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这是当我看到李笑来老师介绍“周期”概念时,下意识地冒出来的“周期”例子。无论是小的时候在农村,一次又一次在那月亮最圆的夜晚去“圆光”,还是城市生活中,偶尔“发现”圆月。只要看到圆月,总会“忆及上次圆月”和“预估下一次圆月”,而在“上一次”、“这一次”和“下一次”之间,就会涌现“周期”感。
虽然对大自然的“周期”很早就有“感觉”,但在李笑来讲“周期”、“趋势”之前,真是从来没有考虑过现实生活中人、事、物的前进、发展,其实都有周期。而站在某一时间点来观察,它肯定表现出某个“趋势”,即“周期曲线”上升,还是下降。
当不了解“周期”,更不知道判断“趋势”时,最大的危害就是没有耐心,一遇到困难就放弃(而不是失败)。当年学习弹吉他,当要开始学习《阿尔汗布拉宫回忆》时,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轮指,而苦练轮指时,学习的趣味性就降至冰点——正是学习周期的峰谷。但自己不了解渡过这个枯燥的峰谷,又会迎来一个更高的峰顶,从而永远掉进了这个峰谷。
如何才能深入理解人、事、物的“周期”,正确判断“趋势”,有三个要点:
第一,凡事加入“长时段”这个思维的“必要条件”,反复思考由此带来的变化,可能的后果,以及自己的应对办法。我考研、考博都是两次,站在当年没考上那一年的“短时段”看当时的失败,感觉整个世界都“欠我的”。当时朋友、老师劝说,“明年再考”——站在“中时段”来看:还有机会,虽然考中的概率一样,但自己由无经验者变成了有经验者,能力肯定高于前一年,从社会大趋势来看,也在变得越来越公平。这些相对的“利好”信息,只能在两年甚至更长的“中时段”中才能显现出来。
如果再长一些,站在十多年后的今天来看,当时考上考不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应该反复想清楚,我究竟要做什么?经常老年人告诫年轻时都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事要想长远一点”,这其实就是“长时段”思维。这就是在一个“长时段”范围内,周期才会更清楚一些。
第二,以前教学生学生手风琴、钢琴时,尤其是幼师学生,他们经常说自己不喜欢钢琴,或不喜欢手风琴等,我只时只告诉他们一句,“如果此前完全没有学过,那你必须学习三个月之后,才有资格说喜欢还是不喜欢”。
为什么要强调“三个月”,其实就是让学生先经历一个完整的学琴的“阴晴圆缺”、“悲欢离合”,既尝过苦辣,也知识酸甜,这时做出的选择,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而不是摸彩票式的赌博。
第三,人不可能尝试所有事物,但我们通过观察、了解他人的成长、学习、做事的“周期”变化,并通过细节的了解,揣磨当事人面临每项个“趋势”时,他选择的心理状态,从而吸收为自己的间接经验。所以,读万卷书,参阅他人,行万里路,体验感悟,就是一个人终身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