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说着不将就,却一直过着将就的人生。
当下,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抱怨,无论是过得风生水起的,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总能在无数的“小确幸”中找到似乎不可忽略的“小确怨”。于是,抱怨诉苦,抨击社会,似乎成了一种风尚。然而,抱怨过后,该怎么过,却依然怎么过。
于是乎,大家都以“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来自我安慰自我麻痹。然而,却又不时有人跳出来呐喊“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来打碎大家的美梦。但是,大家在抱怨过后,在大声疾呼之后,又依然毅然决然地投入到自己所抱怨的生活中去。是的,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然而,有一个人,他却异于常人,果决地抛弃了苟且的生活,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个人,便是宋代著名诗人林逋。
林逋(967一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和靖先生,为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年少即颇有学识,喜好古文,通经史百家。身处黑暗时方能看清黑暗,身处贫困更能看清人性和社会的丑恶,林逋自幼家贫,见惯了人情冷暖,也便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性格孤僻高傲,性喜恬淡,不求功名利禄,不慕荣华富贵,向往惬意自适的隐逸生活。
林逋的一生,可以说是潇洒自适的一生。他自甘贫困,不求功名,从不参加科举考试。他的前半生,在漫游江淮,四处云游中度过,始终孤独一人。据传,他曾有过倾慕之人,但却终不过相忘于江湖。那或许只是一名寻常的女子,也是一段并没有传奇的爱情故事,但是爱情本就如此,于别人不过寻常,于当事人而言却是刻骨铭心终身不忘的。年轻的时候,谁不曾有过怦然心动海誓山盟的爱情,只是,有人相濡以沫,有人相忘于江湖。而林逋,则属于后者。为此,他还曾以女性口吻,填词一首。
《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译文:吴山一片青,越山一片绿。江两岸的青山相互迎来送往,又有谁知道离别的情愫?君泪满眶,妾泪满眶。想要用衣带结成同心结,许下此生的姻缘,奈何同心结尚未结成,江上涨起大潮,催着行舟早发。】
人有留意,江水无情。两心相悦的一双人,江头分别,泪眼盈盈,来不及将同心结结成,来不及定下盟约,来不及约下来日,却已不得不分离,而在那样的年月,此番分别,归期又是何日呢?
从此以后,他们不曾再见,林逋乘风逐浪,隐居孤山,终身不娶。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曾记录了林逋隐居的生活。
《林逋隐居》
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常以鹤飞为验也。逋高逸倨傲,多所学,唯不能棋,常谓人曰:“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
【译文: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养着两只鹤,放出笼子就飞入云霄,在天空长时间盘旋,再回到笼中。逋常常泛小舟游览西湖各寺院,有客人到逋的住处,就有一童子出来,在大门口接待客人坐下,为客人开笼放鹤。过好大一阵子,逋一定会划着小船回来,看来他是经常以两鹤放飞为信号的。逋清高闲逸,倨傲不群,多才多艺,唯独不能下棋,曾对人说:“我世间事都能做,只是不能担粪与着棋。”】
隐居孤山,养两只仙鹤作伴,栽一片梅林,游迹于山野,赏美景,访寺庙,和高僧诗友来往,参禅著文,烹茶煮酒,写诗填词。于天明未明时去,于月上梢头时归,划着小船,带着晨露,披着月光,不染尘俗,以湖山为伴,不改自我,以此自终。相传20余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终身。
公元1012年,林逋45岁,宋真宗听闻他颇有才情,赐予他粮食布匹,并诏告府县存恤他。林逋虽然感激真宗的赏识,却从不以此自傲,依然过着自己清贫自适的生活。当时,许多人劝他出仕,入朝做官,但是他一一婉言谢绝,并说“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志不在此,故富贵功名又何加焉?他依旧过着惬意洒脱的生活,终生不娶不仕,孤身一人,唯独喜欢植梅养鹤,并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后来,人们多称其“梅妻鹤子”。
他喜欢养鹤,终日与之作伴,喜欢种植梅花,喜爱梅花的各种姿态。清晨,他于梅林之中,看露珠在枝叶间流转,映射着柔和的朝阳,晶莹剔透,不染尘埃,宛如林逋。傍晚,日落平湖,他于放鹤亭中,取一支长笛,吹响属于他的曲调。他喜爱作诗填词,曾与范仲淹、梅尧臣作诗唱和,也常与高僧诗友品茶作诗。
他喜好作诗,但从不存留,喜欢即兴而写,写后便弃。有人曾问他“何不录以示后世?”他答曰“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而,他的诗作极佳,深受人们喜爱,所以,有心人偷偷将他的诗记下,才有300余首得以传世。
他最喜爱写梅咏鹤,写了诸多与梅花和仙鹤有关的诗词。而最为著名的,则是他的《山园小梅》。
《山园小梅》(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译文:百花凋零,独独梅花迎着寒风傲然盛放,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飞落下来时,都要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丽,定会失魂落魄。幸而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这首诗,将梅花的美,写到了极致。只有深入了解,清楚地了解梅花之美的人,才能写出恰如其分的咏梅诗。而林逋,以梅为妻,以植梅为乐,自然深谙其美,所以,才能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令人咋舌的诗句,真可谓是将梅花的姿态之美,花开之香写到了极致,也将意境之美渲染到了极致。
这也便是林逋,他有自己的一方家园,有自己的坚守,从苟且的世俗逃离,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如梅花一般,活成自己想要的姿态,开出属于自己的芬芳。
年暮之时,他在住处旁边给自己修建墓穴,并作诗歌《书寿堂壁》于其上。
《书寿堂壁》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译文:西湖畔对着远处青山,我营造了幽居的屋庐,身后安息的坟堂,前面也还有疏疏长竹。将来如有人搜求遗文,来到我居住之处,我感觉欣喜的是从不曾写过歌功颂德的《封禅书》。】
本诗是他临终明志之作,从中更可窥见其高洁品质和平生淡泊名利的追求。
1028年,林逋离世。因无子嗣,故而他的侄子林彰、林彬一同赶赴杭州,为林逋料理了后事,将其葬在杭州孤山住所旁边的墓穴中。
张岱在《西湖梦寻》说,南宋灭亡后,有盗墓贼挖开林逋的坟墓,竟只找到一个端砚和一支玉簪。
一个端砚,一支玉簪,朴素无华,像极了他的一生。后有好事者说,那支玉簪,或许便是当初林逋为之写下《长相思》的那位女子所赠,但是,是与不是,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人的一生很长,但人的一生又很短,关键在于你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什么样子。人生可以很华美,也可以很朴素,关键在于你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而林逋,或许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既然俗世满是苟且,那何不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一壶浊酒,一杯清茶,一支长笛,一叶小舟,一阕清词,一片梅林,两只仙鹤,一世潇洒。
这,便是属于他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