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浩瀚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唐诗更那块最馥郁的园圃,历经岁月悠悠滋养了无数读书郎。如何让学生去感知诗中的玄思哲理,家国荣辱,山水田园……需要我们潜心会文本。本课教学设计侧重从搜集资料、情境吟诵、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致按照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背诗文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
一、课前查询,知诗人
《新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的阅读要求:“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作者。通过查找资料,学生们知道了李白是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爱饮酒作诗喜交朋友,被后人誉为“诗仙”。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看到社稷倾覆他“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与朋友畅饮他“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通过课前了解,课上交流,一个豪放不羁、倜傥不群的诗人形象跃然于眼前。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又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
二、介绍背景,解诗题
“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新课标》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古诗教学时也要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初读课题,先交流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再一起梳理小结。用支架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从这首诗的题目中,我知道了是 在 送 到遥远的 。学生还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来拓展理解,比如对于题目中的“送”字谈到了“送别诗”——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相见,所以送别既是重要的形式也形成了一种文化,送别诗由此而来。通过听、说、议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又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化”文为“白”,明诗意
古诗语句凝炼,跳跃度大,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古诗教学时要使诗的语言表象化。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让诗句在脑海里形成画面。在教学中我把握一个“情”字,贯穿一个“读”字。在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理解诗意,领悟诗情。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读通顺诗句,进而读出节奏、韵味和情感。在感悟诗情环节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把这个“情”字藏到了哪儿了?才让我们感受到了离情别绪?出示词语“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让学生讨论这四个词的背后有怎样的画面?帮助孩子们寻找隐藏在景语后面的情语。学生经过思考交流后,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见在黄鹤楼上诗人和朋友饮酒,互相道别”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有一阵微风把花瓣吹起,在他们面前飘过。”还有的学生说:“我看到渐行渐远的帆船,李白不停地在挥手告别”……学生在谈话交流的过程中自然的了解了诗意,走进了文本。
四、读写结合,悟诗情
作者通常将主观感受到的“意”蕴含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境”,才能“悟情”。在本课教学中我抓住“孤”字,引导学生揣摩,悟出诗的精妙之处。首先老师质疑:我想问一下这个“孤”字是什么意思?长江之上,过境千帆,为什么李白却说是孤帆呢?学生讨论后总结:因李白的心中只有孟浩然,唯见孟浩然。“过境千帆皆不见,心中只有孟浩然”。进而让学生感受虽然全诗没有一句不舍的话,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就是古诗借景抒情那种曲折、含蓄、委婉之美,美得动人,美得醉心。
理解之后再来读诗,突出那个景,就能表达那份情。教师引读:他们的告别之地,有点淡淡的哀愁与失落,带着这份不舍,女同学,我们站起来齐读古诗,送送孟浩然;美好的季节,去美丽的地方,虽有不舍但也暗暗为朋友高兴!男同学,我们站起来齐读古诗送送孟浩然;李白和孟浩然一见如故,昔日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而老朋友却已远行。全班同学,我们一起送送孟浩然。《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每个学生对送别的理解是不同的,尊重学生个性朗读,让他们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内心的送别情。
在学生动之以情的契机,抓住诗文的留白处,动笔写一写,读写结合既是情感的升华又加强了写的训练。教师谈话引导:可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假如你就是李白,在和孟浩然告别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一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想法诉诸笔端。
五、迁移运用,背诗文
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补充了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鼓励学生朗读后演一演。让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加强理解。在黄鹤楼话别的环节中,诗的内涵慢慢在学生心中变得立体化、在他们的语言中生变得活化;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加深理解的同时背诵也会水到渠成。
为了拓展学习的范围,课后让学生搜集送别诗,并用喜欢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整理在阅读笔记上、做成书签、诗配画、出一期小报等。古诗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或者课本,课内引导,课外拓展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尤为重要。
中华古诗文魅力无穷,它是文学的源头,是个性抒发的最近途径,承载着精神家园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让古典诗词,植根于学生心中,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