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对你说,话到嘴边又咽下”。每次听到《烛光里的妈妈》,我都会想到自己的母亲。对她老人家我也有欲言又止的时候,对此我无奈而愧疚,可我清楚我对母亲有感恩之情,我将它埋藏在心底,让它净化我生命的每一天。
有人说,父母在,我们看得到人生的来路;而父母不在,我们只看得到人生的去路。我为母亲健在而感恩。七十五岁的她应该被归到老年人行列里了,不管同意与否,我无法否认母亲渐渐老去的事实。她衰老的速度还有些加速的迹象。每次见面,我会惊讶心痛于她的变化,腰更弯了,背更驼了,耳朵也背了。那个年轻美丽的妈妈再也回不来了,我只能在照片上或是记忆里温习母亲端庄秀丽的样子。
感恩母亲对我和哥哥姐姐们的养育之恩。我们六个孩子让母亲吃尽了苦、受足了苦。父亲天生脾气暴躁,对待母亲粗暴野蛮。年轻时由于生活艰苦、孩子多,他经常把火气撒在母亲身上。往往因为一件小事他会把母亲打一顿或是咒骂半天,这些都是母亲后来告诉我的。我认为父亲真是半个暴君,母亲也是世上最可怜的女人之一。母亲曾经想过轻生,想到未成年的孩子,她又在哭够之后回到了那个一贫如洗的家,它里面缺吃少穿却有着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母亲的善良体现在她对孩子依依不舍上面。日子再难,她没有抛下我们。白天在生产队里挣工分,晚上还要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她要让自己的孩子尽量穿得干净整齐点,她不想大人孩子被人看不起。说起母亲年轻时的遭遇,真是说也说不完。好在我们都长大了,母亲的任务完成了。
我感恩母亲不仅仅是因为她将我们养大,还因为她有坚韧的品格和坚强的性格。通过一言一行她把这些美好的品质传给我们,让我们明白了活着的道理。
母亲生下来没多久就被送给了别人。她的父亲是个小商人,既小气又重男轻女。在一个更穷的人家长大的母亲讲起她的父亲时已不再伤心也无痛恨,倒是多了一些同情和可怜。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她被媒人介绍给了父亲。母亲并不中意父亲和他的家庭,可是她还是嫁了。收养她的人家只剩下一个她称为奶奶的人了,老人的儿子在庄稼地里中了流弹,无辜地死去。老人养活不了她收养的孩子,只想着让她有一碗饭吃。没想到这一碗饭还要靠母亲自己去挣,另外还要伺候丈夫和一窝孩子。
在老家生活时,夏天母亲要在闷热的厨房里给全家做饭。蒸馍、炒菜、熬粥,一餐一饭都凝聚着母亲的辛苦和汗水。每天早上母亲还要搓洗一大盆衣服,并把它们晾晒起来。做这些事情时,我从没听她说过怨言。等我自己也做了妻子和母亲后,我才体会到女人的辛劳和不易。母亲疼爱我们,只要她自己做得动的活儿她从来不让孩子动手,这也是我生活能力不高的原因之一。母亲没有文化,她觉得自己没本事,她认为让自己的孩子少吃苦是她唯一能做的事情。
母亲特别理解体谅孩子。当我们在学业上受到挫折、感情上受到打击时,她总是想方设法安慰我们。她说学习上帮不了我们,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上出来学,今后就有了工作,不用看人脸色生活。我们一般都愿意把心事说给她听,听完后她不会数落我们,反而会陪着掉泪、难过。现在她年纪大了,我们对她尽量报喜不报忧。老人为我们操心为家庭操劳,现在应该让她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
或许是受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我又是最小的一个孩子,我比其他人都要任性倔强。在母亲面前我也不够温顺。以前我非常依恋她,是她的贴心小棉袄,成年后我日益抗拒她。我心里有埋怨,嫌那个家不够温暖和睦。我把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归结于父母不和,我厌倦母亲的诉说和啰嗦。有一天当我发现代沟也存在于我和女儿之间时,我突然醒悟,原来我对母亲多么苛刻冷漠呀!我不是一个孝顺女儿。
写了很多文章,唯独对母亲我不敢轻易动笔。我嫌我的文字过于苍白,不足以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确实是这样,母亲为我付出那么多,我回报的太少了。希望从此以后我能够打开心结多去陪陪她老人家,不再苛求她,用一颗柔软体贴的心去包容呵护她,就像她曾经对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