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前天在我新开的公众号多维世界观中写的一篇文章,有朋友推荐我在简书上也发一发、写一写。所以,我就来了。希望能与简书上的各位多多交流。如有意愿可以订阅我的公众号多维世界观。
接下来就是我第一篇文章的内容,由于前天才开的,所以目前就写了三篇。不过我会一直写下去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一直考虑一个问题,是不是开一个公众号,时不时写一点自己的某些想法或感悟。
犹豫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写作能力实在是太差,而且又有自控力不足、拖延症以及各种各样的毛病,所以,一直就在纠结之中,要不要试试看。
今天,我终于想通了,写的差才要写。写的差说明我起点低,反而进步的空间很大。而且,也有助于我克服上面的一系列毛病,
不管怎样,我终于开了个头,准备走出舒适区。同时也希望可以坚持写下去,可以慢慢的进步与成长,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那么问题来了,我第一篇文章写什么呢,我想了又想,决定写最近自己感触颇省的——用多维的视角看世界。
接触多维度主要是看了科幻小说《三体》之后,之后又通过微信、微博看到很多人关于多维度的文章和观点,所以,今天第一篇文章打算写这个:多维的视角看世界。
好了,前言说的有点多了,我们进入正题。首先,用不同维度看待同一问题,自己的心态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不一样。比如理性的看待问题和感性的看待问题;
其实,这样可以突破自身维度来看问题,这样才能得出不一样的世界。最简单的例子:坐井观天。井中的青蛙永远都不会感慨“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因为在它的意识里就只有眼前的苟且(井),所以,他不会要诗和远方。
这时,有只鸟从天空飞过,告诉它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他会把飞鸟儿告诉它的事物,用自己的思维定式来在脑子里模拟,它看到始终还是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所以,它除了眼前的苟且之外,如果有,那就是远方的苟且。
我们每个人都和那只青蛙一样,很难突破自己本身的维度看世界,我们的进步一般都只是在自己本身的范围内的。
很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看看中国是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历史,从唐朝的鼎盛到近代的落后挨打。中国所做的事情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就是它一直在自我的内部完善。换句话就是,它没有突破自己本身的维度。
为什么,因为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到明朝郑和下西洋之后后,政治、经济、文化都是封闭的。
王东岳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存结构:由于有不同的生存结构,人们会养成特定的思维的方式;一旦形成特定的思维方式,他同时也会对人产生遮蔽效应。
这就是文化的遮蔽性。比如说中国近代之前是农业时代、是中央集权制国家,思维方式是儒家文明,但当世界已经从农业文明走向工商业文明时,近代中国恰恰因为自身儒家文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强势而产生了的巨大的遮蔽效应,让中国很难自发过度到工商业文明领域。
任何一个体系凡是自洽的 必是不完全的。————哥德尔不完全定理
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其内部混沌程度总是趋向于越来越无序的状态,即熵增原理
所以,任何一个体系,必须是内部和外部都自洽的,这样才能有效的运行。如果只是内部逻辑完全自洽,它必有自身的边界;如果他有其边界,必然就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其内部不能做功的熵就不能与外界交换,最终会走向灭亡。
所以我要说的是,我们首先要在自身范围内通多维度的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同时又要突破自己本身的维度,去完善自己,是自己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是自己处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而不是封闭的),最终实现自身无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