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课程顾问的销售案例分析
李吉诃德
昨天,我被问到这样一个课程顾问的销售案例,要我共同探讨一下。案例和我的分析如下。
销售精英专业测试
你是尚德机构的课程顾问,目前正为某学员推荐一个零基础就业全程班(原价4980元,特价3980元),七天后就是开课日期,离考试日期还有2个月。学员对课程内容、安排等各方面都比较满意,但特价后价格仍未达到他的期望,希望你可以再帮他申请500元优惠。
说明:你的权限最多能优惠300元,赠送价值280元的独家教材教辅和真题集,如需更高优惠折扣需和上级申请。你的提成奖金和最终销售额挂钩。
1、你是否答应学员诉求?为什么?
2、你会如何促成此次交易?
关键点分析如下:
一、判断对方的异议是“真性异议”还是“假性异议”。
是否答应学员诉求?答案是“It depends”,视情况而定。
如果判断是假性异议,也就是对方只是在成交之前习惯要砍个价,为自己多争取一些利益,而实际上不管砍下多少,他也一定会买单。这样的话那就再坚持一下,不轻易松口。
1、对方若成交,在完成成交之后,以他的利益代言人的身份向上级申请,将教辅作为特别的礼物送给他(对方没能砍下价,有一定的挫败感,通过赠送礼品将赢的感觉给他)。
2、对方若仍不成交,此时可表示自己勉为其难向上级申请一下(避免自己出尔反尔,将球踢向上级,实际上可能并没有向上级申请哦),表示自己艰难地为他申请到了100~300元的优惠,并赠送一套教辅给他,并明显说明已经无法再优惠了,直接成交。
如何判断是“直性异议”还是“假性异议”,那就是销售员的经验问题了。有两个重要的判断原则,其一是“嫌货才是买货人”,观察对方在之前中交谈中是否提出了较多的、细节性的异议,尤其是对于售后提出的异议。原则之二就是“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而是要分析他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是“真性异议”,也就是对方确确实实觉得贵了,又没有了别的异议,一定要你更优惠一些才成交。那就请看以下的几点。
二、判断他的“消费者剩余”,来进行对自己有利的“价格歧视”。
根据交谈判断他的职业、收入情况、对这个课程的重视程度、消费心理,来判断对方应该给对方什么样的优惠力度。这需要销售人员细心的观察和巧妙的话术,自然而然的得到这些信息,并形成自己的分析。
三、在优惠上,优先赠送礼品而不是打折扣。
1、赠送礼品比打折扣对消费者来说更受用。
根据消费心理学的观点,消费者习惯将“赠送礼品”和“折扣”划分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消费者会觉得赠送的礼品是额外得到的,折扣则仅仅是商家让渡了部分从自己身上赚到的利润。所以同样价值的礼品和折扣,礼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受用。消费者要的更多的是觉得自己占了便宜,而不是真的占了便宜。
2、赠送礼品比打折扣更有利保护商品的价格。
优先赠送价值280元的独家教材教辅和真题集,除了它本身肯定不值280元以外,也会给消费者形成一个不轻易降价的“心理锚定”,有利于保护商品的价格。
四、诉诸交换。
对方要优惠500元,商家可以提议把全部折扣交换成赠送礼品(或者是部分折扣和礼品)。
在双方成交之后,还可以诉诸交换。可以表示请他介绍其他客户前来,既是帮助这些客户,也照顾自己的生意,这个在口头上的要约,对方不会不答应。你放心,有了这个承诺一定会比没有承诺,要更多的为你带来转介绍客户。这是因为在心理上,我们都要有保持自己“承诺的一致性”的本能。
五、诉诸利害。
在和客户谈判的过程当中,要注意说明自己的商品可以给他带来的利益,还要注意说明如果不购买自己商品给对方带来的害处。
比如在这个案例里,“七天后就是开课日期,离考试日期还有2个月。”可以重点说明如果现在不成交,自己将错过这个开课日期和影响备考,而且最终还会影响到自身的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在“真性异议”中,我们要更多地诉诸于害,相对于得到,我们更害怕失去。
营销只有两种方式,要么诉诸“利”,要么诉诸“害”。“有了青德基,生活好滋味”是前一种,“怕上火,喝王老吉”是后一种。
六、帮助顾客优先于成就自己。
更多站在顾客的角度,作为他的利益代表人,来为他提供好的解决方案。重点在于沟通顾客角度上的利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