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王小波《黄金时代》
二十多岁的年纪,刚结束学业这条既定的征程,仿佛瞬间获得无限自由,苦苦闭关修炼多年,终于等来了自由发挥、大展拳脚的机会。该有多少诗梦要圆,多少远方要踏。
然而,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每每被这无拘的浪漫环抱得飘飘欲仙时,总有一个念想把人一下子拉回地面......
01
十一长假要到了,朋友邀约M小姐来一场远途旅行,两人情绪高涨地讨论着去哪里,玩什么,吃什么,要在哪里拍什么样的照片,拍的时候要凹什么样的造型……欢乐得不行。
可是M小姐突然沉默了,过了一会说到:我还是不要去了……
M小姐说,出去玩这一趟至少花掉多半个月的工资,我自己是下得了这个狠心,但父母这关,我实在过不了。他们一定会说,出去瞎转什么,花那么多钱,有那个钱干点什么不行!
M小姐有些闪着泪花地继续,我一直没有勇气去让自己过得哪怕稍微好一丁点,因为每次当我这样做了,满心欢喜地回到家,却看到母亲一边择菜,一边抱怨物价又涨了,而父亲也叹息应和时,心里的轻快就会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负疚感——感觉自己做了什么对不起他们的事情。这种感觉非常不好,它让我不敢买十分喜欢却相对较贵的衣服,不敢在不是和朋友聚会时,一个人在外面吃点好的,不敢踏上任何一个心向往之的旅程……
02
还有一个朋友,印象中是个潇洒的女孩子,爱吃爱喝,爱说爱笑,稍有时间就会为自己策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朋友圈里向来不乏游山玩水的记录。
近来却发现她的朋友圈单调了许多,有的只是偶尔和朋友聚餐的合照,却不再有美景和足迹。
我问她,最近没去哪里玩吗?
她说,没有了,顺带一个落寞的表情。
我惊呼为什么,出去转转多好啊!可以开阔眼界。
她回答:以前在外面时,不是时时看着爸妈的辛酸,花钱总是大手大脚些……现在回家乡工作了,总是在父母身边,看到他们过得还很拮据,就不太有勇气出去自己潇洒了,说带他们一起,也总是因为被说浪费钱而放弃。
03
我们常常听人说:
隔壁老王家的姑娘懂事得很,有事没事就给爸妈买衣服,给家里置办东西,自己什么都不舍得买,挣了钱都给父母……老王这闺女真是没白养啊!
而如果这老王家的闺女每天都打扮得精致利落,还时不时出去旅旅游时,大家则会冷眼相待,每次擦肩而过后都是一场碎念:
这就是隔壁老王家闺女,家里条件不怎么样,她自己日子过得倒挺滋润,爸妈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地供着上学,现在可好,一点不知道体谅,天天出去疯跑......这闺女啊,太不懂事了,真是白养喽!
然而,她可能一样会善待父母,周顾家里。
被区别地对待,只是因为
在做好这一切的同时,她善待了自己
“懂事”的定义在富人与穷人家孩子身上的诠释是不同的,前者是说与人交往懂得礼数;而后者则是懂得体谅父母的辛酸不容易,懂得节俭不铺张,懂得可以省下的钱通通要省下......
穷人家的孩子因此可能一辈子都放不开手脚——“我出身卑贱,我不配拥有这么多,”只有过了二十多年苦日子的孩子才知道这个观念是有多么根深蒂固。
父母过得不好,子女就没有权利过好,这仿佛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捆绑着穷人家的孩子,遇到想吃的不舍得吃,遇到想穿的总是退而求其次,遇到想去的地方总是放置放置再放置……
就这样,他们一步步走向麻木,走向那种自己最初最讨厌的整天柴米油盐的生活。习惯妥协、习惯放弃、习惯“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习惯不想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习惯当钱都不是问题时,却还一直压抑欲望,磨灭天性。
而习惯一旦养成,改变很难,甚至都不会意识到有必要去改变。
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于是,穷人家“懂事”的孩子,过上了一辈子的苦日子。
04
和桔子一起讨论买房的事情,因为在家学习效率低下,所以一直相约去图书馆看书的缘故,桔子说:在图书馆周围买房的人是多么有先见。
我们市区东边正在飞速发展,无论从环境还是基础设施,都是极好的宜居地段,而图书馆就建在这里。
桔子紧接着又追根溯源:房地产开发商是多么有先见!
我说:对呀,但是你要知道,也许房地产开发商的朋友是做市政规划工作的,所以其实所谓的“先见”并不一定是真的“先见”,只是信息罢了。
所以你遇到了越多的人,见过了越大的世界,你就越可能过得好。
05
对于很多穷人来说,超乎温饱的需求都是无用,超乎常规的开销都是无理。生活内容除吃喝拉撒外,再无其他,没见过方圆十里外的世界,没遇过亲戚街坊外的生活。最要命的是他们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去遇见。
但我觉得,你虽出身贫寒,但你是接受过教育、开阔过眼界、拥有过梦想的青年,在做好子女的基础上,勇敢地对自己好一些吧!因为:
那不是对父母的背叛
而是给自己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