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慧
问:念起不随,见妄即止。往内观。不攀缘。具体如何做是关键?
做觉察觉知功课,静心内观…理路通达吗?新业勿造,旧业怎样消?
答:
谁不随念走呀?
念从哪里来?
追根溯源,念需要管吗?
我们自性会管念头吗?
这是念念相续,越想越有很多想不通的问题。
念头生灭,自然而然,遇到事情,就会生,然后变化着,过去了。知道就好。这个“知道”,就是锻炼我们的觉的能力。做功课,就是每天提着这个“觉”。提久了,因缘具足,也许突然之间就见性了呢?
这是我的理解。一切还得依着自己实实在在的体验。
您的问题,还得您自己去体验,觉察。自己悟。
答:
去觉观,回到根本处,回到自性。
若觉观不会操作,那就去觉知。
答:
若自己没体认到自性,很多语言的交流您不一定能体会到。
做功夫也要明白自己在做的是什么功夫,是观念头、还是观因缘、还是在观观。
观念头的的话是比较初步的方法,大家也基本能理解。
念头升起不用去管他,不用去除,他自己就会过去。不用陷入到念头里跟着念头跑。
观观,就是见自己的见,如果是觉知的话就是觉知觉知本身。
跟着念头跑就是觉知没有在觉知自己、迷在了念头里。
不跟着念头跑也是为了不迷在念头里忽而觉知到觉知本身。
觉知本身就没有念头。
所以入手处不一样。
觉知本来止,本来观。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答:
这样的问题都是自己凭借思维想出来的,如原地打转,转来转去也找不到问题的出口,转来转去都是熟悉的思维图式。
若能从原理上清晰心性心理层次结构,从体证上安住在心性自为性上,一切就自然明了了。
我看认识学法学习了20几年的师兄,也不能有清晰的修行框架结构,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所有的经文内容是他根据自己的过去经验给予解释,不是事实本身。
若能亲自尝试过苹果的人何须长篇大论解释苹果是什么呢?
我见识浅薄,目前来看,还是师父所教授的容易从整体上把握修行原理框架,障碍是不容易相信,不会专注跟随研究。
答:
舍識用根。
答:
修定是关键。一定,旧业即消,新业不生。
答:
依本性,然后随因缘法(一念之因是因缘,我们的因缘不断变化,那念头也不段变化,就没有固定念头,既然没有固定念头,即是见相离相,见相离相就是不攀缘,妄念不空而空,如此觉照下去,自然烦恼越来越少)。
做觉察觉知功课是内观很重要功课,也是小乘佛法法门,如此用功,即可觉察起心动念,善用念头,通达无碍。
我们平时说的旧业即是第一个问题的念头,固执这个妄念就有“业力”,但是念头生住异灭,说有业力就是执着过去那个念头,如果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就没有业力一说(依性当下自律,随缘善用无住——念头本无住,业力本无住)。
要想破处业力就要“舍识用根”(依本性、不依意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