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征文的心得
1.首先要明确主题。
2.动笔之前想一下,我有哪些更主题相关的素材(素材包括社会热点、自身经历)。
3.构思框架,大致确定那一段或几段写什么内容,内容的详略,段落层次等。
4.写的时候,不要用通篇用“我们怎样怎样”,看起来空洞、宏大叙事,进而显得平庸(除非你真的很有经验),尽量多写跟自己有关或者身边的经历,详细一点。
5.如果不能一次性写完的,可以一天写一部分(时间充裕的话)。
6.写完之后检查一遍,然后放着,不要急着提交,有想法或者思路清晰的时候再适当修改。
(这是前几天写的一篇征文,主题是劳动,水平不高,欢迎指教。)
稻田
现在外婆一个人住在村子里,当了一辈子农民的她,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割稻,就像她日渐爬满的白发那般清晰。
因为家庭的原因,小时候,我是跟外婆生活在村子里的。外婆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我对于“勤劳是一种美德”的最初印象,就受到她言传身教的影响。我在为连续几天吃青菜萝卜,哇哇大哭时,她总会讲前她的童年。没有足够的食物,整天挨饿,刨到土里的一块树皮,都舍不得吃。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我想,也许是经历了中国新中国成立之前那段苦难的日子,外婆对田土才有如此执着的坚持,只要自己一天还能动,就一天不放弃劳作。
昨天,妈妈刚回来,外婆打来电话,说是过两天就可以插秧了,妈妈平静的回答:“知道了,妈。”自从外婆搬不动一麻袋稻谷起,她已经不再固执的自己种稻谷了。但老屋左边的土地上,依然种着各种蔬菜。她是闲不下来的。稻田留给了妈妈,她不愿意看到,自家的稻田就这样荒下去,多浪费呀。
记忆中,这个季节,我总是站在田埂上,握着根小树棍,追着蝴蝶啊,蜻蜓啊,到处跑。外婆一边在田里插秧,一边时不时抬头看看我,在身后喊:“乖,别跑远了,小心有蛇咬你哦。”听到蛇,我会赶快溜回来,乖乖躲在旁边的大树下,望着外婆。太阳有点儿大,晃得我睁不开眼睛。外婆戴着草帽,一只手拿着一把秧苗,一只手分出几株,插在田里。插完了,就在旁边的竹篮里拿一把。随着脚步的前进,旁边的竹篮也跟着前进。外婆动作很快,一个上午就插了一半。秧苗在田里整齐的排列着,上头有阳光照耀,下头有水的哺育。快到中午了,太阳爬得更高,外婆额头的汗珠吧嗒掉下来,动作也缓慢了不少,手机报时响起,现在是北京时间12:00整。外婆停下来,向田埂走来,小小的我看她拿农具还喘着气,也想为她分担点。外婆笑笑,说:“你还小,拿不动。”她拗不过,同意让我和她抬着走。
栽下秧苗,过一段时间就是施肥,施什么肥,施多少肥,也是有讲究的。遇上田里有害虫,还要买药杀虫。田里的秧苗一天天长高,绿油油的,随风摇摆,显示出它蓬勃的生命力。那块稻田为他们提供了安身之处,也给予他们成长的养料。待到七八月,秧苗已不是秧苗,它们成长为一株株稻穗,叶子由绿变黄,穗粒逐渐饱满,由青到黄。稻田里,因这稻穗的成熟生动了不少。
我一年年长大,虽然离开了村子,可到收稻时节,也会随父母一道回来。等到金黄的谷粒压弯了腰,也就意味着割稻谷的时节来了。外婆动员全家的劳动力,为田里的水稻忙起来,镰刀划过稻穗的割稻声,稻穗打在机器上的声音,机器运转发出的轰隆声,扛一麻袋稻谷发出的打气声,与蝉鸣声交织在一起。吧嗒掉下的汗珠,润进田里,青蛙不知疲倦的跳跃,稻田里显得尤其欢乐。我想稻田的意义是什么呢?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粒粮食都是辛苦换来的。劳作使每一寸田地有了存在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收稻有了收割机的参与,变得省力多了。交通方便的,连拉谷子的活都省了,同收割的人谈一下,花点钱,直接送到家门口。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科技的发展解放了双手,为我们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体力,但过度依赖也会造成我们的懒惰。
当然,我们劳动量的减少不能仅仅归因于科技的发展,也有自身的原因。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在县城度过了初中、高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非常惭愧的是,这么多年来,我花在劳动上的时间太少了。除了学习,还有太多的诱惑,太多的借口。有时候可能玩QQ、刷微博一上午,有时候可能追剧、玩游戏一下午。我不明白做这些事,能让我获得什么?是知识吗?很少。
这场新冠病毒让我们的假期比往年长了许多,直到现在,我们还呆在家里上网课。记得国内疫情蔓延强势那段日子,像我父母一样的人,一定都渴望赶快复工吧,因为呆在家里不工作的日子会很难熬。现在春天已经来了,站“疫”行动也即将拉下帷幕,各行各业都陆续复工复学。
插秧当然要如期开始。趁着五一放假,我也该回村子看看外婆,顺便帮忙插秧。一大早出发,临近村子,走在马路上,我和妈妈看见外婆,她依然戴着那顶草帽,站在田埂上。旁边有一筐秧苗,还有两把镰刀。我感觉画面是那么熟悉。这一次,我主动加入进来,挽起衣角和裤脚,脱下鞋,深一脚浅一脚,踩在稻田里。泥土会接纳每一位勤劳的人,它是那么亲切,那么松软。太阳有点毒,长时间弯着腰,重复着插秧的动作,身体有些酸痛。我有点想上去休息,看着她们不停插秧,我咬咬牙,继续坚持。对庄稼人来说,这是很平常的农活,我能感受到这其中的辛苦,一个字“累”。上午收工的时候,我自豪地抬头,望着我们亲手插下的秧苗,它们整齐的排列在田里,我生出一种成就感。这次体验最深的感受就是,庄稼人的辛苦。
庄稼人将一生献给了劳动,除了他们,还有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他们同样用行动,向我们传递:生命不止,劳动不息。国家设立五一劳动节,一是为了让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有休息的时间,二是为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热爱劳动。每五年一次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也充分表明国家对劳动的尊重与认可。
几十年,稻田养育了多少稻谷,见证了多少烈日下劳作的人儿。就像外婆说的,我们应该传递农民的勤劳。我坚信,在时代新青年使命与担当的感召下,我们青年一代,将用我们的勤劳、智慧和坚韧,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