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1、为什么讨厌自已
之所以只看到自已的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已”的决心。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所以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已”是对自已的善,也就是有好处。
阿德勒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在宇宙中生存。
2、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人之所以会感到孤独,是感觉自已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否则,都没有孤独的这个概念。
比如:相爱的两个人,因为思念对方而感到孤独。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如果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宇宙中只有自已,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
人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已,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同事聚会上,我常常因为担心自已说不好话,而不敢开口,其实就是对自已的否定。
3、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哲人通过自已的身高举例,如果从让人倍感轻松的角度来看,身高也可以是优点。把自已的身高看成优点还是缺点,全凭自已的主观决定。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可以自由选择。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我们如何看待身体这个客观的数字,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才是我们的真正问题。
例如:井水常年保持18度,夏天喝的时候,我们感到很清凉,而冬天喝的时候,感受到的则是温热。
再比如钻石,有人看到的是价值,换个角度看,钻石也不过是石头而已。
因此,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上,也是人类共通的感觉,并不是它客观意义上的价值。同样的道理,如果社会上只有一个人存在,那我们根本不用为自已的身高、长相等烦恼。也就是说价值问最终也是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4、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有了“追求优越性”这个普遍的欲求。
人人都希望进步,当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已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阿德勒说,自卑感可以成为促进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例如,虽然我我对学历报有自卑感 ,但若正因为如此,才下定“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之类的决心,那反而是好事。
如果无法认清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现状的事实,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已不行或现实无法改变,这就是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把自已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比如:我因为学历低而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种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是一种自卑情结。
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就如同现在有一部分人总认为自已的婚姻不幸福,是因为原生家庭,父母关系不好,导致自已也无法幸福一样。真正的根源是不想幸福,拿不出改变的勇气来。
5、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再来说学历的例子:对自已的学历有着自卑情结,认为“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反过来说,就意味着“只要有高学历,我也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因为有A,所以做不到B”,意外之意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成为另外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就是“优越情结”。表现得好像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 之中。
比如:有的人喜欢通过宣扬自已的权力、衣着等方式来显示自已是一种特别的存在。通过我与权力,我与名牌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是虚假的优越感,或者是优越情结。
其实借着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已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阿德勒说: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从名称上看似乎是正相反的,但实际上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其实是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即夸耀不幸。
举个例子,有人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已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以来”来推开援手。他们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已的“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以自已的不幸作为武器来压制住对方。也就是阿德勒所说的: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6、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已不断前进即可。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已”的比较。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看待自已与别人的差异,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的超越自我。
7、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已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因为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胜者和败者。如果意识到竞争和胜负,就会产生自卑感,就不可避免会拿自已与别人做比较,有优于这个,输给那个的想法,自卑情结或者优越情结就会产生。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全世界都看成“敌人”。
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人一刻也不得安宁,不想成为败者。如此,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一个青少年整天对着镜子梳理头发,直到有一天祖母对他说: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已。那之后青少年就活得轻松了许多。
把他人的幸福看成自已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人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了了,也就自然摆脱或者会输的恐惧心理,这样就能够真心祝福他人并愿意为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
关键在于,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我们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8、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孩子有时候会通过恶作剧来捉弄大人,在很多情况下,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他们往往会在大人真正发火前停止恶作剧。如果不停,那么其目的就是“斗争”本身了,想要通过获得来证明自已的力量。
面对政治权利的挑衅时,如果我们发怒,那就正中对方下怀。即使我们压制住了对方,权力之争并没有就此结束,败下阵来的一方很快会进入“复仇”阶段。
再来看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成年后有一部分会有报复心理,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让父母烦恼。为避免人际关系发展到复仇阶段,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
9、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面对挑衅,“忍耐”这种想法本身就表明你依然权力之争,而是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我们应当学会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没有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
发怒和不发怒一样都是交流的一种形态,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因为我是正确的,就意味着别人是错误的。一旦这样想,最终必将演变成“我是正确的,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
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已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人也因此就认为承认自已的错误就等于承认失败。因为不想承认失败,所以就不愿承认自已的错误,结果就会选择错误的道路。
其实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10、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自立;与社会和谐共处。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目标:我有能力的意识;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这两方面的目标可以通过阿德勒所说的直面“人生课题”来实现。人生课题分三类: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
工作课题也是门槛最低的课题,原则上说,根本不可能存在不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工作。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通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者说必须合作。而且因“工作”这一点结成的关系,在下班或者转行后就又可以变回与他人关系,本质上说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11、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
人生的三个课题中爱是最难的课题。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
恋爱或者夫妻关系,如果难以维持,可以选择分手,而亲子关系原则上则不可以。假如恋爱是用红色丝线系起来的关系的话,那亲子关系就是用坚固的锁链联结起来的。
面对爱的课题,不要逃避,不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要勇敢面对,最不可取的就是止步不前。
12、“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阿德勒把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做“人生谎言”。
假设A讨厌B,说是因为B身上有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其实A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B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A先有要讨厌B这个目的,之后才出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
比如在一段恋爱或者婚姻关系过了一段时期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吃饭的方式,散漫的姿态,甚至连打呼噜都让你生厌,尽管几个月前还不是这样。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的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有讨厌的感觉。对方其实并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已的“目的”变了而已。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
也正因为如此,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敌人”。所以,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已这一事实。
13、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 学”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同时它不是“拥有心理学”,而是“使用心理学”。不在于被给予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已。
许多成功的人在做演讲时,总是会说遇到某件事,某个人是自已的幸运,这其实正是他们选择人生的态度。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我们是用自已的手来选择自已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