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启发:
Elton:
《快乐的力量》(完)
【法国】弗雷德里克·勒努瓦
在勒努瓦看来,最完美的快乐就是我们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和由此感到的快乐,换言之就是找回做孩子的快乐。
在孩子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充分确立的时候,他们会出于直觉保持真我,很少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以此心态,孩子可以在与他人和世界的相处中收获纯粹的快乐,他们会因为一个眼神、一个故事、一个小小的成就爆发出爽朗的笑声,甚至手舞足蹈,但是随着年龄渐长,孩子们开始意识到各种条条框框,恐惧和悲伤越来越多,而快乐却渐行渐远。
古往今来,很多圣贤都羡慕和赞美孩子那种天真的快乐。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德涵养深厚的人,就好像是刚刚出生的婴儿。耶稣基督对祂的门徒说,“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信仰要有像孩子一样单纯的心。
拥有一份从容的快乐,为自己而活,为内心简单的热情而活,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这种童真的快乐不需要多少外在的条件,甚至可以在很恶劣的环境下获得。在印度一些极度贫穷的村子里有的农民几乎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但这里的人们却能够始终带着愉悦的心情干着繁重的活,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勒努瓦认为,原因在于是生存本身让他们感到快乐,他们把生命当作礼物,除此之外毫无要求,他们就是单纯地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16世纪的哲学家蒙田曾说,最难满足于简单快乐的人往往是思想家、学者和教授,因为他们天天跟概念打交道,却很少专注于自己的身体、体验具体的生活,反而是那些躬身生活的工匠、农夫比那些饱学之士更有人生的智慧,也更加幸福。
越想快乐越难以快乐。如果把快乐当成日常行动的目标,大概很难得到,相反,如果把注意力放在真正关心的人、喜欢的事上,反而更容易感到快乐,快乐在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做事的直接目的,而是一种“伴随性的目的”,是让我们感到一件事真的最终得以圆满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