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如何使家庭关系变得和睦融洽,是我们都要学会的,今天要分享的是《为何家会伤人》中的一个观点:夫妻关系应该是家庭关系的第一位。
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不过,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 位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一个问题:糟糕的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是很容易循环的,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婆婆本身在年轻做媳妇的时候,就受到了她婆婆的严重排挤,一直融不进她以前的家庭,她和丈夫的关系退居第二位、第三位甚至最末尾,她会很孤独,等到儿子出生之后会把儿子当成是她唯一的依靠,于是,丈夫成为可有可无的人,而儿子却成为无法分离的人,当儿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妈妈就会感到唯一的依靠被抢走了,和儿媳的关系自然就不好,更糟糕的是,如果家中没有人意识到这种问题,那它就会一直循环下去,这个受排挤的儿媳只会再一次重复婆婆的路。
相反,如果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直是丈夫而不是儿子,或者两者平等,那么与儿子的分离就不是那么难受。相反,她会欣喜地看到,儿子找到了他最爱的人,他可以拥有他的家庭、他的人生了。这时,这个婆婆会祝福媳妇,祝福媳妇和儿子即将走上她和丈夫曾经走过的幸福之路。
就个人经历而言,可以拿我的奶奶举例子,虽然我的奶奶受教育程度很低,但是她却把婆媳关系处理地很好,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每次我爸爸妈妈吵架闹别扭的时候,奶奶永远不会偏向爸爸,是很公平的让他们自己解决,有的时候还会偏向妈妈,奶奶永远觉得爸妈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所以也会经常鼓励爸爸去给丈人丈母娘送礼物,去串门,也不过多地干涉他们夫妻之间的事。
奶奶不懂什么心理学,也没有看过什么书,但她是发自内心的希望这个家庭和谐美满,而不是去想着儿子怎么可以离开自己去建立一个新家,去想着自己唯一的依靠要没有了。
父母应该怎么做?
在现在大多数的独生家庭中,很多父母习惯于互相争宠,类似于问孩子“你最爱爸爸,还是最爱妈妈?”,或者是发生矛盾是让孩子评论谁对谁错,还有更加严重的是,在孩子面前说另一方的坏话或者吐苦水:“你爸爸一点也不关系我们”“你爸爸真懒,从不做家务”“你妈妈一点也不聪明,脑袋不够用”……
这些话远不是一个好的家庭关系中应该出现的,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对孩子的发展和婚恋观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父母之间经常表达爱意,互相尊重,关系良好,那对于孩子而言,他是感觉很安全的,他会觉得自己也有能力去建立一个美好的家庭。
父母应该向子女表达的是我们都很爱你,但我们也很爱对方,所以你可以放心地做我们的孩子,我们也期望你建立一个像我们一样幸福的家庭。
子女应该怎么做?
作为子女,不要去偏向父母的一方,使得家庭关系成为三角关系,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很容易争宠,孩子要学会平衡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才是一个好的家庭关系的开始。
我们的文化传统有这样的倾向“重亲子关系而不重夫妻关系,就仿佛是,夫妻关系只是完成传宗接代的工具
但是,无论你多么敬爱你的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而且,为了真个家庭的和谐,作为儿女,不要太依恋父母的某一方,认为自己与他的关系远胜于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才是互相陪伴着走过一生的人,你要做的是让他们建立更好的关系,而这对你以后建立新家庭,以及整个家庭的和睦都有好处。
丈夫应该怎么做
绝大多数婆媳关系的核心不是婆媳关系,而正是那个被夹在中间的儿子和丈夫,这个夹在中间的人,总想着要么妻子对老人家孝敬一些,要么婆婆对媳妇疼一些,问题就解决了,但他很少想,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他自己的身上
忽略被夹在中间的那个男人,而把焦点集中在“婆媳”两个字上,是我们面对婆媳关系时最常犯的错误
丈夫他是联结妻子和家人的枢纽,他也是妻子和家人争夺的对象,他才是化解这场冲突的根本所在。当他只是一味逃避责任,希望做好好先生并尽可能满足双方要求的时候,这场冲突当然会继续下去
丈夫需要明白:在原生家庭,父母是最重要的,在新家庭,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要想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传统,必须将夫妻关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当然,这不是说鼓励把自己的小家庭和父母分离,永远向着妻子或者丈夫,忽略父母的感受,不理会他们的需求。只是想让你在家庭中,和父母表明你的观点,在公平的基础上,希望他们也可以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
也要表明自己和伴侣都是爱他们尊重他们的。
除了以上分享,家庭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沟通和互相理解,很多问题的发生是因为话说的不清不楚,或者是表达方式出了问题,去理解家庭成员说的每一句话的含义,他想表达的是什么,他的需求是什么,矛盾的根源在哪,怎么解决,才是真正的向着好的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