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它不会让你瞬间觉醒,它只会把你投进长长的岁月去慢慢感悟。而当你终于大梦初觉,当初挂在心头的人和事,都已经远去了。
—3—
小木对我那么好,和我那么亲昵。可是,在那个天真烂漫的年纪,我几乎没有呼过她的名字,也没有兴高采烈拉着她的手和她一起疯玩过。她特别贴心地陪伴着我,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我的关心。可是我总是很安静地享受着她的给予,却从未想过真正去付出。
我会在心里想念她,在意念里将她拉得很近,但是又用所有能用的方式和她保持淡淡的不易察觉的距离。她不会察觉我心里那座隐秘孤独的暗室。她那么开朗,那么阳光,也不会知道她的陪伴是投进暗室的一束光亮。在以后漫长的分别的岁月里,成为我心头温暖的念想。
两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一起迎来了初中生活。当时,初一年级一共六个班,那么幸运,我们都被分在初一(1)班。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我已经记不清楚那时她是不是还和从前一样的对我好。但我清楚记得初学英语,她在课堂上被英语老师叫起来吭吭哧哧读课文。她总是读错,老师一边听一边提醒和纠正。这是关于她在学校的我脑海中的最后的影像。
我记得她的座位在北行靠墙的第二桌,我甚至记得她站起来端着书本略显紧张的模样。我坐在中间靠后面的位置,至今清晰记得她站起来读书时笔直瘦弱的背影。
后来,我毫无防备,她突然就消失在我的视野。
13岁,她辍学了。
从此,那个座位换了一个又一个人。只是,再没有她。
过了很久,我终于相信她是真的离开了。我没有跑去她家里追问,也没有开口向任何一个知情人打探。是的,我从来不和任何人探询任何事,别人的事情,我总是没有好奇心。似乎她的消失,我也无动于衷。在新的学校,少了她的陪伴,我似乎也没有特别想她。慢慢习惯新的环境,生活依旧继续。
我不再关注她的消息,也不再有人提及她的去向。如此这般,我的生活愈发宁静。
初二那一年,我又有了新的朋友。小木在我的意念中彻底消失。
或许这就是生活,不断分别,不断遇见。
—4—
初二这一年,我的成绩依旧很出色。我不张扬,也不炫耀,很多同学开始喜欢我。似乎到了中学,大家更容易因为分数去关注一个人。我学习习惯很好,课上听得专注,课下不留死角,不懂就问,所以那时我也深得老师的喜爱。
也或许,成绩会给人建立自信,而成长本身就是不断地自我觉醒。
总之,我有了新的朋友。当时比较亲密的有云儿,小雨,还有璇子。我们四个座位离得近,而且成绩都不错。因为离家远,偶尔天气不好,中午我们就不再回家。于是,也就有了更多聚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初二这一年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它是我整个求学时代最特别最珍贵的一年。只是,我的生活里没有小木。
初中两年过去了,我的性格变了多少呢?微乎其微吧!心事依旧紧锁,依旧常常一个人沉默。
初三的时候,有一天和云儿一起,她突然问我:“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注意到你吗?”我定定地看着她,充满了好奇。
“因为初一的时候你成绩太好。总考第一。”云儿眯缝着小眼睛继续说,“他们远远指着你,然后告诉我‘看看看,那个就是一班考第一的那个人’。”我笑了起来,因为我也曾在同学的指引下辨识过她。“看看看,那个,那个就是三班的云儿。”
“没想到初二的时候和你分到一个班,我看到你就想到一个词:沉默。那个时候觉得你特别沉默。”我愕然了。
原来,大大咧咧的云儿早就洞悉我的状态,她竟是因此而关注和靠近我。我喜欢她爽朗的性情,和她在一起,总是可以很放松。
渐渐的,似乎有很多人涌进了我的世界。虽然每天上学的时候,还是自己一个人。无数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早晨,我一个人蹬着自行车往学校赶。距离10里。那种在黑夜里穿行的感受至今印象深刻。冬天6:10到学校,五点多出发,一路上浓墨一般,又清冷又寂静。放耳去听,只有自己的自行车轮嚓嚓作响。或许那个时候,我的孤独就已经与暗夜融合在一起了吧。所以,在那样的黑夜里穿行却从来都不觉得害怕。很幸运,放学的时候可以和低一年级的文文一起了。每天。
文文,小雨,云儿,璇子,后来的同桌香儿,还有小华,甚至低一年级的丽丽和小午……似乎我的生活一下充满了生机。
可是现在想想,也或许都只是无关痛痒的生活表象。一个关上心自我封闭的人,无论外界多少喧嚣,她的心里都自是一片清净,不可能受到干扰。
所以,可能我只是掀开了一条窗缝,透过那个缝隙,我发现了自己喜欢的人们,我很开心很开心。
但是,我不会走出去,他们也无从看清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