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我把我写的《由两段对话引发的思考》,发给鱼儿(教练在学)看,她给我反馈过来一个信息,事情是这样的:
鱼儿有一个很好的朋友,被一个问题困扰了许久。鱼儿在学习教练的过程中,觉得教练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她希望用教练的方法,帮她的朋友解除困扰。可是在一来一往教练的过程中,她的朋友产生了这样的疑虑:你是新学习了什么东西了吗?你是在拿我做试验吗?当然我们俩是好朋友,如果你觉得有这样做的必要,我也可以配合你。
鱼儿说,当她看到朋友发过来的这段文字,她特别不知所措,她觉得她的朋友被伤害了。所以鱼儿当时就放下了,没有再继续教练下去。听到鱼儿发过来的语音,让我联想到我与保险之间一段故事。
第一次听说“保险”这个词,是从我的一个熟人口中得知的,当她当着我的面把保险夸得天花乱坠的时候,我心理只有一个想法:“想让我掏钱,门都没有”。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自己得以进入保险公司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系统专业的培训之后,我对保险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由一开始的抗拒到后来慢慢的接纳,甚至后来的一段时间,我缝人便讲保险的各种好处,它如何帮我们规避风险。。。。以至于后来很多熟悉我的人,都说我被保险公司洗脑了。
看到这里,你们想到了什么?
我先来说说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我认为保险和教练有很多相似之处:
保险讨论的是用户的钱袋子,教练探索的是用户的内心世界,两者谈论的都是极其私密的事情。
要达到共同的目的,两者之间必须相互信任。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两者都要把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不管你觉得保险的功能多么强大,只要用户没有需求,你所有的解释都是白搭,就像你觉得你的朋友有问题,那只是你觉得,用户不觉得自己有问题(用户没有需求),那所有的教练都是徒劳的。
2.
我们在日常的学习训练过程中,不管是体验用户,还是教体验教练,我们都是教练的拥趸者,在练习开始之前,我们对“教练”后面的动作是有一个心里预期的,因此在教练的过程中,我们更能释放自己,达到教练或者被教练的目的。
可是当我们脱离了熟悉的教练群体,面对一无所知的用户的时候,情况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教练涉及到两个问题: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
一种是用户本身有问题,加上对教练的了解,他愿意试一试。
一种是用户本身有问题,但他不知道,也不愿意向“教练”寻求帮助。
我们在群里学习基本都属于第一种情况,这里就不做赘述。重点说说第二种情况,在接触和学习了教练技术之后,大伙都觉得教练真是一个好东西,迫不及待的想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分享这种奇妙的经历。
特别是在发觉自己的亲人朋友碰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通常上来就是一通教练(初心是好的),希望帮助他们早日摆脱困境,但往往这样的教练都是无效的,因为教练必须满足的一个条件,那就是用户需求。
只有当用户有了问题,他愿意主动寻求帮助的时候,这样的教练往往是最有效的。还有一种情况,当用户出现问题,可他并不了解教练,或者他并没有主动寻求帮助,而是你自己觉得教练是一个好东西,你愿意用这样的方法去帮助他,这样教练的结果往往会大打折扣,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因为当用户感受与你的相处模式,不再是他所熟悉的模样,他会本能的衍生出戒备甚至是抵触的情绪,人的情绪往往比理性能更早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
其次,教练还需要满足的一个条件:使用场景。教练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因此在使用它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对待。特别是刚刚学习的阶段,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要有人提到相关的话题,或是抛出一个问题,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是一通教练。
陈海贤老师曾经说过,他从不在咨询室以外的地方给别人做心理咨询。我认为教练也应该一样,如果有人主动说起自己的困惑,或是询问相关的话题,你可以简短地问他几个相关的问题,如果用户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 ,可以约定一个时间,在特定的环境下,给对方做教练。这样做的好处是,让自己和对方都有一个心理上的预期,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脱离了场景的支撑,单靠技术的支持很难取得一个好的结果。
产品的使用离不开用户的需求,同样,产品的使用也离不开它的使用场景 。以上就是我在教练学习过程中,一些浅薄的见识,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