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间一段女教师与男学生互扇耳光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有人感慨现在的教育已经到了老师"不敢"教、家长"舍不得"教的可悲境况。实际上,这是一个教师、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握严和慈的度的问题。
中国人常说:"严师出高徒"、"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青田更有"古书话"说:"箸头吮出忤逆儿,拳头打出孝顺子"。这些古训或谚语都道出教育之要诀:"严"。
本人以为,不管是老师也好,家长也好,严格教育孩子一点没错。是不是只要严厉管教孩子,就一定教出好孩子呢?其实不然!那么"严师"怎样才能出"高徒"呢?作为教育者,除了具有为人师表的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从自身角度讲,起码要做到以下几个"严"。
严以律己。教育往往是"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是强大的教育力量。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尽量要自己先做到。比如升旗仪式是一件庄严肃穆的活动,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严肃认真,但是有些老师就是管不好自己,总喜欢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交头接耳。普京总统在俄罗斯的支持率很高,除了他强悍的政治作风和治国理政能力,还在于他超强的人格魅力。大雨滂沱,普京给英雄墓碑献花,无人给他撑伞,任凭大雨淋湿衣裳,他依然淡定从容。反观我们的某些教师,天气稍有炎热,就顶着雨伞参加升旗仪式。或许这就是伟人与凡人的区别吧!
严谨治学。作为教学者,教师对自身任教的学科应该是精准把握,胸有成竹;教学用语要做到:科学简明、生动易懂;实验操作要做到:准确规范、步骤清晰;教学过程中,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要倾听学生的心声,虚心接受学生的合理建议和要求;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适时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发展变化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严而有方。教师严格管理学生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要依法依规。严格教育孩子,离不开必要的惩罚。惩罚应该具有教育性、可预见性、可操作性和可调控性。所谓教育性是指惩罚应该对学生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危害以及改正错误的必要性;所谓可预见性是指学生在犯错误之前应该清楚,他犯了什么错误,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所谓可操作性是指惩罚要便于执行,而且学生能够承受;所谓可调控性是指教师在惩罚学生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尺度,惩罚可能导致的各种结果应该有相应的对策。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女教师与男学生互扇耳光的这个"悲剧",其主要原因就是女老师突然扇男学生耳光,这是男学生始料未及的,而男学生回扇耳光也是女教师未曾预料的。事实上,这个"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严慈相济。中小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一方面独立自主的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又缺乏是非判断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教育中小学生离不开"严"和"慈"两个字,两者表面看似矛盾,其实并不冲突,"严"和"慈"的目的和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好,都是爱学生。对学生"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辨别是非,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的诱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对学生"慈"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自信、自立、自强。对待学生只"严"不"慈",容易制造师生间交往的隔阂,学生会产生恐惧或厌恶心理,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对待学生只"慈"不"严",容易纵容学生挑战底线、为所欲为,最终无法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严格要求孩子要有上进之心、敬畏之心,同时要求自己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心怀平常之心、宽容之心,做到"严中有慈"、"慈中有严"、"严慈相济"。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民主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为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