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迎着和煦的晨光,呼吸着有些湿润的空气,小英赶早扛着农具下地,开始了新一年的耕种。
站在结结实实的田埂上,缓缓地弯下腰,拘一把泥土,手中搓捏几下,便知这的确是块好田。
小英心头想到了大儿子。
自从那一年,大儿子到山东成了亲,已经生了两个女娃。媳妇是当时罕见的独生女,主要因为她早年丧母,父亲也没有再娶,父女俩相依为命。
山东的光景并不容易。在乡村,单门独户的人家多少是有一点孤独的,也更容易被其他人欺负。
大儿子和媳妇商量,准备带着老岳父一起回江苏老家,毕竟根在那里,家人亲戚多能有个照应。
可是,这一回不要紧,** 要紧的是田地问题** 。
如今,家家户户都实行分田到户,每个生产队的田地均已分割完毕。
此时,大儿子一家人没有田地,也没有宅基地,要如何生活呢?
这些问题,一一摆在眼前。
小英心想,孩子能回来,总归是好事。** 走一步,看一步,车到山前必有路吧**。
02
1980年,大儿子家的第三个女儿出生。同年,继子家的第三个儿子降临。小英家人丁兴旺,只是,两个儿子的家境却截然不同。
继子当年成家后,小英夫妇便给他在宅基地上盖了房子,独立门户。继子虽当年未能被推荐读大学,但毕竟有些文化,在村上有个职位,小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但,周姓的大儿子带着妻儿从山东回到家乡,却因没有农田和宅基地,无处安身。
最初的日子里,大儿子一家在打谷场上搭了间简陋的棚屋,住了一些天。
没有田,大儿子只得替人家干苦力,挣点生活费,一家人糊口。
又过一阵子,棚屋也不给住下去,毕竟打谷场不是宅基地。
大儿子一家开始了借居的日子。所谓借居,就是东家住几天,西家住几天。
那会,家家都不宽裕,屋子都不大,没有所谓的客房。亲戚间的往来短住都是凑合的,有人睡烧火房的草里,有人铺垫稻草在堂屋地上睡。
** 这些寄人篱下的生活深深地烙在每一个经历者的记忆里**。
几经周折,田地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大儿子一家人好歹有个真正的安身处。
这一回,小英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落地。
03
1985年立冬前一天,小英的小女儿生产,诞下一名女娃。
因小女儿生产并不顺利,需要在县城住院。
小英心疼自己的女儿,也为了她的工作,便答应把这个刚出生的女婴抱回家养。
这一年,小英已经61岁。
从此,小英身边多了一个小女娃,走哪都得带着她。
小英每天冲泡奶粉,或用火炖点米粥,一点一点地喂。
每次出门干活时,得用个箩筐把孩子放进去,然后将箩筐固定在田头的树下,时不时得抬头看看孩子。
这孩子皮肤容易过敏,时常半夜抓挠。那会,没有见效的药膏,小英则半夜起来,点火,把孩子痒的部位暴露出来,靠近火源烤,以缓解瘙痒。
生来体质弱,一到冬天,孩子非常容易感冒,时常得抱着小娃去村卫生室。有时,注射药物不管用,孩子又发展成肺炎,还得送到镇上的卫生院治疗。
养娃不易。尤其已经年过六十的小英,一边种田,一边带娃,还有儿女各家的那些牵挂,着实不易。
就这样,慢慢养着这个小女娃。
04
1990年春,小英最小的儿子家生娃。
她前往城里照顾儿媳妇和小孙女。抱着最小的孙女,小英心里说不出来的喜悦和踏实。想着自己四十岁才生的这个小儿子。
如今他也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真是无比欣慰。
还有什么比看到儿孙满堂更让小英高兴的呢?
她人生第一次走进城市,就是因为这个小儿子。因为小儿子出息了,在城里有了工作,安了家。
她头一次见到了六层的高楼,见到了水泥的道路,见到了四轮的小轿车,见到了消毒后的自来水。虽然她不适应这城市的生活,但对这一切充满新奇。
她时常满足地说,“这是改天换地了,这日子是好过呀。”
是啊,她走过血雨腥风的战争,走过人心惶恐的运动,走过饥肠辘辘的时代。
如今,安稳太平,粮食充足,她实在是满满地知足。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