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坐车回家路上,听一个二手货小哥讲述的他从2003-2017年间的一段故事,可说是一段发迹史。
他在二手货行业打拼了十几年,身价上了千万。这虽也算不上十分成功,对于一个初中二年级没上完就辍学的农村孩子来说,却也甩开了大多数人。
他是一个出生于1986年的河北农村男孩,家里条件比较差。成绩不好,又不爱学习,家里还有小弟弟。他的学只上到初二,就出去打工了,放眼2000年前后,在农村这种情况怕是再正常不过了。
大多数学龄少年也如他一般,早早的便辍学。多是胡乱找一个厂子做些体力活,这不需要什么手艺,容易上手,而且待遇稳定。
这时候他还没发育好,身高还不到一米六。他先是在县城的水泥厂里干了一阵子,那时候他一个月的工资280块钱。后来经熟人介绍,在2003年跟着邻村人去了北京。
他和几个熟人一起挤在北京西三环的一间平房里,小屋十几平米,采光差。那时候房租是230元/月。
他在家没有学到什么特别的本事,就跟着熟人做一些倒卖旧货的营生。主要就是把一些人们不要的东西或坏掉的家具、家电用低价买进来,再分类去垃圾回收站或二手市场卖掉,靠这中间的一些差价谋生。
那时候“收破烂”的运输工具就是一辆二八自行车,每天骑着或推着它穿梭在周围的大街小巷。
有时候收完东西,手里一分钱都不剩;有时候一天挣的钱能抵得上家里人种地一年的收入。
刚开始很艰苦,不懂行情、路也不熟,经常在收完东西手上一点钱没有,不过再紧再苦,他从未伸手向家里人要过钱。过不下去了向朋友借点钱,然后再努力挣钱还债。这让我感觉十几岁的他懂事而且有尊严。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他印象非常深刻的有两次。
2003年冬天,他在一天中收了一台旧式大头彩色电视机,两个双开门冰箱。自行车后座两侧放了两个冰箱,上边放着那台彩色电视,且不必细说还有一些零碎的小东西。那次难的他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自己出身不好,那只有通过吃苦、上进使自己变成人上人了。
另一次是在2004年夏天,他遇上 KTV 的一个大活,他感觉自己一个人做不来,带着两个朋友一起去干的,仅这一天他挣了四千块钱。他现在用一种很自豪的口气强调道:“那可是04年的4000块钱!”我心想:现在一天能挣到4000块钱的也是极少啊!
那时候燕京一块五一瓶,羊肉串五毛钱一串。他们搬了箱啤酒,好好地庆祝了一番。他记得自己开心地告诉烤羊肉串的老板,说:“不叫停,你只管烤。”
第二天他就托人把钱捎回了老家,家里二位老人也都乐开了花。那时候的四千块钱,大约抵得上家里一年种地所得的收入了。虽然不懂得钱生钱,但是他这份对自家贫苦的体谅和对父母的孝心十分难得。
只有对自己家人足够体贴的人,才能对自己的客户有最起码的体谅吧。
在做的过程中,他觉得旧电器利润比较大,后来就多在电器方面留了心。2008年,他拿定主意:专注回收旧电脑。
刚开始入这行不太懂行情,对电脑的估价也摸不准。很快挣了三万,后来不明不白的又赔进去两万,他自己到现在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
慢慢的他掌握了一些电脑硬件的基本知识,学会了识别电脑的配置,显示器的型号,硬件接口的类型等。他也掌握了基本的电脑维修技能。这对于一个初中没毕业的人来说,我打心底佩服。
这时候他租了一个柜台,一面回收旧电脑,一面维修电脑,一面卖二手电脑。随着客户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大,这时他虽然自己住一间小屋,也已放不下这么多货了,继而又租了一间库房。
对待大客户,尤其是回头客,他的想法是:第一次合作就算赔钱也要快速拿下,不过下次合作不仅要把上次赔的本钱赚回来,并且要让自己再挣一点。否则,不再继续合作。
让对方觉得他事少,办事利索,自己还能多获益。
他经常从家里带来些本地的特产小吃来送给老客户。东西也不贵重,跟那些高管共同语言也不多,送到了坐个十来分钟就走。他真诚待人,别人有好处也会想着他。慢慢的有了一些稳定的大客户,也拥有了一些特定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他慢慢也开始接触线上交易。建了网站,做了百度推广,注册了线上商铺。他一脸严肃语重心长地说:“这个时代,没有信誉肯定是活不长的。”人无信不立,这该是恒久不变的了吧!
在这一行做了近十年,现在一个月流水多了几百万,少了几十万。在我觉得他混的风生水起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规划自己未来新的道路了。
他感觉这条路并不会走得太远,自己也做腻了,市场又局限在大城市。他正想着把这摊子给他二弟,他自己则再找找别的事干。
听着二手货小哥的发迹史,再回头想想自己,我比他小不了几岁,上了十几年的学,参加工作也有四年了,至今仍然一技无成,不禁心下茫然。
坐着在他的越野车里,转头看向窗外飞退的景色,脑中的一个想法盘旋不去:我未来的路又在哪里呢?
我不思改变,喜欢沉溺于幻想,一次次的对比,带来一次次的扎心,却依然在一次次的循环着。
紧抱着已有的想法、工作和生活习惯不放,又在狠狠地羡慕着别人的生活。已经拥有的东西反而紧紧地束缚着我,稳定安逸地生活,原来早已令我丧失了作出改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