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莫提默.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一遍精读后,又断断续续,不时拿出来翻一翻。每一次进入,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情素,仿佛从我身上长出的翅膀,会飞——好长时间。
本书首版于1940年,再版于1970年,从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说起,重点介绍了分析阅读,并对不同读物的阅读方法进行了说明,强调主动阅读的重要性,展示了各种阅读技巧。
阅读的目的不外是获取资讯、娱乐自己、提高理解力三种,而要提升自己、增强理解力,只有通过主动阅读、分析性阅读、主题阅读才有可能实现。
全书将分析阅读的规则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架构性的规则,从宏观、结构、由远及近的了解、把握;
第二类是诠释性的规则,从微观、由内而外的熟悉字词句,来透视一本书;
第三类是在一二步完成后,进行恰当的评价,属于阅读的升华部分。之后采用的主题阅读,会有力促进心智的发展。
用分析阅读的方法,尝试读了《云破处》和《刻意练习》,两书的骨架清晰可见,重点也似乎,呼之欲出——与以前相比,欣喜……
举一下读池莉老师《云破处》的分析阅读过程:
一架构性规则:
(1)分类:是小说
(2)说了什么:
简洁版——复仇女孩杀死仇人丈夫的故事。
详细版——曾善美父母死于三十年前,一次食堂中毒事件中,她渡过苦难的童年、幸福的15年婚姻生活,参加丈夫的同学会,发现“疑点”,一步步撕开真相,杀死丈夫金祥,得报大仇的故事,反映了日常生活下掩盖的普通人的罪恶及生存之道。
(3)架构:
1、 平淡的日常生活,金祥曾善美是幸福的。
2、 两人的成长经历,结合的经过。
3、 收到请谏,参加同学会,有了疑问。
4、 两人的生活进入另一种状态,白天是白天、晚上是晚上。
5、 往事不堪回首,真相大白,金祥是凶手。
6、 又是常态的一天。
7、 复仇,有人顶案。
8、 曾善美过着平淡的生活。
二诠释性规则
(一)字词脉络
1、插曲是请柬。
2、事件是三十年前中毒惨案,九条人命。
3、角色是金祥曾善美。
4、思想冲突是金祥的无所谓与曾善美的此仇必报。
5、言语是金祥曾善美无法达成共识。
(二)共识与主旨
阅读时努力营造: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完成体验、探险
经历一次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有惊讶……有恐惧……有愤怒……有哀伤……有不满……有庆幸……
三评判性规则
感谢作者创造的完整的形而下的经验,不评判。
读完后,过去好久了,内心深处还有一种淡淡的滞阻,隐隐堵在胸前,很难受,不知为什么?
直到看到另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 伏虎山车祸》故事,诱发我进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原来是善人用极端手段杀死恶人,让我感到不舒服,如果是第三人动的手,可能,就没有这种感觉了。
潜意识中,不希望善人自己使用暴力,解决“恶”的事情,而更希望有“大侠”或“救世主”来出面拯救。
但,早在1871年,由欧仁·鲍狄埃作词的《国际歌》,就响亮的唱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轻轻地哼着歌词……心中慢慢舒展开来,象奔腾的长江冲破了道道阻碍即将汇入大海;像黎明的曙光穿透层层云雾即将照亮大地;象含苞的迎春花蓄势于三九寒冬即将灿烂绽放。
从阅读的角度来说,掌握此书的精髓会让效果事半功倍。喜欢阅读的人早接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写到此时,忽然想起了一首歌词: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
可能有点文不对题——《铁道游击队》中《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旋律萦绕在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