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已经和拥挤、昂贵、孤独,这些字眼分不开了。凡有相关话题,描写底层青年生活画像,已经成了必不可少。身在其中的人,感喟自己生活的不易,房租占据了收入的三分之一,一天至少2个小时在通勤路上,夜晚和周末独自寂寞,每日以外卖和泡面饱腹。蜷在温饶家乡的人,庆幸自己没有处在这样的境地,而是早早就放弃了挣扎,换的一份平庸安稳。
每每看到这样的北上广深青年画像,我总是觉得沮丧压抑又生气。有句话我不得不讲,我鄙视那些只会泡面的人。
毕业以后,我已经在深圳待了两年,在这个城市,流了我成年以后最多的眼泪。刚来的时候钱少,租在一个劈叉就能到头的屋子里,每天出去找工作,有一个跟我一样没钱的男朋友。从逼仄的楼道里看出去,一排排都是这样的破房子,常年不扫的烟熏和油腻,挂在楼道中间的衣服,和唯一的像透气孔一样的窗户。
后来搬离小黑屋的时候,已经在那里住了快半年了。现在回忆起来,仍然会因为它的灰暗狭小和破旧感到心酸,但也能想起来一些美好的事情。因为,那是我离开家,离开学校,第一个真正属于我的地方。
第一次进去的时候,屋子里只有一张上下铺的床,一张书桌,一个烂了一角的矮脚桌,一个朋友给的电饭煲和一个碗(是的,直男吃饭用碗,喝水也用碗)。男朋友当时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每天早出晚归。他白天不在家,自然也不用愁做饭的事情。我吃了几天外卖后,决定要自己做饭。于是陆续买了烧水壶,电磁炉,电压锅等锅碗瓢盆。
其实我不太会做饭。常年在学校生活,从小也没有做过几次,菜市场基本没有逛过。早上去菜市场买菜,看阿姨大婶饶有研究的挑菜,我一脸茫然。看了半天,挑了两根黄瓜回去拌菜。
第一次做肉,是炖排骨汤。排骨洗净过沸水,加玉米胡萝卜,姜片少许去腥,放电压锅闷煮。半个小时后,排骨浓香和玉米的清香充满了小小的屋子。那天,我们吃光了一锅汤水,皮圆肚滚。后来,我做过很多次排骨汤,都没有第一次惊艳,大概那一次,简单的汤,不光填满了我们的胃,也抚慰了初来乍到的不安吧。
后来,我陆续学了很多新菜,清蒸鲈鱼,蒜蓉扇贝,酸辣藕丁,南瓜排骨,冬瓜虾仁,白灼虾,扁豆饭,鱼香鸡蛋,蚝油黄瓜,都是些不费事不费时的家常菜,下班也来的及做。
我爱吃黄桃罐头,黄桃季节的时候买了一箱,自己学着做了罐头,和小时候一样香甜。夏天的时候,买了模具,自己做冰糕。
我也时常在家里放点泡面,周末看剧,深夜饿了就煮碗面。喜欢买出前一丁和三鲜伊面,既然在家里,就不要用开水冲泡进塑料杯。迅速煮好一锅水,下面,磕进去两个鸡蛋,再加一点青菜葱花,香肠也丢进去一个。深夜的面,有蛋有菜,有滋有味。虽然简单,也不至于将就到令人觉得委屈。
在深圳两年,并没有像刚来的时候想象的那样迅速找到发家致富的道路,连工作都是磕磕绊绊的。我们的工资加起来,生活必需之外也只是略有盈余。第一年换了三次房子,终于找到一个挨着公园,交通便利,离我上班的地方近,而且价格可以承受的房子。虽然还是小,已经与当初的小黑屋干净有序多了。
搬进去的时候,房子是空的。没什么积蓄,不能一下子把家具买齐,于是每个月添置,慢慢买了空调,冰箱,洗衣机,沙发,书架。和这个城市的大部分出租屋一样,家里的家具都首选可折叠打包的,准备着应对将来可能的迁移。
有朋友初来深圳,我请她来家里吃饭。两个人,做了简单的几个菜。本来胃口不佳的她,把我做的菜吃了个精光,直言好吃。其实我做饭并没有什么天赋,只是照着菜谱老实还原。朋友谬赞,多半是她在生疏的异乡,感受到了来自家常厨房的安慰。
所以,我想,其实无关北上广深的。如果你是个习惯了泡面和外卖的人,即使有时间,你也未必会真的下厨,给自己好好做顿饭。不是快节奏和忙碌的锅,根本就是你不够爱生活和自己。
真的好讨厌那些每天描述北上广深底层青年多么苦逼的文章啊,欢乐颂里,每次看到小蚯蚓或者樊胜美泡面我都觉得很无奈,明明厨房那么干净美好,就在背后,为什么要在塑料杯里吃面呢?
今天晚上,如果你饿了,烧一锅热水,下一包面,卧两个蛋,撒一把葱花,当热气和面香一起翻腾起来,也许,你会觉得北上广深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寂寞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