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又看了一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如果说第一遍是在看片名,第二遍就是在看李安导演吝啬到不给一个镜头、但是又处处是暗喻的吃人的故事。
两个故事里,轮船失事,派的家人都死了。派历经苦难,是唯一生还者。这些是既定的事实。故事的核心是: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派是唯一生还者,这就构成了“罗生门”迷局。
我感叹于导演对于细节的极致把控,每一层隐喻的存在,都多次反复出现。感叹于人的思想深度是如此经得起反复地推敲和打磨。宗教、哲学、人性与兽性,处处是思辨。抛开所有深层次的内涵不谈,一帧一帧的画面也是不可撼动的美。
第一个故事毫无疑问是假的,李安导演故意露出了那么多的“破绽”,来表明那不是真实的场景。第二个故事是否就无懈可击?残忍而毫不浪费的厨师怎么会放弃派母亲的尸体?面对派的攻击,求生意志极强的厨师又怎么会不还手?第二个故事也是有所保留的。
合理即可能存在。由此可以衍生出第三个、第四个乃至第五个故事。这就是这部影片的魔力,它造了个奇幻唯美的景,然后在故事结尾打碎它。你不得不以另一种真相的视角,再看一遍,去发现那个没有给出明确画面的真实故事。没有老虎,他在吃人,他是靠吃人活下来的。
我思考的点是,在极端的环境下,人性会被逼出最原始的面目,就像派(人性派)与老虎(兽性派)由对峙到共存直至接纳。饥饿的感觉会逼得人发疯。老虎的存在,让他得以存活。当人处于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时,道德的外衣(人类社会构建的道德体系)一层一层地被剥去,直至裸露出最丑陋的人性裸体。为了生存下来,必须要在极端的环境里面,重新建立一套新的道德准则。
这让我想起了,为了在冰冷的外太空生存下来的“蓝色空间号”和“青铜时代号”。
法官:遗体去了哪里?
洛文斯基:补充舰上的食品库存。
法官:全部?
洛文斯基:全部。
回归到人类社会,说出这些也着实可怕。我想也许是实在太过黑暗与痛苦,派就幻想出了老虎,吃人的是老虎。
派原本就擅长使用斗转星移大法,引导、转移不利于自身的事物。这一点可以参考导演大篇幅讲述派名字的由来。只是我一想到那个处处透露着诡异的神秘岛,想到如果小老鼠暗喻是阿南蒂,派把小老鼠抓起丢给老虎(兽性派),便觉毛骨悚然。
如果要回归人类社会,就必须要重新遵循人类社会的道德体系,必须要舍弃兽性的部分,所以老虎头也不回地进了丛林。也许为了更好地存活下来,派已经在潜意识里对那些至暗痛苦的记忆做了转移。
这是活下来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