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读绘本不是问题,但是陪读英文原版绘本,恐怕让大多数宝妈比较头疼。一来,担心自己发音不准,误导孩子。二来,毕竟语言环境不同,可能自己叽里呱啦读地自嗨半天,孩子却丝毫不感兴趣。
那么到底,怎么做伴读才能宝宝爱上英文原版绘本呢?是该中英结合,还是英英解读呢?怎么可以给自己降低伴读难度,又能达到孩子的语言启蒙目的呢?
今天我们继续上周末的话题,以苏斯博士的《one fish two fish》为例,来做第二期英文原版绘本的伴读技巧专题。
苏斯博士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儿童图画书作家。他通常以最少最简单的词汇去描述完整的故事,读起来更像是绕口令,他设计的人物非常有个性,情节也很夸张怪诞,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绘本故事完全不同。
但孩子们非常喜欢,可以说是风靡世纪的儿童读物。因为它成功摆脱了进阶读物的枯燥乏味,最大程度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适合英语启蒙初期的孩子,读上去朗朗上口,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今天以其中有代表的几个情节来解读这本书的伴读技巧,如有需要完整电子版和原生音频的朋友,可以留言联系我,免费赠送。
首先说,这套绘本,给喜欢中英互译式讲故事的家长制造了一个相当大的麻烦,因为苏斯博士的故事根本不适合翻译成中文,虽然词句简单,但翻译过来完全不是那个味道了。
开篇就是这样,你打算怎么给孩子讲呢?按部就班,一条鱼,两条鱼,红色的鱼,蓝色的鱼,是这样吗?再来看下一页。
黑色的鱼,老鱼,小鱼,有的鱼有一颗星星,有的鱼有一辆小车,哇!好多鱼!这就是翻译过来的效果,怎么样?有趣吗?
可能你自己都没兴趣再读下去了,太Low了!孩子们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很快就让你不要再讲了。
我在跟儿子的读书实践过程,磨合出这样的经验:作为2岁半的小宝宝,恰好在色彩敏感期,尤其喜欢画画。我会转换主被动,让他先来告诉我,画面中都有什么?他马上说:yellow,blue,red。因为他对色彩的英文已经非常熟悉了。
然后,我会用英文指着画面告诉他,这是鱼,分别是什么颜色的鱼。然后我们再掰着手指,用英文,数一数,画面中一共多少条鱼,这也是帮助孩子建立数物对应的过程。这样子,讲一遍,他就印象很深刻了,下一次他会主动拿起这本书,说:妈妈,给我讲one fish two fish!他不一定认识单词,但他肯定是把画面和语言对应上了。
像上面第二页的内容,讲到old fish,我会做一个弓腰驼背扶眼镜的动作,用这样的立体画面再去诠释old是什么含义,当他再见到老爷爷老奶奶,会兴奋地说old。讲到new fish,我会抱抱他,用英语告诉他是小宝宝,就像这条小鱼一样,他就理解了new fish是什么含义。
像litter star,我们会用彩色笔画出来,而litter car 我们也会用玩具或动作来配合英文解读。这样的过程,是一个立体理解语言的过程,并且在故事中穿插画画和有趣的游戏等情节,孩子会更愿意接受这本书,对于家长来说,操作起来可控性更强一些。
再来举个例子,上图中,sad、glad、bad、dad都是同元音词,读起来很有韵律感,而画面中,重点是这些鱼的表情特征,每一种表情代表了一种情绪或个性。
我们不妨一边读着有韵律的简单句,一边模仿着鱼们的表情,告诉孩子什么是sad,什么是glad,什么是bad。最后一句,为什么go ask your dad?显然,苏斯博士希望更多的爸爸参与陪读,这是很重要的亲子感情建立过程。
到了这样一个画面,家长们又会发愁了,这是什么呀?怎么给孩子讲啊?这个动物我也不认识啊!
不认识就对了!地球人都没见过。要不然说苏斯博士的故事充满了想象力,就不是成人世界能够理解的东西。但孩子们不会和你一个想法,他们不需要非得给这个动物下个定义,就连wump 、gump也是苏斯博士杜撰的词汇,就跟中国人造汉字一样。
所以,我们也没必要非得跟孩子说这个动物像个骆驼,有1、2、3、4、5、6个驼峰。我们就顺着苏斯博士的思维,跟孩子一起给他起个英文名字,也可以告诉孩子它就叫wump。
像这样的故事情节,可以和孩子一起用动作来完成解读。bump这个象声词,就可以用踢踏舞的动作来告诉孩子。
这里也有几个同元音词汇,wump、gump、hump、jump,最后一句更是像绕口令一样,但越是如此,孩子会越喜欢,他先会模仿,然后就是不停地自己重复,看到这本书,这个画面就开始重复这个很有特点的句子。
除了高低,长短,苏斯博士还找到了更多怪异的相对立的事情做为绕口令的内容。比如,谁说床上不能放风筝?谁说头上不能放上10只猫呢?
由于篇幅和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下周末,我们继续分享苏斯博士的绘本伴读技巧。当然,也欢迎家长朋友们分享你们的伴读经验和音频,或者在和孩子一起阅读过程中出现什么样的麻烦等等,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的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