持写一篇有质量的文章,每周读一本书。制定完计划,她满腔热血,以为时间尽握手心。
第一天,她醒来时已经是八点半了,连闹钟都没有听到。
第二天,她借来舍友的手机,再用自己的手机定了两个闹钟,在阵阵铃声中挣扎着起来了。那天的她,因为睡眠不足一天都没有精神,所以也没有进行其他的计划。
第三天,她被闹钟吵醒,想不如还是再睡睡吧,反正昨天那么累。这一睡,就又到了八点多。
这样的状态让梨子越来越焦虑,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让她丧气地觉得自己就是个废人了,连自律都做不到。
要知道,以前的梨子从来都是八九点才起床,还要赖好一会床,不喜欢锻炼,跑几步就会喘气,根本就不会重视阅读和写作。
这样的她,怎么能一下子去执行好自己所列的那些计划呢?更何况,自律从来都不是一步到位的事。
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开始就妄想多方面或快速地做到自律,这反而会更快地损耗我们的毅力,打乱我们原有生活的规律,挫伤我们的积极性,使我们心力交瘁,乃至崩溃。
03
近几年,人们特别重视自律这种能力,重视到当看到别人失败时就很可能会说:“因为他不够自律啊。”
诚然,自律代表了一个人对自己的掌控程度,是值得每个人都为之而努力的目标。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律被包装成了一个特别“高大上”的词汇。
当谈村上春树时,我们想到的是他每天定时坐在书桌前开始写作,坚持写十页文稿才停笔。
当谈李嘉诚时,我们想到的是他不论几点睡觉都能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
但村上春树重视健康,会用运动来增加身体里的“多巴胺”去抵抗写小说时被故事所感染产生的负面情绪。
李嘉诚的习惯数十年如一日,早已融于生活,形成自然。
真正的自律,是在健康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养成某个好习惯或长久地坚持做好某件事。
任何事情都要张弛有度,遵循规律,自律也是如此。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只会活成机器,慢慢毁于无尽的焦虑。
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控制自己,也不是压榨自己,而是挑战自己。
但挑战自己,是以合理的方式去做自己本可以做到的事情,而不是满腔热血,却错误使用了一身蛮力,最后精疲力尽,丧失信心。
在满足吃好睡好的基本需求后,努力地挖掘自身的价值,扩展生命的宽度和厚度,这样的自律才有效果有意义。
共勉。
你好,我是成长中的王小青,喜欢心理学,热爱生活的姑娘。
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请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