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的这几篇随笔都是关于幸福的。
谁没渴望过,特别地渴望过幸福呢?
有觉得获得幸福极其艰难的,也有觉得幸福可以很容易抵达的,还有觉得幸福来得既不那么容易也没那么艰难的,还有觉得幸福是个伪概念并不存于世间的。
到底,幸福是什么呀?
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
是你这个人,决定了你所谓的幸福。你是什么模样,你的幸福就能长成什么模样。
有意思的是,在一些人的眼中,幸福也总是相似的。
第一篇文章是爱尔兰人维廉·巴克莱的,题目就起作《幸福》。这是他的书《花香满径》的开篇。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
二是有事做。
三是能爱人。”
人们喜欢早晨、春天和小孩子,往往因为这几者身上特别地蕴藏着鲜明的希望。
很多故事有一个这样的结尾,对那个阴险残暴的为恶者的最后惩罚不是死亡,而是永远地剥夺了他的希望。
没有希望的生活,就是生不如死的生活。
反过来讲,最聪明的奖赏,就是给予希望吧。
一个人,可能被命运剥夺了许多东西,富足、安适、才能、工作、聪慧、精干等等能够帮助人过上相对容易的生活的好东西,但只要命运没拿走他的希望,他就不是命运的弃儿,说不准哪一个时日,他就缘着希望,从命运的大坑里挪将上来。
所谓后生可畏,可畏者,不是后生,而是后生身上隐匿流动的希望。
潘多拉的匣子里,只剩下的希望,神话的寓意不可谓不意味深长。
有事做。能理解这点的人一定不能是个懒惰的人。懒惰者视做事为痛苦,视无所事事、吃喝玩乐的安逸为快乐。但我们中的大多数,既不至于喜欢无所事事的安逸,又惧怕做事的艰苦,镇日在两者之间挣扎,比较痛苦。解脱之道,其实也别无妙法,只能硬着头皮壮起胆子迎接那些事情,从第一下开始,一点点地做下去,挨过一阵子后,也就慢慢地从做事里咂出一点充实的乐趣了。
西西弗斯被诸神惩罚推石上山,巨石未至山顶便会滚落下来,推石的工作因此没完没了。这真是一个苦役,既无效,又无望。命运抛弃了西西弗斯。但是且慢,至少,国王陛下还有事可做,虽然是件他自己极端不想做的事。在他和他的事之间,他仍然有所选择,选择以奴隶的姿态臣服于奴役的辛苦之中,还是选择以国王的姿态凌驾于工作的发现和创造之中。即对有事做的态度问题。国王毕竟是国王,在绝望与苦痛里消沉一阵之后,国王恢复了王者的气度与尊严,既然命运已不可期,唯有期许自己对命运的态度。西西弗斯转而认真欣赏自己推石之旅的力量之美。在国王心中,推石上山不再是苦难,而成为我能做到的一种幸福。诸神的处罚至此便失掉了处罚的意义,巨石不再滚落,国王扭转了命运。
有事做。一者是有事情可做。二者是做事情的态度。
后者更为重要,尤其是当讨厌的避之不及的事情扑面而来时,要积极主动地应对。既然躲不过,何妨笑着做?
能爱人。有的文章给翻译成“有人爱”,大概是为了追求同前两个因素语法一致的结果。这便是因文害义了。
有人爱。是现存的一种状态。生命中有牵挂的人,有所附丽,有所意义。一个人,若是孤伶伶地存活于世间,总是让人心怀怜悯,如果又临老境,四顾无人,差不多等于是孤魂野鬼了,自然是不幸的人。
有人爱,其核心在于有人,但有人还是无人,自家往往说了不算。译成有人爱,是将幸福之柄授予他者,弱化了己方的主观能动性。
能爱人,则不然。将幸福的权柄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能爱人,意味着有热情去爱,有意识去爱,有智慧去爱,有能力去爱。能爱人,其实并不容易,需要观察、了解、学习、训练。生命的成长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能爱的过程。一个人的生命中葆有爱之源泉,生命之树才能长青。年轻父母之育儿,已经拖家带口的成年子女之于年老的父母亲,亲朋好友彼此相待,职场人处理工作,倘若心中有足够多的爱,当下面临的困境至少还可以解决掉一半。
把心的容量放的大一些,再大一些,心中有爱,生命会更柔软,更坚韧。
第二篇文章是美国人丽莎·普兰特的《幸福是什么》。
这位作者开宗明义:在我看来,幸福来源于‘简单生活’。
简单之于当下这个热闹繁丽的世界,认同并且操作起来已经具有相当的难度。所以,作者说,“‘简单’意味着‘悠闲’,仅此而已。丰富的存款,如果你喜欢,那就不要失去,重要的是要做收支平衡,不要让金钱给你带来焦虑。”
困难的是,如今,恰恰是对金钱的追逐给一切人都带来了或隐或显的焦虑。甚至,当一个人不曾表现出对追逐金钱的热情时,(当然,很多时候咱们以对工作的所谓执著隐藏起对金钱的热烈态度,)他就有被另眼相待的可能。
在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生活,或主动或被动,反正咱们对于金钱的期许都远远超于目前的生存现状,所以,咱们很多人因为这样不满意的状态而感觉到不幸福或者不怎么幸福。
换言之,咱们终日忙忙碌碌,却感受不到日子的有趣和有味。
这当然有虚度光阴之嫌。
作者主张,“关键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是我们是否愿意抑制媒体、商业向我们大力促销的‘财富中心论’,是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发展生命的热情、真实和意义。”“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却没有觉察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地枯萎。”
美国是全球消费文明的“带头大哥”,身为美国人,作者真切感受到了光鲜亮丽的消费文明背面的灰蒙暗淡。
此刻,咱们还全力冲击在消费文明的大道上。
看起来,这还真不仅仅是一条金灿灿的溜光大道。
老话讲,钱是挣不完的,意思是当停则停。这句话咱们可以不必理会,因为寻常如咱们,根本还没达到挣钱挣得说这句话的境界。
咱们真实的生活境地是,不管怎么努力,也没怎么挣到钱,忙来忙去,最后还是糊口或者比糊口略强一分二分而已。
如此,咱们与富足舒适的生活无缘,难道与幸福也失之交臂了么?
当然不了。
咱们要从日常的平淡里搜求幸福啊。
一粥一饭,用心准备给在乎的人,便是幸福。大扫除一次,把脏乱归整为干净,也是欢喜。灵机一动修改了的PPT最后得到同事的肯定,大冷天和老人出门刚好打到出租车,客户表达了真诚的感谢,今天孩子弹出的琴曲终于有点流畅了,凡此种种,咱们每个人,略略用心找找,还能发现不少细小的幸福啊。
咱们还可以通过创造丰富的内心世界来创造幸福。
任何外界的变幻,都可以投射到自己的心田当中。问题在于,你的心田喜欢、愿意什么样的投射?
可以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还可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
倘若内心十足繁盛,甚至都不会留意外在是荣华还是煊赫。倘或内心足够安宁,外面的喧嚣也打扰不到你。
如何让内心丰富安定?
最简便易行的便是多读书。
当因为幸福这事而茫然无措时,不妨从读几册书开始。
第三篇文章叫《幸福的篮子》,俄罗斯人沃兹涅先斯卡娅所写。
作者对幸福的理解就是点点滴滴的小确幸,关键在于作为主人公的自己要能够用心寻找,用心体味。但是作者几乎没有任何道理的说教,她通过一个老太太给读者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故事差不多连情节都不大有,但因为充满想象力的细腻描述而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进入情境并且自主延伸情境。
这是文字所具有的天然魅力。
俄罗斯人不愧是长于文学的民族。
第四篇文章也是美国人写的,名字叫《什么是幸福》,作者约翰·西尔第。
作者显然认为幸福需要通过艰苦的劳动和创造才能获取。
“心力是关键。如果我们不以毕生精力面对困难,就无幸福可言。”
作者同时引用了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话作为同声共鸣,“除了力所不能及之外,我们一生所得到的满足感,取决于我们选择何种高层度的困难。”
叶芝的话显然带有勇敢者的特点。但是我们也一定有这样类似的生活体验,一件事,如果我们付出的努力越多,获得时的快乐也越多。
然而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如果我们付出了极多的努力,并没有获得期望的那一个呢?是不是我们就不幸福了?
约翰这样回答,“幸福从来都不是完整的东西,人类也没有纯美的境界。不管幸福可能是其他什么东西,它既不是拥有什么,也不是成为什么,而在于求取的过程。我们应牢记,先辈们宣布的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不是幸福而是对幸福的追求。”
如果我们真心实意地追求过什么,不管得失成败,我们至少没有辜负自己的梦想,没有虚耗自己的生命,仅此而言,我们应该感到幸福。
一个下午,读读想想的,内心平和又欢喜,我的幸福没有远在天边,而是恰在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