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个多月的小婕是我们托班里的孩子,每次妈妈接她回家,她都要在我们一楼玩乐区域玩耍,那天也不例外。整个玩乐区域除了小婕还有一个24个多月的小耀,结局往往是这样的:大的不愿意带小的玩,而小的往往像追求自己的“粉丝”一样热衷于大的。。。
在一个滑滑梯上,两人正准备一起滑下来,小耀却调皮地推了小婕一把,小婕从滑滑梯上摔下来,尽管不高却仍旧哇哇大哭。小耀妈妈一把抱开了他,说道:“姐姐不哭了,弟弟不是故意的。“
”好啦 好啦,弟弟不是故意的,我们是大姐姐,勇敢一点嘛,又没有摔到哪里咯“小婕妈妈看似温柔地说道。小婕仍旧哇哇大哭。
”来,妈妈抱抱,刚刚摔疼了对么?
“嗯嗯" 小婕连忙点头。
”妈妈摸摸,亲亲“ 这时小婕已经停止了哭泣,挣脱妈妈表示要继续玩耍。。。
她开心地骑上了木马,这时小耀跑过来抢她的木马,两个人你争我抢。
”小耀,我们去玩别的“小耀妈妈示意抱走小耀,
”小婕,我们是姐姐,我们要让着弟弟,先给弟弟玩会儿,好不好?“
最后的结局是:当小婕让给小耀后,小耀对此也没有任何兴趣了。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小婕和小耀的故事,我们也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教育:你大,你应该让着弟弟和妹妹。这种谦让似乎是很一种很高尚的品德。
回忆起我的童年,谦让似乎布满于我整个童年的记忆,爸爸妈妈常年在外面工作,爷爷奶奶带着我们四个(我们两姐妹,姑姑家两个)一起生活,我是她们当中最大的孩子,我应当扮演好一个好姐姐的角色。
同抢一个玩具-------你大,你让弟弟妹妹先玩。
同抢一个零食--------你大,你那个先给弟弟妹妹。
同争一块”领地”-------走,你是姐姐,我们去那边。
所以,我从小被灌输的思想是:你是姐姐,你应让着他们。这既是我性格中的甜蜜素也是我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因为过多在乎别人的想法,害怕拒绝,界线模糊不清,同时也难以接受别人的拒绝。也许每一次的谦让并非出于心底最深层次的意愿,仅仅是对于外界的服从,所以生活中看起来的谦让也并没有发展成我的品格,因为并没有从中发觉意义和快乐。
后来接触儿童心理学,才真正从心理学的层面了解这个问题,对于小婕和小耀来说,两个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公平而平等的,并没有姐姐一定要谦让弟弟的说法。
如果是公共物品,我们的原则是谁先拿到谁先玩,后来的需要学会等待,等待的过程会帮助儿童形成内在的时间和空间智能。当小婕在玩木马时,小耀如果要玩应该要等小婕玩好才可以。
如果是私人物品,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如果木马是小婕自己家里的,小婕有权利选择分享或是不分享,我们不应强迫她。
分享是一种美德,但是所有的美德都应该有一个前提,就是自愿。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可这些东西,我们未必想和别人分享,也不一定要去分享。成年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同时孩子只有对物权牢牢把握的前提下才会进行分享。
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个前提,很容易给自己孩子贴上不好,不友善,小气之类的标签,其实他们只是比成人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已。如果孩子自愿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他感到快乐,分享的结果是他满意的,他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分享”的美德,所以我们要用引导的方式,而不是强迫。
故事中小耀如果想玩小婕的木马,小耀可以拿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小婕交换以此达到自己的需要,面对小婕的拒绝,小耀应该学会接纳,这也是孩子们心理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