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自我认知中,一个内向的人,喜静不喜闹,沉默寡言,我一直觉得自己不适合做销售,不适合做服务行业,只是一名合格的倾听者。当有一天,身边的朋友说“哎,我发现你其实蛮适合做服务行业的”这种实际的落差打乱了原本的自我认知
每个人的能量来源不同,有些人的能量来自安静的思考,而有些人的能量来自热闹的社交。
盲目的自我和秘密的自我纵横交错
而我呢,我在独处的时候喜欢放空,那个时候脑海是空白的,总感觉灵魂出窍,躯壳还在原地,收放自如。每当放空过程中,被打断,我都是极其不悦,这个时候我是不搭理人的,继续沉浸在放空之后简单的灵魂里释放源源不断的能量,所有热闹的场合我是抗拒的,因为对我来说消耗是负能量,开始来回踱步,焦虑不安,不自觉的想要逃离,快速的逃离
在我看来社交不单单就是认知过程中认识全新的自己,还有各种因素,我们会牵强自己或者“苦口婆心”嫁接自己的观点想法给身边的人,即使你认知到那样的自己是不快乐,但就是因为你在自我认知之后顾虑太多迟迟找不到自己的立场,这样是疲惫的,不安的,我是深有感触的理解那种明明自我认知还要遵循社会相处定律,这是盲目的自我和秘密的自我纵横交错
别人知道你也知道的自己,意识思维混乱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我以为她是一个安静内向的姑娘,我也是一直这么自信的和别人说,偶然的机会一起朝夕相处,她带给我不一样的惊喜,她是活跃,容易放飞自我,逗逼和欢乐无限,我慢慢从最初的震惊中接受这个可爱的姑娘另一种性格,她自己也知道这个梗,也坦然接受相处前后的落差,但是她的父母却没有发现她这样活跃的一面,错愕之余更加理不清这样的思绪
张德芬老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带给我是震撼的,每次女主回到老人的小黑屋就像是回到家一样,所有的疑惑,分析,解决静待我们在未知的世界中追寻
比如:我是谁?
我们到底要什么追求什么?
什么是真我?
为什么我们会失去连接的自我不断远离?
最接近底气的行业困扰,我觉得我瑜伽练不好,但是配合着呼吸,带着身体的觉知和理解的穿透力,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