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写作之景物描写十二式

图片发自简书App


1、动态式景物描写

所谓动态式景物描写,就是对活动中的景物进行观察描写,是与静态式景物描写相对而言的。这种景物描写,有两种类型:一是景物本身发生变化而形成动态,如过去门前的一棵嫩弱的小桃树,现在已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把这种变化的景象写下来,就是动态式景物描写。二是景物受外力作用发生改变而形成了动态,这种情况,大多是易动景物,如湖水被风吹动而形成波浪,树的枝叶被风吹动而改变形态等。但不管哪种类型,都要展示景物的变化,以此来突出景物的动态特征。

请看下面两段动态式景物描写:

海自已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鸟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乌黑的云涌来,把干净的天空玷污了,密布了一天黑沉沉的要刮暴风的云彩。先是在老远的森林那一边,但不一刻这乡村就满天黑下来了,一阵狂烈的风扫来,空中的云气在风的鞭挞、愤怒、凶恶的恫吓之下走得飞快。

这两段文字所写的都是动态景物,前者选自鲁彦的《听潮》,主要写大海醒来之后的动态景物,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涉及拟人的动词有:喘气、转侧、打呵欠、伸懒腰、抹眼睛、踢、推、咬、兴奋、用劲、战栗等,分别写出了海浪、岛屿、岩石的动态特点,尤其是对前者海浪的描写充分而又生动,有力地表达了大海汹涌澎湃,雄壮伟大的本质特征。后者选自田汉的《银色的梦》,主要写黑云随时涌来时的动态景物,涉及的动词有:涌来、玷污、密布、扫来、鞭挞、愤怒、恫吓、走等,分别写出了云的来势和风的猛烈,二者互相作用,构成了一幅风云巨变的动态图景,充分展示了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天气特征。

运用这种方法描写景物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描写时间跨度较大的同一景物时,要有时间的交代,形成一定的阶段和比较,显示出清晰的层次来,表现出鲜明的特点。二是要抓住主要特征,也就是说,要有重点,不能被各种眼花缭乱的动景掩盖了本质特征,要围绕本质特征,作充分地、多角度地描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特写式景物描写

所谓特写式景物描写,就是将全场景物中的某一部分作具体细致的描绘,使之突现出来,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这种写法的特点,就是抓住景物中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细部或特征作具体描写,使它的形态声色及变化都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达到强化它的目的。当然,在写这一特写景物的同时,对其他景物也要作适当地描写,以便更好地陪衬和烘托特写景物,起到绿叶衬红花的作用。

请看下面两段文字: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那是一盆令箭荷花。在今天的花市上,这是独一份儿。葱翠的令箭似的叶状枝上,四朵花竞相开放,那花朵大,花瓣儿层层叠叠,光洁鲜亮,一层紫红,一层桃红,一层粉红,花丝弯曲嫩黄,阳光一照,整个花朵就像薄薄的彩色玻璃做的一样。

这两段文字都是描写荷花的,都是特写式景物描写,对荷花的细部都作了十分详尽的描绘。前者以荷塘为背景,以荷叶为衬托,以荷花为特写对象,重点描写了荷花的色、形、香,使荷花形象鲜明突出。后者以花市为背景,也是以荷叶为衬托物,以荷花为特写对象,重点写了四朵荷花的形和色,使这四朵荷花显得很特别,尤其是那花瓣儿,叠得丰富,红得可爱,五色灿然,格外耀眼醒目。这两个描写荷花的特写镜头,具有同工异曲之妙,都写得十分精彩。

运用这种方法描写景物,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详尽细致地描写,这是特写式景物描写的关键,不能只停留在对景物的一般化描写上,不能尽用一些概念化的词语,要把特征写到位,使其充分显示出来,突现出来,这样的景物描写,才是成功的

二是要有适当的景物作陪衬,也就是说,特写景物,要有其他景物来衬托,红花虽好,还须绿叶扶持。如果缺少了这种陪衬,特写的景物就无所依附,仅写一物,没有衬角,也就无所谓特写了。

3、静态式景物描写

所谓静态式景物描写,就是对静止不动不变的景物进行观察描写。客观存在的一切自然环境或人为的景观,都可以作为描写对象。这种景物描写,客观性强,以实为主,以静为主,以形体和状态为主,观察要细,描写要真,要写出景物的特征。

请看下面两段静态式景物描写: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日光洒下来,山面上轻轻涂了一层薄粉。山上稀松的树,在水色的月光里挺立起来,投着一丛丛的暗影。再向远处的山谷里看去,是峰峦把月光挡住了,那里是阴沉沉的。山谷里有几户人家,月光里看去,反是不见轮廓,只有两点闪烁的灯光在那山的阴暗中给人一种暗示,倒有点诗意。

这两段文字都是静态式景物描写。前者选自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写的是白杨树的形态,以个体为主:干是笔直的,丫枝是靠拢向上的,叶子是宽大向上的,皮是光滑的,银中泛青,是白杨树静态的客观展示,从而突出了它笔直向上的本质特征。后者选自张恨水先生的《八十一梦》,写的是夜里月光下的静态景物,以整体为主,涉及到的对象有:山像轻轻地涂了一层薄粉,树是稀松的,显示出丛丛暗影,远处山谷是阴沉沉的,谷里人家不见轮廓只见两点灯光。这些,都是月光所致,范围较大,景点较多,但没有一丝儿动感,从而突出了月夜山区朦胧宁静而又和谐的特点。

运用这种方法描写景物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写出特征。静物的特征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种静物,也有各自的特点,就以月光来说,山区月光下的夜景与平原月光下的夜景就明显不同,写出各自的特征,静物就逼真地展示出来了。二是要观察细致,尤其是在描写个体静物的时候,要把它的每个细部都注意到,这样,写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描绘的景物就会真实具体,特征鲜明。

4、俯瞰式景物描写

所谓俯瞰式景物描写,就是观察者居于高处向下俯视,把看到的景物描写出来。用这种观察的方法描写景物,视野宽阔,所见的景物面广,常常是全景,犹如摄影者站在高处拍摄地面全景照片。但描写又不同于摄影,不能将所看到的景物全都写进文章,要有取舍,有详略。

请看下面两段文字:

傍晚,假如你爬上港东的青龙山,鸟瞰全港,只见夕阳跌落在桅林里,碰伤了,刺破了。金桨从桅梢上流泻下来,亮得逼眼,整个渔港被镀得金碧辉煌。那千百艘高的、低的、大的、小的、圆头的、方形的船只挨肩擦背地挤在跳荡着火焰般波浪的十多平方公里的港湾中。

我乘着飞机在高空飞行,从机舱的窗口向下望云,只见一块一块田野,浓绿的、嫩绿的各种庄稼。田野中淡黄的、微黑的,是田埂小道和开阔的公路;公路像一条手臂,伸向远方。那闪着银光的白缎带子一般的是河流了,它飘飘荡荡,像带子被风吹动一般。黑色的屋脊一丛一丛,这就是一个又一个村庄……

这两段文字,都是鸟瞰式景物描写。前者的作者是站在高山上向下观望海湾,以傍晚的夕阳为背景,重点写各种各样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船只,是一幅渔港鸟瞰图。后者的作者是坐在空中的飞机上向苍茫大地望去,看见的有田野、公路、河流、房屋,通过比喻来描写其具体的形象,是一幅山河秀丽的俯视图。

运用这种方法写景要注意两点:一是要防止描写失真。由于是从高处向下看,距离较远,所见景物不少是比较模糊的,描写时,要注意真实,不能凭空想象。二是要有鸟瞰式的标志。这是这种写法的过渡形式,如果没有它的转引,景物描写就显得突兀。如上面两段景物描写,前者以“鸟瞰全港”为标志,后者以“从机舱的窗口向下望去”为标志,从而使所写的景物有了可信度和说服力。

5、比较式景物描写

所谓比较式景物描写,就是通过对相同对象或相同区域内不同阶段的景物描写,来展示其特点和变化。这种情况,既可以同位不同景,也可以景同位不同,还可以位景都不同,也就是说,立足点可以自由选择,景物对象也不那么严格。但要受时间制约,如写不同阶段的景物。在同一时间里就难以展示。只有时间跨度较大,才能运用这种描写方法。

请看下面两段文字:

连日来,暖和得如同三月阳春的气候,骤然变得冷起来了。一清早,晴朗的天气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烈的寒风刮起了,寒风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那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

在春节里,湖上的绿柳,轻染着淡烟,远望去,好像一位垂帘的妃人,淡淡的施着新妆。艳阳普照湖水,暧洋洋的,令人感着懒意,入夏后,湖边的荷花盛开着,田田的荷叶长得满湖,轻舟在浪中穿过去,缕缕的清香沁人心脾。到秋季,荷花谢了,荷叶枯了,堤边的芦苇,长出雪白的长缨,把湖上点缀成白白的一片。在那个时候,如果停舟在芦丛旁边,秋风过去,静听着芦叶发出阵阵深长的叹息,那是很够诗意的。秋尽冬来,湖上便渐渐萧索起来,树枝只腾了一个赤胳膊,草儿枯了……

这两段文字,都用了比较式景物描写的方法。前者是写一天的天气变化,分为三个阶段:清早,写天空“阴云”;中午,写凛烈“寒风”;黄昏,写鹅毛“大雪”。这三幅景物画,在内容上构成了比较的格局,既先后有序的展示了这一天气候的变化情况,又突出了重点景象大雪纷飞和天气”骤然“变化的特点。后者是写因季节变化而形成的景物变化,分为四个阶段:春天,写绿柳和艳阳;夏天,写荷花和轻舟;秋天,写芦丛和停舟;冬天,写赤树和枯草。这四幅画,在内容上形成了比较,清晰鲜明地显示了大明湖一年四季景象的变化和特点。

运用这种方法写景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有一个清晰的时间线索。这种写法,至少要有两个时间阶段,才能形成比较。这两个阶段的时间词语要交代清楚,使写景具有清晰的层次和明显的转换顺序。二是景物要有差异,或有明显区别,或有细微不同,至于对象,可以同,也可以不同,这样比较。才能显示出景物的特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三是要有重点。所写的几个阶段的景物,要以某一两个阶段为重点,其他为次要的。每个阶段所写的景物,也不能平分秋色,也要以某一处某一种景物为主,有详有略,详略有致。

6、移换式景物描写

所谓移换式景物描写,就是移动踪迹改变景物的一种方法。我们观察景物,往往是在行走、活动中进行的,观察点在不断变换,观察到的景物也随之而变化。这种景物描写,既有定点式的景物描写的特点,又有定景式景物描写的特征,它概括了这两种写法的优点,因而这种写法最受人们欢迎。

请看下面这段景物描写:

汽车穿过苏州城繁华的街道,在虎丘公园附近停了下来,据说这里丘陵形如蹲虎,因此被称为“虎丘”。我们几个同学结伴进了公园,一座高高的丘陵出现在眼前,真像一头猛虎!看,前面两棵矮矮的松树不正是猛虎坚起的耳朵吗?那圆圆的虎丘塔不正是猛虎粗粗的尾巴吗?丘陵旁边,一潭碧波在荡漾,映衬着美丽的虎丘山,犹如一幅美妙的山水画。绕过青灰色虎丘塔,山坡上五彩缤纷的花儿争相开放,娇艳美丽,宛如含蓄的少女。我们还兴致勃勃地游览了试剑石、剑池、断梁殿等名胜古迹。

这段文字就运用了移换式景物描写的方法。一方面写人的踪迹:穿过了下来了公园过览了。另一方面写所见的景物:街道丘公园陵(虎丘)坡上剑石、剑池、断梁殿。这两个方面,构成了这段移换式景物描写的全部内容。二者密切配合,以后者为主。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很注意剪裁,所及的七处景物,一二两个是过渡,第三个“虎丘”是重点,第四个“山坡上”次之,最后三个仅点及而已,这就突出了重点景物,做到了详略有致。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如下两点:

一是踪迹要明显,这主要从描写作者行动的词语上来体现,尤其是变化频率较多的踪迹,更要交代清楚,让读者跟随着作者的足迹,一起参观或观赏,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果踪迹交代不清楚,就会使人感到层次紊乱。

二是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此景与彼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同有异,关键要抓住每一处景物的特点,尤其是重点景物的特点,一定要写充分,写到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7、定景式景物描写

定景式景物描写,就是先确定好所写的景物,然后观察者移动方位,从不同角度来写这一景物,即定景换点,景同位不同。这种描写,也是变与不变的有机结合,变的是观察者的立足点,不变的是观察的对象(所写景物),与定点式景物描写正好相反。这样,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描写同一景物,以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艺术效果,使所写的景物更完美,更具有立体感。请看下面两段定景式景物描写:

离瀑布还有好几里,就听到丘壑雷鸣,就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走前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流而下,在日光映衬下,像是悬空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水冲到潭里,激起了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上下浮游,如烟如雾,如雨如尘,湿人衣袖……

向东走了半里多路,我们才来到真正的大石碑下。从正面看,它比长干桥还要长,仅是厚度,就比中华门洞还要宽些。我们绕到大碑后面,这里的山石已经凿空,形成一条狭缝,人在里边走着,竟仿佛走在禁宫深僻的小巷里。

这两段文字,都是写景的,都采用了移动踪迹或方位,来描写各自固定不变的景物。前者确定的景物是“瀑布”,采用的是由远而近的观察法,点的位置远近不同,因而看到的尽管是同一对象,但景物不同,形状各异,重点是写近看的景象,这样符合观察实情。后者确定的景物是“大石碑”,不仅采用了由远而近的观察法,而且还运用了转换位置的多角度观察法,因而尽管写大石碑,正面看是一长二厚三宽,后面看则是一空二狭三深,从而展示了大石碑的全貌,具有鲜明的立体感。

运用这种方法写景,要注意两点:

一是立足点要交代清楚。立足点一变,写作对象虽然不变,但景物的具体情状就要随之改变,立足点对写景具有引渡和媒介作用。因此,不仅要选好立足点,而且还要把它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文章结构缜密,连接紧凑。

二是景物的展示要有层次。由于用定景换点的方法所写的对象是同一景物,所以,要写出变换角度所看到的不同景物的明显区别,“反差”要大,“变化”要强,否则,就失去了这种写法的作用。

8、定点式景物描写

定点式景物描写,就是作者站在同一个地方把观察到不同的景物依次描写下来,即同位不同景。定点就是确定立足点,即观察和描写景物的位置,这是固定不变的,但观察者可随目光转移而变化,能够看到许多不同的景物。这种景物描写的特点,就是不变与变的和谐统一,不变的是观察点,变的是所写的景物,因而展示的景物,内容丰富,多姿多彩。请看下面一段定点式景物描写:

站在亭台上,向南望去,只见那正阳门两侧如同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几幢大厦,给这个古城增添了现代化的崭新气派;向东望去,那工业区高耸的烟囱,正吐着乳白色的轻烟,阳光里,更显得柔和而透明;向西看去,那琼岛上的白塔,经历了地球震动的一场小劫难,又昂首蓝天,而且素洁如玉了;再回身向北看去,那横卧天际的燕山余脉,蓝蒙蒙的,宛如这古城的一带屏障,提示着我们的祖先所以在这里建都的远虑深谋……

这段景物描写,作者的立足点是固定的,即始终站在“亭台”上,来观察并描写四周的景物。作者先从南边观察,依次是东、西、北,描写也是按照这种顺序,先后涉及到的景物有几十幢大厦、冒着轻烟的高耸的烟囱、琼岛上的白塔、燕山余脉等等,从而把古城风貌展现在读者面前。

运用这种写法,要注意如下两点:

一是要选好立足点,这是写好景物的前提。立足点一般要居高临下,尤其是描写那些范围较大的场面景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写得真实而具体。如上面那段景物,作者不站在“亭台”上,而站在某一个角落里,能写出周围那些景物吗?

二是确定合理的观察和描写顺序,这是写好景物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只要选好了立足点,无论从哪个方向来看来写都是可以的,但实际上先写哪个后写哪个是有讲究的,这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来定。在转换观察方向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顺序,有层次地展现景物,不能一会儿是前面的景,一会儿是后面的景,一会儿写左边,一会儿写右边,这样容易造成行文混乱。

9、抒情式景物描写

抒情式景物描写,就是在写景中渗透着作者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又是通过写景来实现的,是情与景有机结合的结果。这种写法,既可以是景生情,也可以是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这种写法的妙处,往往是绘景而不止于景,抒情而不直写情,情景交融,深切动人。当然,它在文中的表现,也有主次之分,有时以景为主,情不外露,景中含情,情遇景中;有时以情为主,情在外表,是借景抒情,景在情中。但在一般情况下,情是主要的,景是次要的,写景是为了抒情,决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这就是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请看下面两段文字:

“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发。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

“一个雨后的睛天,天空如洗,朵朵白云点缀着蔚蓝的天空。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惊喜地看着如此爽目的蓝色天空,陶醉了………啊,什么东西在我眼前浮动,翻滚,难道是大海吗?是我神往的大海吗?噢,是的是的!我分明看见在那天际,大海与蔚蓝融为一体。啊!多么广阔的境界啊!”

这两段文字,都是抒情式景物描写,但也有不同。前者是景中含情,外在感觉是以景为主。它选自张洁的《挖荠菜》,是“我”独自在田野中游荡所见到的景物。这些景物都与“我”傍晚回归有关,都是天黑之前的景物,而“我”却不能回家,不敢回家,连那些能回归的动物也不如,以此来抒发对家的祈盼,对现状的恐怖,字字句句寓含着痛苦的感情。后者是借景抒情,是通过“我”的观察和想象来抒情写景的,涉及的景物比较广,画面开阔,天上地下,大海蓝天,融为一体,便于情感的抒发,因而作者用了很多的叹词和叹号,通过写景,抒发感情。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

一是在抒情写景时,要有一定的过渡,就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来引出景物。这样,写景抒情才自然和谐,不至于突兀。如上面两个例子,前者是通过“游荡”观察来写田野景物,后者是通过“看着”和“看见”来写大海蓝天之景,如果没有这些介绍物,景物从何而来呢?

二是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情一定要以景为依,不可光顾情而忽略景,使情感抒发架空,给人以空洞无物之感。

10、烘托式景物描写

烘托式景物描写,就是通过对某种特定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主题或人物,是一种绘画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运用。这种写法,实际上就是“烘云托月”,即画月亮时,用渲染云彩的方法把月亮衬托出来。它往往是先从侧面来描写景物,然后引出人物,使要表现的对象和内容显得更加鲜明突出。请看《故乡》中的一段文字: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边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段景物描写,烘托了少年闰土的形象。如果没有这几句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只有一个少年的若干动作,那是多么乏味啊,而且少年闰土“小英雄”的形象和他那天真活泼的性格,就不会这么突出了。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明确烘托与对比的区别。这两种写法容易混淆,实际上,对比的两种事物有正有反,属于互不相容的两类,是水与火、好与坏的关系,双方不分主次;而烘托的两种事物属于同一类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是红花与绿叶、月亮与云彩的关系,主次是分明的。

二是要明确烘托的角度。这种景物描写,不仅要选择好写什么景物,还要确定好写这种景物的哪个方面,这就是角度。角度不当,写景就会失败,就起不到烘托的效果,如烘托少年闰土的那段景物描写,采用的是大手笔,是从宏观上来写的,如果从微观细部上来展示,具体写西瓜地里西瓜怎样丰收,绿叶如何茂盛的情景,烘托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11、背景式景物描写

背景式景物描写,就是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来展示文章的写作背景。这种方法多用于记叙文。用这种方法描写景物,意在为文中的人和事设置背景。它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为后面的写人叙事提供便利,如舞台演戏一般,先设置好背景,然后人物登场表演。

请看鲁迅的《故乡》一文的开头:“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别了20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段文字,是“我”渐近故乡时看到的故乡景物,是通过“我”的观察来描写的,时令是“深冬”,天气“阴晦”,有“冷风”吹着,天是“苍黄”的,村子是“萧索”荒凉的,总的感觉是“没有一些活气。”“我”在这样的背景下回到故乡,“悲凉”之情也就油然而生了。这段景物描写,描绘了“我”的故乡萧条凉落的面貌,实际上,它是辛亥革命后10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的缩影。文中所写的人物,所述的故事,都离不开这特设的背景,都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可见,这段景物描写,不仅给文中的人和事提供了背景内容,而且也奠定了这篇小说的悲凉基调。

运用这种方法写景,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根据文中所写的人和事选择景物描写的对象,以适应内容和情节展示的需要,也就是说,二者要密切配合,和谐一致。如《故乡》的背景描写,与文中所写的人和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感情色彩完全吻合。如果选择春天回故乡,鸟语花香,阳光灿烂,这样的景物显然与文中的人和事不相吻合,甚至相悖,作为这篇文章的背景就不合适了。

二是要安排好写景的详略,根据文章主题和情节的需要,来考虑哪种景物要写,哪种景物不要写,哪种景物要详写,哪种景物略写,要做到恰如其分。如《故乡》的开头所写的景物有节令、天气、风、乌篷船、村子等,这些都是展示凄凉背景的典型材料,如果加进一两句“鸡犬相闻”或“孩童嬉戏”就与文章的背景不协调了。

12、渲染式景物描写

渲染式景物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具体景物的描写,来引起某些联想,渲染一定的气氛,以突出某种情况或现象,使读者受到深刻感染。凡渲染的地方,应是文脉进展的关键之处,如情节的逆转,人物的突变,气氛的改换等地方,都可以运用渲染式景物描写,以对所写的人和事产生积极的作用。这种景物的描写具有明显的铺陈性,主要是对人物起铺垫衬托的作用,对故事情节起丰富充实的作用,不是文中可有可无的点缀物。

请看王愿坚同志《七根火柴》中的一段渲染式的景物描写:“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浸沉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他苦恼地叹了口气。”

这段景物描写,就具有明显的渲染特点。它是通过卢进勇的视觉观察来展示给读者的,涉及到的景物有:树丛、草地、雨雾、荒草、烂泥、阴天、冰雹、绿水、浪花等。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没有人声,没有路径,没有尽头。这是一幅荒无人烟、苍茫无际、雨雾迷蒙的草地图景,写得十分详尽,给卢进勇渲染和设置了艰难困苦的特定环境,衬托了此时此地这位长征战士“苦恼”而无可奈何的心情。自然环境与人物心情及社会背景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产生了很好的渲染效果。

运用这种方法描写景物,应注意两点:

一是要防止渲染过分而失度。渲染式景物描写虽然是文章的有机部分,但它毕竟是次要的。因而在运用这种方法描写景物时,要考虑详略,注意分寸,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即使详写的地方,也应适度,不可臃肿堆砌而影响主题的表达。

二是要防止渲染失控而旁逸。渲染式景物描写应有节制,尤其是在写哪些景物上,要全面考虑,精心安排。可是有的同学在运用这种方法描写景物时,不注意选材,对那些感到写得顺手的景物,不考虑情由,不管主题和人物是否需要,就一股脑儿地写下去,等到发觉不对时,已为时晚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3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4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20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0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58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4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1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31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1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6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42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