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花
❤
今年的夏天来得有点迟,却比往年的都热。田里的玉米耷拉着脑袋,期待老天能下一场雨。可是一个月了,一滴雨都没下,老天爷可真吝啬。
吃过晚饭,张老汉趿着拖鞋,拎着水杯来到村中心的大榕树下坐着和老人们闲聊。不一会儿,李婶带领着一群妇女也来到树下,她们摆放好音响,站好位置。李婶拖着肥胖的身子跑到最前面按了一下音响,音乐响起,她迅速跑回自己的位置,跟着大家伙扭动起来。
听着音乐声,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榕树下。小孩子追逐打闹,大人们有的在跟着跳,有的在一旁拍手叫好。李婶一伙脸上挂着笑,一首歌跳完接着另一首,似乎一点也不觉得累。大榕树下,一片欢声笑语。
张老汉看着全村的男女老少脸上的笑,再想到自己家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他轻轻拎起可怜的水杯默默地离开了人群。
❤
回到家,老婆子赵氏正好端着一盆洗脚水放在院中。赵氏看到张老汉脸上的乌云,一边去搬板凳,一边说:“叫你不要出去吧,你不听!咱们家现在这样,还有什么脸出门。”
“什么脸不脸的,我又没吃别人家的,用别人家的。”张老汉坚决不承认自己心里的悲凉。
“不说了,快来洗脚吧,水快凉了。”赵氏叫张老汉。
俩人洗完脚,赵氏又换了一盆水端去儿子大柱的屋里。看着儿子躺在床上,眼睛看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她放下水盆就跑过去。“大柱,你怎么了?别吓娘”赵氏带着哭腔。
“妈,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现在成了瞎子,还要爹和你养我这个废人,我对不起你们。”大柱抓着赵氏心如死灰地说。
“儿子,你放心,只要我和你爹还活着就一定会把你医好的。”赵氏摸着儿子的头,竭力控制,不让自己在儿子面前哭。
不一会,她走过去把洗脚水端过来放在儿子面前,然后蹲下身去小心翼翼地把儿子的裤脚卷起来,帮助儿子把脚放入洗脚盆里。
“妈,我自己洗吧!”
“你看不见,别了。”说着,赵氏粗糙的手便在儿子脚背上轻轻地揉搓。看着褪了色的红色塑料洗脚盆,她鼻子一下就酸了。原来自己就如同这盆一样,已经褪色了,已经老了。只是我这可怜的儿子,倘若哪天我和老张归土了他可怎么办?越想越觉得可怜,眼泪不禁滴入盆中。
她加快了速度,洗完后把儿子扶上床,帮他盖好被子,并嘱咐儿子什么也别想,闭眼睡觉。自己则端着盆轻手轻脚地出了儿子的屋。
❤
第二天,张老汉和赵氏都没出门,害怕听到村里的流言蜚语。然而,村里的男女老少却已经开始在传播他们家的消息:“唉,你听说了吗?老张家的儿子大柱眼睛突然看不见了。”
“咋了?他不是在外地打工吗?”
“是呀!听说前几天被老板送回来了,因为在工厂里突然间失明了,老板只好把他送回来了。”
“可惜了,这么年轻的娃!都还没结婚呢。”
“对呀!要是医不好了可怎么办?老两口入土以后,谁来养。”
……
流言一家飘到另一家,到下午全村人都知道了。大榕树那边又放起了音乐,张老汉和赵氏坐在庭院里,听着传来的阵阵音乐,恨不得往耳朵里塞上两块棉花。别人欢天喜地,而自己却连门都不敢出。上辈子做了什么孽,这辈子要报应在儿子身上。好好的人,怎么在工厂上班以后就突然失明。俩人越想越觉得凄凉。
“要不咱们带大柱去市里的大医院检查检查,不行就去北京、上海。”赵氏小声对张老汉说,她害怕屋里的儿子听见。
“我早就想过了,可咱家没钱啊!大柱的老板才补偿了那么点钱。”
“要不我去闺女那借点,再怎么说也是她亲弟,她不会见死不救。”
“闺女也不容易,刚孩子上学,婆婆才做完手术。再想想吧!”张老汉说完拿出没抽完的半截烟,又点上了火。
❤
李婶跳完舞坐在榕树下和大伙唠嗑,听到张老汉家的事后,拍了怕手:“哎呦,报应啊!他老张家也有今天,当初当村长的时候多威风啊!”
榕树下的大人们听了李婶的话,一下子想起了张老汉曾经是“绿乡村”村长的事,大家都沉默了。
十年前,张老汉还是“绿乡村”的村长,当时村子的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的路“大丰路”还没有修好,只是一条一辆手推三轮车能通过的路。“大丰路”三个字是也后来才取的,以前大家一直叫“小泥肠”。因为一到农忙季节,挨家挨户推着自家的手推车去镇上交粮食或卖玉米就会在这条小路上堵死,一堵就堵三个小时,火辣的太阳下,大家伙汗流浃背,有时大家会唠会嗑,有时有人脾气一上来,“小泥肠”上就上演吵架戏。
雨天一来,如果要去集上买东西,或去镇上办事,就必须准备两双鞋,一双达到膝盖的高筒的雨鞋,一双普通的鞋。人们穿着高筒雨鞋在“小泥肠”上深一步,浅一步的前行,深黄色的泥土沾满雨鞋,越走越重。
作为村长的张老汉每天都会站在村口,一边看着“小泥肠”,一边吧嗒吧嗒地抽烟,或是早上,或是黄昏,晴天雨天从不间断。他心里知道“绿乡村”的村民要想过上好日子,这条路必须要修好。只是,要用什么理由让政府出钱来修路,要让村民怎么心甘情愿的出力来修路,这个问题却把他难住了。
当时村中心的榕树还没有现在粗壮,但是人们每天都在下面乘凉唠嗑。张老汉每天必来和村里的人们吹牛聊天,或是讲讲自己在镇上开会的内容,或是讲讲自己在其他村的见闻。大家习惯了并且也爱上了听张老汉每天晚饭后给大家讲讲。
突然有一天,大家都聚集在榕树下等着张老汉讲故事的时候,张老汉却没来。有人遇到张老汉的妻子赵氏便问张老汉去哪里了,赵氏说只知道他去镇上了,不是去开会,但是具体干什么张老汉也没说。两天了他都没回来,大家感觉不对,有点急了。难道张老汉在镇上出了事?就在第三天,张老汉终于出现在榕树下,大家问他去镇上干了什么,他只是笑笑说去碰运气,顺带去见见世面。
❤
一个星期后,“绿乡村”来了五个穿着白衬衣,西装裤和黑皮鞋的男人。大家看着他们满是泥土的鞋和裤子,心知肚明肯定是从外面来的,在“小泥肠”上走了一遭。听到他们说要找张立军,村里的人把他们带到张老汉家里。张老汉看到那五个人,激动的上去握手,却忘记了自己手刚喂完猪还没洗,他又把手收回去。
“李书记,不好意思,俺刚喂了猪,手太脏了。”他脸上挂着笑。
“没事,张立军同志。我们刚刚从你说的‘小泥肠’上走了一遭,想起那天在镇上见到你,泥都到膝盖的模样,明白了你的心。”李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赵氏把屋里的凳子都搬出来给五位客人坐,张老汉陪着他们在院里聊天。直到太阳快落山,他送他们出了“绿乡村”时,李书记拍着张老汉的肩说了一句:“张立军同志,你的申请,政府决定批准了。”张老汉激动得紧紧握住李书记的手。
看着李书记他们离开的背影在“小泥肠”上越来越远,直至消失,他都没离开。他坐在路口,又吧嗒吧嗒抽了一会烟,然后到大榕树下和大伙通报好消息,政府决定拨款给“绿乡村”修路了。大伙儿开心极了,那一晚张老汉激动得很晚才睡。
❤
政府的钱拨下来后,张老汉开始计划修路。因为“小泥肠”要扩建所以会占用村民们的田地。他把占到地的人家列了清单,然后一家一家去走访,大家都一致赞同了。接下来,张老汉请来一些拖拉机运石头铺路。下过雨以后,拖拉机就会直接在“小泥肠”陷进去,拔也拔不出来。为了不耽误修路计划,张老汉提议每户出一个男人再拉上自家的手推车去运石头。
大伙儿同意了,全村的男人纷纷出动,拉着自家的手推车在“小泥肠”上来回奔走,看着路一点一点变宽,他们越干越起劲。张老汉也在修路队伍里,跟着大伙一起干。本以为修路的计划会顺利进行,没想到有一天填到赵东家的地时,赵东的的媳妇李梅却挡住修路队,死活不让填他们家的地。
“你们家不是同意占用你们家地了吗?”张老汉心平气和地问李梅。
“那是赵东同意的,俺可没同意。反正就不能占我们家的地”李梅提高声音。这时,张老汉在人群里找赵东,却没发现他。后来得知今天他有事,去镇上了。
“你们家做主的是赵东吧!既然他已经同意了,就代表你家同意了。”张老汉苦口婆心劝说她。
“不行,就是不能填我们家地,如果你们非要填就把我先填进去。”李梅还是固执地说。
“王明和张斌,你俩把李梅送回家去,我们继续铺路。”张老汉这回很强势地说。听到村长的命令,王明和张斌把李梅架着回村里。
“张老汉,你是村长你了不起了,你欺负人……”李梅一路上叫喊,修路队的人当作没听见仍然继续铺路。
后来,路修好了,张老汉还命人在上面立了一块大石头,石头上还刻着字“大丰路”寓意是“绿乡村”每一年都能大丰收。路修好以后,有些老板直接开着车来村里收玉米,大家不用推着手推车吭哧吭哧地往镇上运。人们去外界接触的越来越多,日子一天天变好。可是,因为修路的事,李梅对张老汉一直怀恨在心。不过,张老汉一直都装作不知道。
❤
直到今天,大伙儿被李梅的那句:“他张老汉也有今天,当初当村长的时候可多威风”点醒了。这位被遗忘的“绿乡村”村长原来已经老了,再也不是跟大伙一块推着手推车修路的健壮的村长了。
要是没有他,“绿乡村”不会发展得这么好,要是没有他,如今的“大丰路”还是当年的“小泥肠”,要是没有他,村民不会过上唱歌跳舞的日子。如今,这位老村长家出了事,大家多少应该帮点忙。于是,有人提议捐款给张老汉家,希望张老汉的儿子大柱能得以康复。榕树下的所有人都同意了,除了李婶。
大伙儿有的掏出10块,有的掏出30块,有的没带钱跑回家去拿,有的直接给100块,开店的老板王明拿出了1000块。看着大伙儿都在掏钱,李婶放在裤兜里的手无意识地在动。又有人说:还记得当初张老汉不见了的那两天吗?他是冒雨跑到镇上申请镇府拨款给咱们村修路。听镇上的人说当时他满是泥的站在政府的办公室里,还被领导批评说不爱干净,但老村长却不在乎,一心向领导反应情况,希望政府能通过他的申请。后来,村里来了五个人来考察通过了申请。
还有人说:没想到,老村长这样为“绿乡村”的人民着想,大家应该也关心关心他们家。
对,说得对!大伙你一言我一语,然后纷纷捐钱。李婶按耐不住了,小心翼翼地从裤兜掏出了100块钱,什么也没说,放到了捐款箱。
对于这一切,张老汉和赵氏全然不知,他们还在家发愁。
❤
第二天,王明和其他两个人来到张老汉家里。赵氏开门见到他们后有点慌:“老张,王明他们来了。”张老汉从儿子的屋里出来,见到他们有一丝窘迫。
王明拿出一个信封跟张老汉说,这是乡亲们对张家的一点心意,希望大柱能去大医院治眼睛。张老汉死活不肯接信封,最终在王明和其他两个人的劝说之下才勉强接受。晚上赵氏拿出信封数了数,里面一共有10000块钱,她开心地跟张老汉说:“这回大柱有救了!”
张老汉什么也没说,只是坐在门口吧嗒吧嗒地抽着烟,就像他当村长时坐在村口看“小泥肠”一样。
第二天一大早,张老汉夫妇便带着儿子大柱坐车去了市里最好的医院。
几天后,下了一场大雨,田里的玉米喝得饱饱的。雨停后,“绿乡村”又恢复了原来的热闹。大榕树下李婶带领的跳舞队又放起了音乐,扭起了肥胖的身子,张老汉拎着水杯趿着拖鞋正向大榕树走来,越来越近,这次他的脸上挂着笑。
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想用最真实的温暖感动你。
喜欢就点个❤,爱就关注小花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