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去写,常问:”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写?”
这简单的设问,就能让你在写作的海洋里漂行时,找到一盏照亮前方的灯塔,也是最少必要知识运用的核心。
常有人说,不就是把自己想说的,想写的给表达出来就叫写作吗?那是写作,但不是公开写,那应该叫日记。日记的性质一般会伴随点私密性,而写作平台是公共场合,在公开场合暴露自己的私事,并不妥当。
公开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只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管别人的感受,那是自嗨。既然要给别人看,就不能只顾自己爽,否则就像在公开场合满嘴絮叨的老太太,这样总是有些不妥,考虑读者感受,这个要求没毛病。
写作本质来说是一种沟通,既然是沟通,就一定是双向的。自说自话,不能叫有效沟通。
如果某人在生活中,在你耳边一直念叨个没完,而他说的内容又是你早知道的,这时你的感觉必定很糟。而如果有的人能满足你某方面的需求,比如一个笑话,一段故事,这样你必定不会厌烦。更厉害的人,甚至会说些既能为你所用,在你之前的知识体系又不曾出现的东西,这时候我们就说,这些文字是有价值的。
所以公开写作,就要考虑读者的感受,而如果想要有效沟通,就必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为什么要这么写?
供求决定价格
我们输出的文字就是一种供给,读者在你文字上耗费的时间就是他付出的价格,而如果你提供的是没人需求的东西,那必定没有人愿意为此支付自己宝贵的时间。换句话说,你提供的东西要能满足某些人的需求,那你的付出才有意义。所以很多写作高手才常说,写东西要常自问“能为对方提供什么意义”。
农民vs企业家
毋庸置疑 农民在身体上付出的辛苦程度远超企业家,但在收入上却是完全相反,企业家的收入远不是农民可比。究其原因,必定是商人在某些方面满足了更多人的需求。简言之,一个农民种的粮食可能满足了几个人,但一个企业家却满足了很多人。写作同理,要得到认可,想让人家支付自己的时间,就必须在某些方面满足读者的需求。
想满足需求,就不能光说人家原本早就已经知道的东西,否则那就是浪费对方的时间。但也不能只说自己的想法,尤其是没被实践证明过的。
喜欢=熟悉+意外
有实验证明,找各种新奇和熟悉程度不同的课题交给专家评审,其中打分最低的都是那些全新的想法。最容易获得好评的想法,是在已有的成熟概念上,进行改良的创新。
有读者原本熟悉的,但要提供一点新的价值。
怎么办?
所有写作课程都会提到积累,而积累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绝不是朝夕之间能完成的事。所以人们常说写作无速成之法,但提高积累效率,倒是有迹可循。
如让你列举所有汽车的特征,你大概不能一下全部列举出来,但如果有一辆车开过来,你立马就知道这是汽车。
人脑不擅长提取信息,但很善于识别。把知识储存起来,让计算机帮着提取,我们只需要在脑中建立一个快捷方式就好了,这样不仅搜索起来极为高效,还能解放思想负担。这种方法下,电脑软件就优于在纸上做记录,因为软件只要有关键字,搜索效率极快,就不会出现记了好几本笔记,某一天想找某书的读书笔记时,忘了在哪一页,在哪个本,找起来极耗时。
提取信息最好的办法是搜索。IBM做过一个研究,让人去找一封电子邮件,有的人喜欢搜索,有的人喜欢平时就把邮件分类。结果搜索的人平均只需要17秒可以找到他想要的邮件,而分类的人则需要58秒。
主动阅读,不想看完就忘,不想时隔多日之后,连看过这本书都忘了的话,就必须做读书笔记,当时的一个想法,几句话,几个字,。这些日后都将成为你记忆力的快捷方式,才知道去哪找这些资料。
不要指望大脑记太多东西,而是应该把这些知识点外挂在软件的笔记上。用哪个搜哪个,才是通往高效之路。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想法,快速理清头绪,明白这些再去写作的时候就算有了小目标,在写作的路上定能避坑不少。
起点往往相同,路——却总通向不同的风景。
连续写作第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