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渡桥
还记得看过一个校园采访,记者问小学生,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
好多小孩子们的回答是,梦想做网红。
因为在他们看来,网红可以一夜暴富,开直播随便就年入千万,甚至好多学生感觉“读书没有用处”。
你或许还看过这样的新闻
北大学生毕业扫大街;
48岁名校留学硕士宅家啃老;
博士生毕业给初中辍学同窗的打工了;
于是,网上的人开始大肆宣扬,读书有什么用,清华北大的毕业生还是买不起房,还不如早早进入社会,攒点经验。
可是事实是这样吗?出了学校才知道,读书无用论才是最大的谎言。
1
学历依然是企业招聘的门槛和衡量薪资的标准
“对不起,我们只要985、211的同学”,这是知名企业苏宁去一所高校招聘时,hr留下的一句话。
有人说,企业招聘人才跟找金子一样,在金矿堆里找总比在煤矿里找到金子的概率大的多。
学历依然是企业招聘的一道门槛。
我一个同事工作能力特别强,尤其是计算机,但是他在公司好几年不升职也不跳槽。
有一天我好奇问他,你能力这么强,为什么不去更大的公司。
他一边叹气一边说,我跳过槽,但是学历太低了,每次到审核学历时都通过不了。现在特别后悔,自己当初没好好上学,好多机会因为学历太低而错过。
原来他是初中学历,从毕业到现在,将近10年的经历,社会经验非常丰富,只是不巧输在了学历太低。
学历就像是一个敲门砖,一张通行证。能力很重要,但是没有学历这个跳板,我们可能连进入通道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近日,中国薪酬网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
我们从排行榜上可以看出,985、211名校的薪资普遍高。为什么名校的工资那么高?
因为当面对一群没有经验的毕业生,衡量他们能力的标准就是学历。
在中国,学历至上的时代,如果没有学历想要成功,就要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上大学依然是大部分人改变命运最好的途径。
只有我们达到一个标准时,我们才有资格去跟别人谈论所谓的能力问题,否则一切都是免谈。
那些所谓的世界500强企业说不在乎学历,但是他们只去名校招生,从来不去普通院校招生。这种隐形的规则,没有人去说,但是每个人都在做。
2
别把小概率事件当成事实全部
想到辍学,总有人提到韩寒和比尔盖茨。韩寒高中辍学,没有高学历,现在却是知名作家。
比尔盖茨哈佛退学,创造了微软,成为世界首富。他们都没有高学历。
事实上,韩寒高中辍学后,写出了轰动一时的《三重门》,并且韩寒在《我理解的教育》中说:谁说读书无用了,我在学校外学的还不比在学校里的少,我退学是因为我获得的更好的学习环境。
比尔盖茨是考上了美国最好的大学哈佛才退学的。而在辍学之前,他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十分明确,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知道要去做什么。
我们看到了韩寒从高中辍学,成为了作家;比尔•盖茨从哈佛辍学,创造了微软。
但是我们却没看到韩寒在学校外依然没有停止学习,没看到比尔•盖茨是从哈佛大学辍学,以及他优越的家境。
用小概率的事代表全部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对于普通人而言,只有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学历、能力才有可资格与这个世界竞争。
3
教育是个人上升的最大捷径
记录片《出路》,记录了三个不同阶层的人7年的变化。最终在跟拍7年后,只有那个小镇青年徐佳,真实的通过上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山村女孩马百娟,因为贫穷选择妥协,在山村在结婚生子。
城市叛逆少女袁晗寒依然生活在大城市,高考,上学对于她来说并不重要。
人人都在谈阶级固化,为阶级固化而焦虑。阶级固化确实存在,但是并没有完全固化。
韩寒曾说过,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去羡慕美国、英国的教育体系,而应该庆幸在中国,我们国家的各种阶层壁垒还没有完全清晰,只要你够努力,还是有很大概率去突破次元壁。
在中国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进好的大学,学更多本事,最终改变生活,改变家族命运的可能性,一定比在发达国家要大的多。
无数的家长挤破头把孩子送去衡水中学,安徽有名的复读中学毛毯厂中学还在扩张。
因为每个家长都明白,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是多么重要,而教育是摆脱阶级最大的捷径。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没背景,没资源,如果不上学,根本没有出路。
即便是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我们依然不能放弃奋斗。
就像在纪录片最后,导演给徐佳看城市少女袁晗寒的生活,他说:我承认这种不公平,也接受这种不公平,现在我会努力,让自己的下一代可以拥有那样的生活。
4
教育体制的缺失不是你放弃读书的理由
BBC 纪录片高级编辑尼克·弗雷泽说过一句话:
“在中国,你必须上大学,因为人们告诉你:你必须得这么做,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
中国的教育确实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教育并没有让上大学的人毕业就能拥有工作的能力。
陈铭老师在《非正式洽谈会》曾说过:知识并不有变现的知识才有用,也不是只有有用的知识才去学。
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唤醒大家对知识本身的乐趣的向往。
而总是知识对将来在具体生活中当中,赚钱的工具产生了引导,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引导。
其实,上大学并不只是单纯的学习一门知识,好多知识是经过沉淀后才明白他的作用。
尽管你四年读的书并没有记住,工作以后也几乎用不上,但是,这不是你否认教育无用的理由。
因为它留给我们的,是我们接受与学习知识的能力,是我们用什么样的工具去学习新的知识,是我们如何应对问题的能力,是怎去处理突发状况的方法。
教育给我们的就是在面对这些所谓的非黑即白的理论,不是没有怀疑的相信,不是一味的推崇“读书无用论”和“唯读书论”。而是学着去质疑,试着思考这些事的深层含义和其中的联系。
5
读书是最廉价的提升自己能力的方式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股神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如是说。
中国的陈景润,他原本家境贫寒,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自强不息,利用晚上自学数学,后来在清华旁听,以至后来因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让世界震惊。
读书让我们接触没有经历的事,开阔了我们的思维,拓宽了我们的认知与格局。
梁晓声说“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家庭背景,没有所谓贵人相助,这种情况下你还要上升,靠什么?几乎只有读书,花钱最少,全凭自觉。”
读书无用论不过是一种对应试教育的宣泄以及社会焦虑下的产物。你没有经过读书,又怎么知道读书没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