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谚语中有一句话,上帝不能无所不在,才为人类创造了母亲。«发现母亲»,这本书是告诉我们一种理念,母亲在孩子小时候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孩子小时候多多陪伴我们的孩子,母亲的引领和陪伴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分享«发现母亲»读书笔记。
一直想写一篇《发现母亲》的读书笔记,但有无从说起的感觉,作者文章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阐述了母亲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尤其是0—3岁的孩子,母亲的引领尤其重要。但现实社会母亲的教育缺失,在我国是常见的现象,这对孩子来说不仅是残酷的,而且是毁灭性的,作者指出在这样的悲剧中,孩子是受害者,父母也是受害者,我们既同情父母又同情孩子,那谁是这个悲剧的制造者呢?悲剧并不可怕,不知道悲剧发生的原因,不知道如何去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这才是最可怕的。
文章中指出中国之所以选择不要母亲,绝不是一时的意气,而是历史的必然,而是中国母教衰落的历史必然,而是中国否定母亲的历史的必然。作者指出在明清以后,母亲的教育功能几乎丧失殆尽。这种丧失一方面是由于“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素质急剧下降,母亲丧失教育孩子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日益腐败,女性日益沦为玩物,母亲不成其为母亲而丧失了教育孩子的必要性。皇家皇族生子不由母亲亲自教养,而由奶子府等专业机构分派奶妈等,其目的不是减轻母亲的负担,而是离间母子感情以免日后母后干政。富贵人家生子也由奶妈、丫鬟等抚养。以此,作者提出,明清以后,中国母亲只有了生理上的而没有了教育上的功能,孩子也逐渐失去了幼学的传统,到了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在没有接受任何教育的天生天养的状态下长大的。对母亲教育、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失去了应有的认识,而且出现了许多不应该有的糊涂乃至错误的认识。因此从办女学到反对母性教育,不过十余年时间就销声匿迹了,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其实根本就没有这种母亲教育生长的土壤,母性教育没有让其意义展开就被打翻在地了。以今天的眼光看,这种打倒也有它的道理,因为当时的女学在相对大程度上还是传统的,也就是让女人去做妻子而不是母亲,即使有一些相关的做母亲的内容,也不能说那时的人们就已经清醒的意识到母亲对家庭、国家、民族的极端重要性,仍然不过是先相夫后教子的准备罢了。当时的女学,貌似为母,实则为妻,因此五四才去打倒,五四打倒的本是为妻的女子教育,但是却连为母的子女教育也一起打倒了,不仅倒掉了洗澡水,而且连婴儿也一同倒掉了,而这一切又无不表明中国母亲教育的落后。现在中国的多数家庭给孩子的不仅不是好的家庭教育,相反却是不好的坏的家庭教育,尽管这并不是父母有意为之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有了栽花的技能,花才能栽得好;有了养蜂的学识技能,蜂才能养得好……而一般人对于儿女反不若养鸡、养蜂、养牛、养猪重要。我们每一个人好像都有资格教养儿童,至于怎样教养,怎样培育,事先既毫无准备,事后更不加研究,好像儿童的价值不及一只猪、一只羊。这种情形在中国是非常普遍,司空见惯的。我愿普天下做父母的,在未做父母之前,应当自问他有没有研究过怎样教养他未来的儿童,自问他自己应当有什么资格才配做父亲,应当有什么资格才配做母亲。
人是早产三年的动物,尽管人的生物体脱离了母体,但是它实际上同母体仍然没有分开,仍然有一个未分化期。母亲和婴儿是一体的,仿佛是一对连体婴儿一样,母婴的关系仍然是孕妇同胎儿的关系,不过生长环境从宫内转移到宫外而已。作者所谓的早产是指大脑的早产。0—3岁的婴儿的人,头三年是在组装大脑,婴儿的大脑在半年时脑重是出生时的2倍,3岁时可增加至成人的80%。在0—3岁孩子是吸收性心智,母亲有计划的引领孩子通过玩来学习,可以更好的开发孩子的智力,引领孩子成长。母亲的脂肤性格,也就是温柔细腻、慈容心态,平静无争,博大无比,遇事来的慢去的慢,是孩子最好的生长环境。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在他小时候,自己在鸡窝里孵小鸡;让其他人吃下能产生气体的药粉以期能像气球飞上天。由此不难看出他的母亲是如何耐心而周到,才保护了爱迪生的天才大脑,才有了爱迪生的天才发明。b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庭是最早最好也是最高的学府,家庭教育是基础,而且是主导,其他都是辅助补充。母亲教育是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靠自己的力量生成,家庭不断鼓励孩子探索,借此发展孩子的心智,在孩子的这种探索中形成他独特的性格,母亲并不规定孩子将来的模式,仅仅是在孩子遇到难题时,才指导他与社会规则的协调。
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智力教育是让孩子自己转起来,帮助孩子建立起他的第一个智力快感单元,让孩子建立他的第一智力快感单元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需要母亲异常的耐心和认真。孩子建立智力快感单元,其实是让孩子对所学的产生兴趣,智力快感单元就是让孩子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的最低知识组合。早期教育不在于获取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发展孩子的思考能力,培养孩子的思考习惯。早期教育不是获取知识的刀刃教育,而是以学会思考的斧背教育。让孩子们喜欢学习,善于学习。但是早期教育是系统化的问题,不是随心所欲的进行的。知识的系统性和儿童认识发展的阶段性、连续性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作者指出,适当的强制性教育是必须的,但并不是不懂孩子发育特点的一味蛮干,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进行引导教育。
在学校,智力教育是“教”给孩子的,但品德教育是“教”不给孩子的。比如“诚实守信”这个词,不是你让孩子认识这个词就完成了,它是通过你的一言一行用“做”的方法“教”给孩子的。它反映的不是你对这个词的解释的结果,而是你为人的“做”的结果。对于孩子来说,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他们的课堂,任何公民都是他们的师长,任何一次事件都是他们的课案,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对他们的示范,任何一部影视都是对他们的教化,任何一种图书都是对他们的启发......因此必须提高全社会的这种育儿意识、父母意识、教育意识。因此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对孩子们的责任。
书中指出,我们的教育的目标并没有错,德智体美劳群爱,但是我们的方法错了。我们面对不同的目标,没有辅之以相应的方法,我们是用“教学”这唯一方法去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我们所谓的教育规律是从教育者,从智力教育的“学科”体系出发总结的,只注意教育者一方,对于被教育者,我们没有去做更加认真的研究。被教育一方的本质是学习,如果我们不懂学习的原理,教育便无得放矢,便是为吃素的人准备了一桌烤肉。我们只注重了“教”与“学”,而忽略了“育”与“习”。学校只抓了“教”,把“育”的任务留给了家庭,而由于家庭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更重要的“育”与“习”便放任自流无所归依了。当前的教育问题不在其他,而在于“育”与“习”的不存。
教育的起点终点都是自我教育,是父母习育化育的影响。习育,是指行为上的培育,就是从最微小最普遍的习惯慢慢过渡到最根深蒂固的习性。在知识教育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习育就已经在孩子身上实行了。也就是身教先于言教,身教重于言教,身教易于言教,身教是言教的基础,言教是身教的提炼、抽象与概括。所谓“一个人种下的是行为,收获的是习惯;种下的是习惯,收获的是性格;种下的是性格收获的是命运。”化育,就是人的精神上的培育,就是人的灵魂的建设,是靠精神上的感化,而不是靠说教能给予的。二战时期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写作中讲到自己时,常常不是用第一人称而是用第三人称。一个记者问他为什么养成这种习惯,他的回答是,有一个戴高乐的人,他生存在别人的心坎中,是脱离了我的另一个人物。一个使夏尔.戴高乐相形见绌的,比实际生活中一般人更伟大的形象。从那一天起,我在发表演说或做出重大决定以前,我总得问问自己,戴高乐会同意吗?人们希望戴高乐这么做吗?这是戴高乐的权利和作用吗?有很多事情我想做而不能做,因为对戴高乐将军来说,做这些事是不合适的。这种自我映像,精神自我的形成,就是化育,是将灵魂从肉体中不断提升的过程,就是让灵魂不断充实和净化的过程。
当社会更加重视母亲的教育,给予母亲尊重,理解,支持,母亲的力量才会觉醒,我们的 母亲才无愧的面对一个伟大的题材——创造和完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