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道新批评武林门派之弊
前年,机缘巧合看过一篇赵道新的访谈录,言之有理,稍加整理,传至豆瓣,题为《赵道新批评中国武术》。
赵道新在访谈中,对中国自大的传统武术,做了尖锐的批判:
赵道新认为,中国武林门派弊病缠身,非但不能提高技击性,反而会每况愈下。门派功法不准外传,甚至传男不传女,为的是闭塞技艺的流通,维持门派的神秘感。这样的“闭关锁国”只能让一个门派沉沦而非繁荣。一个普适的人体学原理,经不同门派创造,可以生产出庞杂糟乱的叫法与生搬硬造的哲学理论。各门各派忌讳不少,以至于为了避免雷同,刻意求新,本末倒置。
除了门派间的问题,赵道新又提到门派内独裁的问题。掌门、祖师爷与弟子不平等,压制弟子才华或窃取弟子功劳乃家常便饭,怎能提高得了技击性。
《武道狂之诗》中的武当派
在前两月,我读了香港作家乔靖夫的作品《武道狂之诗》一至十卷。书中的武当派一改赵道新所说的门派之弊。
先推荐下这部武侠小说,不同于金庸古龙,由于作者本身就是习武之人,所以,书中武打的每个动作都有较为精准的文字描写,你可以在脑海中想象出一帧一帧的画面。
在《武道狂之诗》中,真正的习武者一定是追求武学的至高境界,近乎痴狂。可以用“更高、更快、更强”来形容。
当时武林中的「九大派」,又称作「六山三门」:
「六山」为少林派、武当派、华山派、峨嵋派、青城派及崆峒派;「三门」则为八卦门、心意门及秘宗门。
二者的区别在于,「六山」顾名思义,门派传人皆隐居深山的根据地,潜心修练武道;「三门」则武艺广传于世,甚至在各地衍生支系,故称「门」而不称派。
武当派在剿杀物移邪教时,获得武功秘籍及丹药,掌门锐意改革,全派上下还俗,对武当派的武学进行了改造融合。武当派的组织架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所有弟子均可通过挑战晋升,副掌门可以每年一次挑战掌门之位。一时间,武当派内部被灌入了竞争机制。
同时武当派对全武林各门派宣战,要么从属于武当,成为附庸,要么灭门。不论灭门还是收归,搜罗各门派秘籍,观摩各门派武学技艺,然后融合改进不在话下。各派对武当派谈虎色变,视为公敌。但其实,武当派的目的很单纯,就是破门派陋习,去粗取精,达到武道之至强。
乔靖夫的功夫原理
《武道狂之诗》还有意思的是,作者像讲课一般告诉我们武侠世界中的功夫原理。武侠不同于玄幻修真,还是要接地气的,飞来飞去是超能力,不是武术。且看乔靖夫如何解释武侠世界里的功夫:
内劲
武者的动作所以能发挥超乎常人的速度与力量,实乃身体筋肉极高度协调的结果。
比方最简单一个出拳动作,力从地起,自足腿蹬地,往上到腰肢旋转、肩臂伸展、手腕扭旋,以至最后拳指握紧贯力,力量从一个关节传递到下一个关节,假如协调完美,则无半点流失,兼且每一关节的力量更充分加乘上去,到最后贯注于拳头,自然奇速奇猛,此种高度协调所产生的力量,即为「内劲」。
相反常人挥拳不懂其理,即使一样踏腿转腰,但协调不良,肌肉的力量互相抵抗抵消,最后能传达到拳头的不足十之一二,仅是拙劣之力。
所以「内劲」仍是一种肌肉力。不懈锻炼筋骨肌肉,乃是武者必修之课。仙风道骨或身体羸弱,却是能发千斤之力的世外高人——这不过又是坊间的想象而已。
武学天赋
武道上有所谓「先天真力」,是成为真正武者的基本资质。它并非什么神秘力量,说穿了就是近代一般人口中的「运动神经」在科学上也就是指人体的神经元传导速度。
个人的神经传导速度,尤其是感官神经元及运动神经元,在武道上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敌时的观察及回应速度、攻防动作的肌肉协调、对复杂状况的判断及选择正确反应、动态视力及时机估计……等等,神经速度无一不是关键。武术形式和功法的锻炼,能够把身体质素发挥至顶点,但无法填补先天的不足。
武道三境界
传统武道之修练分为三等层次,分别为「气」、「意」、「神」。
「气」者,即为先前所说的「气劲贯发」,讲求身体肌肉的操作协调和神经的敏锐反应,纯是肉体上的功夫。
下一阶段为「意」,亦即脑袋和意念上的功夫。武者透过静坐、站桩或其他修练方式,达到开发脑部的效果,令神经的敏锐度和统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发挥出更超凡的速度与力量。同时因为武者的脑袋活动高度集中而活跃,也就产生出各种意念的秘法。其中最常用一种为「借相」。「借相」即是「假借意念之法」,简单说就是制造极为逼真的想象,以催动身体做出超乎平时水准的强烈动作招式。
至于第三阶段「神」,或曰「神妙」,不能传授,可悟而不可求,乃是武道上口耳相传的最高境地。所谓「入神妙之境」,没有客观标准或描述,只是主观追求的一个理想层次。
武学修炼内容
武者锻炼的方向和范围亦有三种,是为「形」、「功」、「法」。
「形」就是「外形」,也即是一切动作招式。武者欲打出高水准的招式,别无捷径,就只有长年不断重复练习和修正动作,直至能够做到不用思考,随时准确完美的出招,所谓「拳打千遍,身法自然」。
「功」就是「功力」,包括了身体的基础力量(爆发力和耐力)、速度、协调性、平衡能力等;还有脑袋神经的功力,包括神经反应的速度、空间感、时机感等。另外亦有一些辅助的功法,例如眼目的视力锻炼(尤其是动态视力和距离判断),听风辨位的能力,皮肤触觉等。
「法」为「心法」,包含上述两者以外,一切心理、思想与精神层面的锻炼。
心法分为两类:
第一类即是战术策略,比如虚招佯攻,走位游斗,故意露出空隙诱敌,又或直接连环进击正面硬碰;在应付不同身材、兵器、习性的敌人时,选择以长击短,或是以短入长;还有捉摸对手心理,虚实互变,从而迷惑甚至控制对方,种种策略,不一而足。
第二类心法,是锻炼临敌时的心理精神状态。日本武士道经典读本《叶隐》,开宗明义就说:「武士道者,死之谓也。」武道一如兵法,乃是死生之道,视死如归,死中求生,非寻常人所能,却是武者必要越过的关口。
轻功
「轻功」其实不外乎步法与身法的修练,追求移步冲刺的速度、距离、灵活性,再辅以跳跃力(包括距离和高度),说穿了都是发挥双腿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的功夫,基本原理与现代运动的跑步跳跃无异。
太极拳
「太极拳」讲求完美的防御,在接触粘搭对方拳脚或兵器的瞬间,运用至柔的功法,顺势引导和借用对方打来的力量,卸向落空之处,使其肢体过度伸展,暴露出最大的空隙;甚或将力量反馈对手,破坏其全身平衡,此即拳诀中的「引进落空」与「四两拨千斤」之法。
当敌人处于无法自控的极不利体势时,「太极」拳士即从柔转刚,速劲爆发,攻其最脆弱不可救之处,或以摔落擒拿手法,断筋截骨。故武林形容「太极拳」为「棉里藏针」,表面动作轻柔,实战施用时可以极狠辣阴损。
要做到「引进落空」,武者必要对敌人打来的劲力,具有极其敏锐的感应。这种感应称为「听劲」——这个「听」字当然不是指用耳朵,而是比喻不必用眼睛去看,单凭身体接触的感觉,就能准确探知对方来招的力量轻重和运动方向。
「听劲」再上一层就是「懂劲」,即在感应到对方的力量同时,能够作出相应招式,引导、借用、化解其劲力,达到控制对手身体的效果,制造发劲攻击的机会。
「太极拳」基本有「推手」练习,两人搭手粘连,互相感应和化解对方的力量,就是长期锻炼「听劲」和「懂劲」的功力,直至将触感反应练到有如本能,方有可能在电光石火的实战里施展自如。
易筋经
「易筋经」乃是最基础的锻炼,每名少林武僧入门必修。根据考究「易筋经」衍生自天竺(印度)的瑜伽术,是以伸展肢体的式子,配合深长呼吸,令身体筋骨柔软放松,一如其名,是「改易筋骨」的法门。
人身一切的动作,皆是依靠肌肉从放松到收缩产生的动能。武术上所讲究的「劲」(即近世运动学所说的「爆发力」),就是肌肉能够在极短的瞬间,从极松柔收缩至极紧实。所以少林武功虽走刚硬一路,但最初阶时还是得先锻炼「易筋经」的柔功,此后才能发得出猛烈的劲力。武僧在「易筋」之后,才开始真正学习发劲出招的方法,即少林拳术之母「少林五拳」,五拳皆是象形,分别为「龙、虎、豹、蛇、鹤」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