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电影《驴得水》,是一个黑色幽默的故事。
几位怀揣着教育梦想的人,来到偏远地区办学习搞教育实验。为了解决困难的办学条件,他们将学校拉水的驴虚报成叫“吕得水”的英语老师,多领了一份津贴。然而教育部特派员来突击检查,为了应付,他们让当地的铜匠假扮“吕得水”老师。
这一切都出于一个无私的目的,却让谎言像滚雪球般越来越来。为了圆谎,他们做出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每个人都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位校长。他是真正为实现教育梦想而狂热的人,说动了自己的几位学生,带着女儿,一同来到偏远地区搞教育实验。虚报“吕得水”领津贴的主意就是他想出来的,他是几人的主心骨,也是所有事情的起因和推动因素。
当铁匠不同意照相,女老师张一曼提出要“睡服”他时,校长没有拒绝,还拉走了喜欢张一曼的裴魁山。当铁匠的老婆来学校闹事,眼看着事情要穿帮时,他又劝说张一曼主动出面了断此事。当铁匠提出要折磨张一曼泄愤时,他亲自拿剪刀剪坏了张一曼的头发。甚至,为了得到美国人的捐款,他恳求自己的女儿冒充铁匠的未婚妻。即便是最后张一曼发疯自杀,女儿远走等一系列变故,也没有浇灭他继续办学校的热情。
这是一个怀揣着崇高教育理想,舍得付出和牺牲的人。不仅牺牲自己,还牺牲他人。但他的行为,看起来一切都合情合理,是被逼无奈下的选择,是不得已的屈服。
这是一个无私的人,什么都敢牺牲,什么都愿牺牲。正是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无私主义者的可怕。因为无私的人总会占据道德制高点,牢牢掌握审判权,可以为了一个自己看重的、普世意义上的伟大目标,把别人一步步推向深渊。
到最后你会发现,屹立不倒的是他,站在顶峰的也可能是他。因为他有信念,也够执着。而那些追随者们,化作垫脚石,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三十功名尘与土。这个过程中,如果再让类似电影里特派员这样的有心人加以利用,那便沦为鄙俗的权利游戏。
生活里,我向来对那些打了鸡血的无私斗士敬而远之。一切富有鼓动性,激情高涨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会让我升起警惕之心。向来注重个体生命思索的作家庆山(曾用名安妮宝贝)说过:“重要的事情,不是投入地热爱或忘记。而是无限地热爱或忘记。”投入和无限,两种不同的心态,前者令人疯狂,后者更侧重细水长流,讲究持之以恒。这才是热爱的真正含义,它区别于热情。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中国古典戏曲《琵琶记》,剧作家高明在剧中塑造过一个叫蔡伯喈的形象。那是个奉行中国古代伦理纲常,追求全忠全孝的人物。他想留在家侍奉父母,父亲却逼他赶考,他屈服了。考中状元后,他想回家团聚,当朝丞相请旨逼婚,他又屈服了。他想辞官归里,朝廷不准,于是他再一次屈服。当他在膏梁锦绣中,幻想着有朝一日团聚终养时,他的家早已支离破碎。
将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困境和无奈。他们的不义行为,都是出自于一个美好的初衷。甚至于,他们都是故事里受损害最小的那个人。《琵琶记》里,蔡伯喈的父母过世,妻子受尽苦难,他却得到满门旌表。作者以这样的结局,进行强烈的反讽。
当理想和现实冲突时,坚持还是屈服?如何在污浊的尘世里,放下一个纯洁、正义的愿望?电影辛辣讽刺了那些只知屈服、一味狂热、被欲望牵着走的人,却没有告诉人们,如何才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或许,这是电影留给观众的思考。也是一代又一代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苦苦思索而未能解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