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是一次启发性的学习体验,浙大教授胡志毅以自己的别样魅力激发了我的思考,敲醒我沉睡的记忆,让我找回了当年的那种熟悉感,作为演员竟然更喜欢这种感觉!小笔记做了很多,大部分是知识盲区,整堂课的知识体系跨度较大,再加上胡教授的语速以及带点儿没字头的普通话,确实跟不上节奏。总结:涉及面不够是硬伤!2小时的课程最大收获是戏剧的现代意识感以及对剧目的厚度感增强了。虽然不见得能记住多少,但至少在认知上有所进展了!一般演员对剧本解读的惯性思维是维度空间不够,大致的说以单一自我体验来呈现。这里胡教授提及到剧本的文学性与现代性,对于这点我更希望能展开分析,因为之前也翻过一些剧本集和剧作家的创作风格,其实很想现场听听一个学者分析剧本的角度与论剧的审美观念。
胡教授说到的几个词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第一个是“风骨”,我认为这是一种高贵的精神追求,我们又何尝不想拥有“士的独立”,“士的风骨”,像这种望尘莫及的感觉只能通过了解更多的事物与知识体量来敬仰了,这是作为平凡人的最高崇拜。再是作品也应该有一种类似风骨的体现,虽然写的是人性,但有了这种风骨加持能让作品有高级感,审美水平上线。个人实在喜欢不起来歌颂式的作品,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歌功颂德已麻木。尽量杜绝口号性的麻痹,感觉它是对自己的欺骗行为。
“把自己送上断头台”,又不完全是英雄主义,个人尤为偏好现实主义作品,或许这种写实方式更令人亢奋,过瘾!悲剧化的表现方式是带有一定的批判主义色彩,这种批判具有一定程度的思想性,现实性。它把人性中难以言说的一面撕碎在人们面前,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面对畏惧,直击灵魂深处的拷问,使人从痛感中得以自省。(纯属个人爱好)
“不疯魔不成戏”,对于当今的社会,极少数人能做到这种程度。学习时我的恩师王凤鸣说自己在上海排戏时,老艺术家们每天的生活几乎都在琢磨人物,我想说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一种什么概念?王老师说到越剧老生宗师张桂凤,在公交车上若无旁人的琢磨人物念白、走路时在思考人物个性,吃饭也在想着情感表达…当时听完后蛮激励的,但终究是逃不过人性的贪懒。曾几何时也觉得自己很用功,当然也是阶段性的,花花世界谁能不爱,确实需要一种自省!
我觉得有了一定的认知后,是需要理性与感性的不断交融,才能让一个作品上升到美学空间和探讨价值。我们一直在总结,但理论总是缺乏体系性的建设。其实缺乏知识体系建设也是个人学习中极其缺乏锻炼的,对于知识结构整合总是表现得太过无助,回过头来想还是学得太少,想得太多,行动力不足的原因。还记得徐棻老师曾经跟我说过,一定要多去排练厅,排练厅才是最好的选择。深信绝对的努力才有可能做到,可能做到才能理想呈现作品,遇到好作品还得不断磨练才能是精品…老艺术家们确实把一辈子最精华的营养毫无保留的告诉我们,再不理会便是辜负了恩师们更是辜负自己!
以前翻过董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当代戏剧史稿》《沫若剧作选》,里边涉及到的不同学派戏剧,每种风格都有其代表作,记得当时还追看了很多戏剧,比如《上海屋檐下》《棠棣之花》《屈原》《关汉卿》《商鞅》《蔡文姬》《日出》…不管是剧本还是舞台剧,这轮学习真真切切让我感受到自身知识架构单一,缺乏对每个阶段戏剧创作背景的了解,以及剧本和舞台作品的知之甚少。令人可喜的是从中发现了戏剧文学的趣味性,也是在那会儿喜欢上看话剧。 虽然还是浅浅的梳理了戏剧发展脉络,想要更多了解必须深入,这也是通过今天这堂课重新让我审视了一下自身,作为戏曲工作者应该做什么?
今日之学就好似一盆水浇醒沉睡中的人儿,确实应该回到那种求知不断,思考不断的时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