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看了一本书《断舍离》,还不错,推荐给大家。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去多余的东西、脱离对物品的执着”的书。“断舍离”不仅是整理术,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哲学,可以治疗“月光族”和“断手党”……
风险,风险,风险!
前几次的文章,我们探讨了牛市的条件,也就是“三驾马车”。讨论三驾马车的重要性是可以告诉读者,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有行情;当有行情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哪辆马车为主导来判断投资的风格(比如应该买创业板还是主板,周期还是消费)。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没有行情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轻仓股市,选择股市仓位较低的基金来进行投资。
我的投资和文章风格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风险控制。当一个投资让你睡不着的时候,就绝不是带给你“幸福”的投资。
我不看好创业板,为什么?
从今年第一季度的消费白马,到金融,到周期,再到前一段时间的成长股,今年的轮涨特征特别明显。近半月前打开雪球,封面话题就是“创业板见底了吗”,也不断地有粉丝问我,你怎么不快点写创业板。我一直没写,一则因为“牛市系列”不讲清楚,可能无法继续往下探讨风格问题;二则,我始终认为创业板目前不可为。
之前我们通过对DDM模型的分析,讨论了市场的三个变量,资金、盈利、风险偏好。我们可以以史为镜,简单看一下各驱动力对市场风格的影响:
1、14年的“水牛行情”
当无风险利率为市场主要驱动力的时候,是水牛行情,是介入高股息率股票的时机,比如14年的牛市;
2、05-07牛市
当企业盈利为主要驱动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本面驱动的时候,是绩优股的行情,如05-07年的牛市;
3、15年上半年的牛市
最后,风险偏好为主要驱动力的时候,是介入概念、壳公司的时机,如15年上半年。
三个变量的变化剧烈程度,共同引发了市场的涨跌。
目前市场是哪个因素决定的呢?其实从 2016 年以来,推动市场的核心动力已经从流动性改善切换到基本面的改善。从 16 年 1 月至今,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 80BP 左右(无风险利率上涨,资金面偏紧,利空),而上证综指从底部的 2638 涨至目前3300点附近,很明显,核心源于基本面改善:全A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累计同比从16年第三季度1.8%上升到17年第一季度19.8%,而创业板的净利同比却在下滑,即从44.3%到11.3%。在盈利为主导的行情下,我始终认为,创业板的上涨,只是技术性的反弹,而不是趋势的变化。当然,可能有读者喜欢参与反弹类的行情,但一般我不推荐,因为它可能让你“睡不着”。
从另外一方面说,2017年以来,“基金抱团”四个字成为热词,为什么呢,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目前是震荡市,存量资金博弈,从数据上来看,散户资金占比下降,而机构资金占比大幅上升,投资者机构对市场风格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他们的投资风格更偏价值,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嘉实基本面50”这只基金的累计涨幅是非常漂亮的。目前创业板的行情,类似于2012年-2013年的震荡行情。在创业板的业绩增速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我不建议把家庭资产重仓在创业板。
接下来投什么?
消费股、金融股、周期股都涨过了,中国联通拉开了新行情,后期我个人是持续看好混改主题,当然结合上面分析的,在业绩驱动下,消费和金融应该会重新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