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看地域文化发展缺陷
赵雷在《歌手》上演唱《成都》,一炮走红。将其作品《成都》影响放大来看,我暂且将之认为是地域文化大众化的影响。
其作品中的“玉林路”“小酒馆”“深秋的垂柳”“阴天的雨水”成功地引起了成都人和在成都漂泊的人的共鸣。但随后接踵而来的《成都》南京版,杭州版,盐城版等等却令我大跌眼镜。说实话,赵雷创作的《成都》将当代地域文化音乐创作推向了大众,可惜社会上并未引起正确的响应。
《成都》作品中最重要的实质上并不是地域文化,而是以自己的漂泊经历所厚积的城市记忆,以稀疏平常的小事对成都进行富有标志性的粗犷描绘,展现自己的主观依恋,同时起到了宣传地域文化的效果。这是经过时间岁月打磨的作品。
而人们却在《成都》走红后,在没有弄清《成都》这一作品为何成功的前提下,对该作品进行盲目跟风。《成都》第一句: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而盐城版: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东台发绣。杭州版: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断桥的雪。
以后面两者为代表的诸多改版,在开篇就植入地域文化,毫无征兆,毫无感情铺垫,感觉就是将一片功利宣传片披上了音乐的艺术外衣,作秀的成分实在太多。并且整篇贯穿特产,路名等,很难看出作者想表达的情感究竟是什么呢?此外,我冒昧的问一句:您真的十分了解东台发绣吗?
现在好像各个地区都在说要警惕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要宣扬各地的文化特色。没错,宣扬各地的文化特色,这是当下中国地域文化发展的方向。可紧紧抓住一个成功的模子就将地域的民风民俗死往里套,就真能唤醒地域文化记忆吗?在真情实感贫瘠的荒野上,又凭什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推动文化大众化呢?
明末袁中郎评其弟小修诗,“独抒性灵,不拘俗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古人惠开曾言:人生不得行胸臆,纵年百岁犹为夭。“行胸臆”指的便是真情的流露。
《成都》将当代地域文化音乐创作推向了大众,它所呼唤的是能深入一个地域,深切体会当地文化,并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凝炼为情怀,植入可以引发人们共鸣的音乐作品中。总有一首歌,可以让你爱上一座城;总有一个异乡,是故乡人曾经漂泊的栖脚地。只有这样,生活才会给一个漂泊民谣歌手最大的馈赠。扎根生活,这才是当代地域文化音乐发展的正确方向。
话说回来,好吧,我退一步肯定那些改编作者中有对各地情怀的流露,你们对自己的故乡也有热爱之情。但我真觉得没必要走《成都》的老路,改个词,连调都不换。文学创作一贵在真;二贵在新。你们表达自己的乡愁乡情还需要借助对描写另一个城市的音乐作品(也就是《成都》),你们不觉得有点委屈自己的故乡了吗?
创作的灵感是可遇不可求的,真心希望大家可以深入生活,体会生活。
2017年2月13日星期一0:16
2017年2月16日星期四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