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当孩子心情好情绪好的时候,孩子就是一个天使,当他们状态不够好,感受不好的时候,那就是一个神兽。
家里面,往往就是硝烟四起,有的时候家长很多的情绪也是容易被孩子所谓的负面情绪给带进去。
孩子的情绪,家长的情绪都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味道,这个味道是什么?是温暖的,是温馨的还是冷漠的?紧张的、恐怖的?
其实我们的看法不同,感受就不同。下面用3个场景来觉察一下试试。
场景一:我们作为孩子,期末考试考了第10名,也许你很开心,因为你进步了;也许你很害怕紧张,因为你退步了,父母、老师会批评你,我们尝试觉察一下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呢?
场景二:妈妈给你买了一个新书包,开学第一天你就把新书包给弄破了一个洞,你是难受、伤心?还是心疼或是害怕的?
场景三:班主任要求你下学期当班里的班长,你是开心喜悦还是害怕紧张,你内心是怎样的一份感觉呢?
这三个场景对于正在看这篇文章的家长们一定是每个人感受不同,想法不同。因为大家不同的成长背景,形成了不同的私人逻辑,我们有不同的信念,对待同一件事情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想法吗?看到有一些父母会这样对孩子说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你怎么能生气,这种感受是不对的,你不应该生气。
感受是没有对错的。当然孩子如果有一些不当的行为是需要做调整的,但同时孩子所有的感受都应该被看到,被接纳,被尊重。
科学研究表明,负面感受被充分看到和尊重的孩子,他在在25岁以后是可以自主的发展出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但前提是这个孩子被充分的尊重允许和看到,如果没有这个过程的话,是非常容易给孩子造成一些脑损伤的。
所以我们会常见这样的案例,即便是一个承认他陷入负面思维的时候,它是很难真正自我回到理性层面上来的,包括我们自己在内。这是因为我们童年的一些感受往往是没有被尊重,没有被看到,没有被允许。
我们也会看到,甚至是一些老年人也不具备这个能力。既然老年人他的情绪也会很混乱,很难自主的回到一个理性层面上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根源就是在童年的时候,他的负面感受没有被尊重,没有被看见,没有被允许。
所以当孩子在强烈的所谓的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去给孩子讲道理,去说教,去给建议是无效的。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父母我们要遵循的黄金法则是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有时候我们给孩子的一些回应方式,可能并没有去看到孩子的情绪、去允许孩子的情绪、去尊重孩子的情绪,也许只是停留在事情的层面上。
其实孩子生下来天然的与父母是一个敞开心扉的状态。比如孩子小的时候跟父母什么都聊,什么都说,他不会去避讳任何的一些改变。有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慢慢的就不跟家长聊了,有的时候仅仅是打个招呼,甚至有的连招呼都不打。
我们是做了什么?是如何一步一步把孩子的心推远的呢?这个可能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孩子需要我们看到他感受的时候,我们给予了一些否定,甚至是忽略了,这样我们跟孩子的距离就越来越远。
孩子跟我们诉说一些他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有负面感受的时候,我们家长可能用了一些不恰当的方式,让孩子规避掉了他的感受。因此孩子的每一个感受都需要被看到,被尊重、被允许。
那么我们如何跟孩子建立更好的连接,更有效的沟通?
接下来给家长们提供共情式沟通的4个小技巧。
真正的理解共情可以让孩子把心门打开,愿意跟我们持续沟通。
第一个技巧——全神贯注的倾听。
在倾听的过程当中,大家需要放下自己所有的判断,压抑住自己,提建议讲道理的惯性,只听孩子说,不发表任何意见。
当我们全神贯注的倾听,除了用心之外,其实还代表一份无打扰,孩子在讲述的过程当中,可能自己就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方案。
第二个技巧——简单的回应。
在倾听孩子的过程当中,我们只需要给孩子一个简单的回应,比如说:“嗯是这样啊,我知道了。”这样简单的回应就可以了。在此过程中不去加入任何建议和道理。
第三个技巧——把对方的感受替他表达出来。
我们在全神贯注倾听的过程当中,去仔细的体会对方在当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例:曾经在我的家长咨询中,在做共情练习的时候,有一位家长就说我太能花钱了,消费已经超出我自己的能力了,现在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是好,她对面的伙伴也尝试着与她共情,说:“没关系,女人就是要花钱爱自己,你这样做是对的。”
到了反馈环节时,这位家长说:“这样跟我共情,我感觉并不舒服。”的确,这样的共情者善意的,但没有去捕捉到对方真实的感受,对方真实的感受是想对自己过往的行为有一个调整。
后来我说我来跟你共情一下,我说:“我感觉到你对这件事情有点苦恼,你现在对自己有一些不满。”他说:“我现在感受舒服多了?”
前后的对比,可以自我感受一下。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去捕捉孩子当下的感受,最真实的感受,不需要加其他任何的导向建议,只需要帮孩子把感受表达出来。比如“妈妈看到你很委屈”、“妈妈看到你挺难过”、“你现在好像很生气,你一定很愤怒吧?”。即我们只说孩子的感受。
第四个技巧——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期望。
这个技巧从字面上理解有一点难度,但是用得好是非常有趣的。
曾经我的一个家长跟我分享一个案例。
这位家长的女儿说我一定要在咱们家养一头小象。妈妈就想要尊重孩子,要看到孩子的感受,难道我真的要去满足她吗?(其实要满足她养小象的这件事情是根本不可能的)。
妈妈也确实用了心,想怎么回应孩子才好,要替他表达情绪,于是就跟孩子说:“宝贝,我们没有办法养小象,你好像很伤心,很失望”。这话说完以后,孩子并没有从刚才的感觉里出来,但妈妈还说“是呀,咱们家要是能养一头小象确实挺好的”。(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期望)
这时孩子的反应不一样了,坐在妈妈的旁边开始掉眼泪,很多家长可能认为掉眼泪不是一个好的事情,但实际上妈妈感觉到那时候孩子的心与自己更加的贴近了,知道该说什么,于是什么都没说,就耐心的等着。
结果孩子在那一边掉眼泪,一边说:“我要能养一头小象,我养一个什么颜色的呢?粉色的还是白色的吗?嗯,我长大了一定要去研究大象,学习大象的学问。”
这时孩子已经跟妈妈聊了很多,没有了对妈妈的那份对抗,妈妈也觉得很感动。
所以在生活中,孩子的要求并不都是所有时刻都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孩子的思维还不能够把事情考虑得圆满和全面,或者可以考虑到很高的一个层面。
但孩子的情感仍然接受不了,怎么办呢?我们就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去想象那个场景,有想象的场景去满足他的一份期待。
有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看着一辆豪车,想象自己坐在豪车里面和他使劲开一辆豪车,产生的快乐是一样的。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运用科学研究的结果去帮助孩子做这个想象。
共情,可以让我们和孩子有一份连接,可以让我们和孩子产生新的距离,更贴近。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共情,这样我们才能跟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才能给予孩子更好的引导、帮助和支持。
看完可以试着将共情的技巧融入自己有爱的生活中,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社会关系,都需要共情,那就从这简单的四个小技巧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