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马拉松,太长,太累,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重复一个动作太久的身体和心灵的麻木。总有人喜欢用马拉松类比人生,表面上是说不在乎一时的落后,只要坚持,终将到达终点。但现代马拉松的参与者,无一例外参加这项运动并非为了从A到B。极为讽刺的是,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为了到达终点而一口气不停跑马拉松的,大概就只有Pheidippides吧,看看他的下场(Pheidippides, 斐迪庇第斯,据传希波战争中,为传递马拉松战役胜利消息,一口气从马拉松跑到了雅典城的中央广场,力竭而亡。)
终点式的人生观,根本问题在于既希望未:只要XXX了,似乎一切就会好了:小时候觉得,只要长大就好了;中学时候,我们被告诫,考上大学就好了;读了大学又被告知,要找到“好工作”就好了;然后就是找对象,结婚,等等。这不能怪我们,毕竟大多数人都被“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童话影响过。但这种人生观有个问题,将幸福寄托于未来(更确切的说是对未来的幻想),但我们无法生活在未来,于是我们失去感知对当下幸福的能力。有人可能反对,说有“盼头”没什么问题,毕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往往让我们有了面对当下困难的勇气。假设你有这么一个“盼头”,任何“盼头”都行,对于学生的进入梦想学校、单身汪脱单、职场人加薪升职,那我们一分为二看看所有可能性
现实低于预期。努力失败,这种情况你无疑会痛苦难过,因为你把所有权重都放在达到这个结果目的,往往会怀疑人生。
现实达到预期。短时间里你可能确实感觉很好,春风得意。但是好景不长,不管刚开始多么快乐,难免会演化成以下两种情况之一:
习以为常。心理学的术语是Hedonic Adaption(享乐适应),指的是不管正面还是负面的事件,对我们的影响长期而言都会倾向于回归均值。这种情况在消费上体现最明显。“衣柜里永远还缺一件衣服”,但不管多喜欢,剁手回家后也就觉得仅仅如此。
患得患失。这种体验往往发生在低安全感的情况下。比如亲密关系,总是但是自己的男(女)朋友会离开自己,进而需要过度的控制和占有。
现实超出预期。不那么常见,毕竟墨菲定律,能出问题的都会出问题,不过偶尔还是会有小概率的幸运的家伙,人生赢家,“我这辈子最大错误就是创立阿里巴巴”, 那么这种预定人生路径上思维定势也好不到哪里去
低自信的人往往会发展出冒名頂替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可以说是患得患失的“高配版”,觉得自己的成功是欺世盗名,担心有一天被人识破。
即使自信如马云爸爸,也难免感慨“ What If?” 成功难免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如果现象大大超出预期,难免会觉得如果我把能力投入到更理想的地方那该多好。当然,想法也可能后悔投入不够,这就好比10年前,在北京买了套房自住,也没多想什么投资升值,结果现在后悔当年钱拿去买股票而不是按揭再买一套。
以上是对将快乐寄期待于未来的所有可能结果,显而易见,没有任何一种会带来长期的快乐提升,换句话说,相信幸福明天来敲门,那门铃可能永远都不会响。这乍听似乎非常负面消极,但别急,我说幸福不会来敲门不是因为幸福不存在,而是“明天的那道门”不存在,只要我们想的话,此时此刻此地,不管你处境如何,你都可以快乐。
幸福的简易公式:幸福 = 实际值 - 期待值
当然,人的心理远比这个复杂,要是我真的参透了幸福的真谛,那么我可以去哈佛取代Tal Ben-Shahar教授,教积极心理学了。所以我只敢说是“简易”公式,但对于我们当下的讨论,已经绰绰有余。
根据这个公式,提升幸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降低期待值。古希腊/罗马的斯多葛学派提倡负面想象,即不管你现在的处境多么困难窘迫,都能够轻易想象出变得更糟的可能,而通过这种想象,我们可以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斯多葛提出的另一种降低期望值的办法是把期望严格限制在自己可控的事件上。比如,不要期望考出高分,(因为考分部分有命题/改卷老师决定)而是期望学到自己最好的程度;不要期望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因为这是由对方决定),转而期望自己做到让人喜欢。
在东方先哲思想里也不少降低期待的影子。佛教就不用说了,几乎整个思想体系都建立在对“无欲”对追求,只有放弃凡尘俗欲,才能“波罗蜜多”(脱离生死苦难轮回,到达彼岸);而我们的孔子也在《论语》中说 “枨也欲,焉得刚?” (更耳熟能详的衍生就是成语 “无欲则刚”)
虽然推理逻辑心理学和众多古圣先哲们都一致指出降低期待(欲望)是获得幸福的答案,这就好像说生活就是一地鸡毛,如果你期待吃鸡,那就准备好痛苦吧,相反,如果你啥都不期待,那可能反而能欢喜的拿着鸡毛做个羽毛笔或者鸡毛掸子什么的。但是,以前的我却不怎么买账。作为“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新世纪热血青年,要是连用梦想给自己打鸡血的追求都放弃了,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问题在于要调节这对看似无法调节的矛盾选项:
高期待 → 强动力 → 做成事 → 低于期待/ 达到期待/ 超出期待 → 不快乐(见以上推理)
低(无)期待 → 低(无)动力 →一事无成的废材 → 或许达到幸福,但这种Cynicism(中文常见翻译为犬儒主义,但大部分人误解颇深。我这里指的是Diogenes, 第欧根尼的而出名的学派。这个有趣的希腊老头只有一件衣服,住在个瓦罐里,皇帝对他施恩,却说自己什么都不缺,只让他闪开别挡着自己烤太阳)的快乐,显然大部分人是不现实
要解决这对矛盾,则必须先成为个宿命论者。(哈哈,不难猜到,读者你内心此时有一万匹羊驼在奔腾吧?本来说好的讲梦想改变命运,怎么变成认命的宿命论了) 我这里说的宿命论和大家以为的宿命论不同,算命先生和星座运势的宿命是关于未来的宿命(即未来已经注定);而我这里所说的宿命论则是对现在,此时此刻,当下的宿命论!如果仔细想想,你应该会同意我,因为这并非一个观点,而是事实。现在,当下,此时此刻我们是无法改变的,这有我们的过去和世界上其他人的过去行为做决定。你可以决定明天做什么,决定下一分钟做什么,甚至决定下一秒做什么,但是此时此刻,纵使超人都无法改变。
为什么这一点在我们逻辑的链接里很重要,因为接受“当下宿命论”让我们接受当下,如果我们无力改变,那么就算情况不好,我们能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就只有接受。这一点和亲密关系里的Unconditional Acceptance(无条件接纳你爱的人)是一个意思,不过推广进一步,无条件接受当下的情况(不管春风得意还是一地鸡毛),更重要的是接受当下的自己(不管是人赢还是废柴)。
要完成这个人生态度的转型,除了成为一个宿命论者,你还得学会玩世不恭!(Are you F*ck Kiding me? 开什么玩笑!?我可以隔着屏幕感觉到你的奔溃,本来想了解积极的人生态度,结果被骗了读了这么多,要求越来越离谱。 给我3分钟解释,如果你不信服,那再关闭,那么计时开始)我们从出生,都体验着自己就是绝对的宇宙中心,你或许决定这个荒诞不经,但难道不是吗?我们从自己的眼里看到的世界:我的前后左右;我们从自己的视角经历世界,我未到之处于我形同不存在)这种体验有一个严重的后果,一切与“我”相关的东西都被无限放大。发生在自己的倒霉事,仿佛都是宇宙和自己作对。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却觉得搞笑,甚至付钱去看,哦对了,那叫“喜剧”。现在再想象一下外星人突然把你绑架,毋庸置疑,你的父母朋友会伤心难过,但说实话你也没那么重要,仅仅是70多亿灵长类两足兽之一。再进一步,这70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至少在狂人马斯克殖民火星宏远实现之前),也仅仅是宇宙宇宙保守估计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0^24)颗星球之一。换句话说,吊打三体人的高级文明如果朝地球开黑枪,把整个星球给炸了,对于宇宙,损失也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
这样的想法有点黑暗了,重点在于只有在藐视生命的同时,才能真正敬畏生命。意识到这点之前,人脑是在自动驾驶上的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狗血剧,但只有意识到你所做的其实没什么意义,意识才真正苏醒。锤子敲钉子,汽车运乘客,但纵使是到目前最先进的AI离自我意识觉醒还有十万八千里。人类是唯一能够自我洞察的智慧。从星球,甚至宇宙层面上说,我们的人生荣辱起伏,成就与挫折都是不值一提的。这种玩世不恭的心态提醒人不要太把自己当个事,太严肃就会僵化,会患得患失,会把人生中细微的小事放大成为主要的痛苦来源。
Ok!终于铺垫完成。回到开头,我提出“马拉松式“的人生态度并不可取,那么我认为更好的替代方案式什么的? 如果继续用跑步做比较那就是:
休息— 闲逛 — 冲刺 — 休息— 闲逛 — 冲刺的循环迭代
休息代表接受。接受现在是采取有效行动的先觉条件。和陷在未来幻想中一样危险的是困在过去的设想: 如果我做了这个,如果我没做那个。。。这些脑子里的声音不仅让身心疲倦,更让人觉得自己是过去的受害者,而且无力改变
闲逛代表玩世不恭的态度探索人生。没人能够预测未来,在读了不下10本伟人传记之后,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到目前我没见过哪个伟人是年轻就立志成为他伟人。相反,他们几乎都是顺势而为,按照人生的流向,顺应所接触到的机会,自然而让的蜕变。
冲刺代表着真正的行动阶段。我之所以用冲刺而不是长跑,因为众多心理学,脑神经学研究都表明人脑不比电脑,不能24小时待机,长时间高效率是不可能达到,不少人长时间只是看起来努力,但效率可能远不如用2/3 甚至一半的时间工作,然后去休息。另外把一个长跑的巨大任务分解成可用每次达成的短跑任务,会让成就感从几年一次然后不久适应变成一天几次的完成✅小成就。
总结一下,”休息— 闲逛 — 冲刺“并循环往复是比长跑更好的人生模型。最后一点疑虑,你可能觉得反正都是比喻,短跑长跑有什么区别? 区别可大了,心理模型影响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比如我们都习惯把时间看成线性单向的,而爱因斯坦的创举就是把时间和空间看成一体的。同理,我们对生活的模型影响我们的日常决策,人生长跑心态者(声明一下,和真正喜欢长跑的人没联系)可能会更焦虑,更倾向于过度加班,且不愿尝试打破舒适圈,而拥有”休息— 闲逛 — 冲刺“ 的心理模型的人却恰恰相反。
所以,你准备好从身心疲惫的长跑者转变为闲人、探索者和短跑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