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传统文化历来追求的【完美人格】
现在也是很多极端教育系统着力打造和倡导的。如果父母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或者说父母自身的人格也很脆弱,特别容易被忽悠和洗脑的,因为对自己的不满意就会把人格的理想化投射在孩子的身上——追捧不切实际的圣人和领袖教育。
我国传统理想人格追求人格的““”、完美”,结果却违背初衷,葬送了国民的“精神独立和自由的家园”。
甚至我国历代的完美人格,其最终走向是人格的分裂化、精神的病变化和心理的无端崩溃,“自我”被 理杨化或虚幻化,导致自我精神家园的失落。
比如说需家的完美人格目标和标准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君子:仁义礼智信忠孝悌慈惠和恭。
道家的理想人格是圣人,神人。
墨家主张“兼士”人格,强调爱民、利民、为公的统一。
法家是赤裸裸的权势和暴力。
宋明理学是:存天理灭人欲。
除了王阴明的心学之外其他的各类理论都倡导完美人格面具,结果就造成了人格分裂的局面。
分裂的原因是对个人“黑暗的部分”消极、不完善的部分采取压抑、否认、控制。同时也否认人基本的欲望和激情。
这种虚假的理想化已把很多人带到了绝望的边缘,也依旧在发挥着它的影响力。
分裂型的人格表现是把美德感、优越感自我催眠式的放在自己身上,把阴影部分都投射在别人身上。
结果就是产生自卑【或者自大】,失去自我,缺乏个人的整体性、真实性、失去个人的“独立人格”。
这样的强大的超我型领导或者大家长会强制要求人们用“完美的范式”来要求自己和别人,用别人的伟大来藏匿淹没自己,用社会团体来代替个人“发言”。完全不容许有个性化的存在。
长久以来就形成了:只问应该不应该,而不能说想不想,是不是。
这种现状和模式特别容易让人患“夸大狂”和“自恋癖”,以自我为中心的逻辑和思维模式。
至今这种伪善的人格面具还依旧被很多人群体追捧信奉。
导致了现实中到处充斥着【病态人格和无责任人格】,而独立人格、责任人格和健康人格大量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