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
——小林宗介
能够再一次读到黑柳彻子所著的《窗边的小豆豆》,对我来说,完全是一场偶然的相遇。
如果之前的阅读过程,我把它看作是一本有意思的儿童读物的话,那么现在,我倒是觉得,称它为一本内容丰富的教育著作,倒是显得更加的合适。
我第一次阅读这本书,起因是小学思想品德老师的推荐。那个时候,我的年龄其实和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差不多大,拥有着和她一样的好奇心,还有贪玩心理。心思尚处在稚嫩阶段的我,只是把这本《窗边的小豆豆》当作一本充满天真和童趣的故事集子。对于发生在小豆豆的事情,也仅仅是看作其它小朋友不一样的生活而已。
小小的我花费了几个小时,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倒是记住了其中不少好玩的事情,还有那种羡慕的感觉。其他带有哲理性的分析,如同过眼云烟一般,早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这一次的相遇,我再一次被文中小豆豆“奇妙的上学之旅”吸引。但更加引起我注意的,是书中多次提到的,关于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介先生那种不同寻常的教育模式。
一、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不搞特殊化
关于学校中的特殊化管理,其实国内的校园里依旧是存在的。尤其是学生之间,这种情况还是挺严重的。
比如说,有一个孩子是学校老师的孩子,或者是领导的孩子,那他受到的关注程度肯定要比其它孩子多,多数孩子也更愿意接近他;另外,如果班里有身体发育不怎么完善的小朋友,那么潜移默化过程中,鲜少有孩子愿意去跟他成为朋友。
相反的,在巴学园中,完全不存在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和地位。每一个孩子都被平等的对待,小林先生从不偏颇,也不搞特殊化,哪怕这些孩子中有自己的女儿在。
这种基本的教育模式和方针,在小林先生创建巴学园时就体现的很清楚了。所谓“巴”,是用两个一黑一白的巴形图案组成的徽记——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卦形,只不过中间没有一黑一白两个圆形。
这个名字和徽记代表着小林先生的教育心愿:希望每一个孩子的身体和心灵能够和谐发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以这样的方式存在着。他这样倡导,也一直尽力去这样做着。
关于这个问题,给我影响最深的,应该是小林先生对待高桥君的方式了。
高桥君是小豆豆的同学,从小患有小儿麻痹,身材很矮小。令人没想到的是,矮小的高桥君居然在小林先生设计的一次运动会中拿到了所有项目的冠军。往后的每一年都是如此。
其实不难看出,这场运动会是小林先生为高桥君“私人定制”的。他通过这种方式,间接的维护了高桥君那可幼小心灵的尊严,同时,其他小朋友也通过这种别出心裁的方式,懂得了“人各有所长”,明白了每一位小朋友都是一样的这个道理。
二、不搞“贴标签式”教育,注重小孩子个性的解放和发展
“贴标签”,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并且对这一教育方式“深恶痛绝”吧。其实,我也不例外。
最常见的,莫过于:根据调皮程度来区分好孩子和坏孩子;根据学习成绩来区分好学生和坏学生;当然,还有一个阴影一般的存在——别人家的孩子。不知道大家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呢,还是被“别人家的孩子”笼罩的呢?
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出发,我个人是很不喜欢这种教育方式的。只可惜,绝大部分的老师和家长对这个方式甚是推崇,并期望以此达到一个激励孩子们的目的。很庆幸,在巴学园,小林先生从未使用过这种所谓的“好方法”。
小林先生始终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性格,同样也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正因为如此,作为一个有多重因素构成的综合个体,每一个孩子都不能只用“好”或者“坏”来简单的区分开。有了这样全然不同的独立个体,才能更好的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他们就像一块块的拼图,保持着各自的棱角和形状,但能够帮助整体更好的形成。
就拿书中“调皮捣蛋”的小豆豆来说吧。刚刚一年级的小豆豆,因为上课把桌盖掀得“啪啪”响(因为她对这个桌子的构成很好奇,觉得很好玩),影响到课堂秩序,被老师退学,而且还不止一次。这样的小豆豆,在老师的眼里,无疑是一个“坏孩子”吧。
但在小林先生看来,小豆豆只是别其他孩子更加喜欢动,更喜欢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就是小孩子的天性和特点,仅此而已。因此,老师和家长不应该进行限制。相反的,对她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尊敬,才是最为重要的。
就像小豆豆(黑柳彻子)自己在书中写的那样:
“校长对我做的事情并没有生气,他很信任我,把我当作一个很有人格的人来尊重。这样的校长先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呢!”
三、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学习,因材施教
兴趣爱好和学习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我想,国内的大部分孩子都遇到过吧。要么,是为了学习而放弃自己心心念念的兴趣爱好;要么,就是为了提高自己而被迫学习一门所谓的“兴趣”,并把它培养成“爱好”。
从小我就喜欢跳舞,喜欢那种跟着音乐翩翩舞动的感觉。因此我在外面报了兴趣班,还参加了学校的舞蹈队。只可惜,到了五、六年级的时候,家里人怕我每天练习,再加上学习压力(现在想想,小小年纪哪来的学习压力啊),怕我身体吃不消,说什么也不让我继续跳下去了。无奈,我只得被迫放弃舞蹈。
现在想想,还是觉得很遗憾。那种不想放弃,但是又不得不放弃的感觉,真的是即纠结,又痛苦啊!
我们再来看看巴学园。在小林先生的安排下,巴学园每天的课程都是从孩子们自己喜欢的课程开始学习的(相当于自习),各学各的,有不懂的可以举手向老师询问。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课程,老师也不会硬性规定,只要在放学之前完成就好。
这样的教育模式,如果要是放在国内,基本是行不通的。我记得,前几年国内的中学才开始推出“自学+老师指导+课后练习”的教学模式,但依旧不能完全抛弃旧有的教育模式和思维。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在如此特殊和充满个性化的方式下,孩子们能够很开心的开始自己一天的学习。同时,随着孩子们年级的升高,老师逐渐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范围,继而因材施教。两者相结合,无疑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四、不主张死记硬背,而是在实践和运用中掌握知识
“让孩子们看到‘真正的东西’,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
在这本书的后记中,黑柳彻子记录下来了上面的这句话——小林先生的教育理念之一,同时也是他日常使用和贯彻得最普遍得一条理论了。
在学习韵律学和音符节拍时,小林先生会让每一个孩子做自己喜欢得动作,只要跟着节拍就好(为此,小林先生还自创了一套“韵律操”);学习自然知识时,小林先生则会组织孩子们去露营,但所有得任务都要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在老师进行教学得前提下)。
除此之外,小林先生还请当地的农民伯伯当“老师”,教孩子们插秧,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农业实践课。让孩子们实地体验了插秧的全过程,而不仅仅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抽象了解上。
这样一来,孩子们在动手实践和亲身体会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了属于自己的东西,避免了国内常用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记不住、易混淆、且过于抽象、没有实际依据和操作基础。
前不久在社会学课堂上,老师讲到人格形成的因素时,跟我们上了一堂“育儿课”。其中的“贴标签式”教育对人格形成的影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说是感同身受。一瞬间,我联想到了自己,这也成为了我写下这篇文章的一个契机。
如果说,家长给予了孩子基础的教育,那老师的教育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人格的完善、加强和提高。
先天形成的一切只占一个人总成长过程的三分,另外七分均是后天教育所得。不同的孩子,从他出生时起,就有一种天生的性格特点。老师和家长要做的,是对这种特点加以引导和合理的固化、完善,并且因材施教。
以我自己和周围朋友们的成长经历来说,现在许多的孩子们,都被家人和老师“很好地保护着”,几乎时刻接受着来自大人们的监管。就像料理家中的盆栽一样,是绝对不会允许有旁支长出的。
虽说这样是在促进孩子们的茁壮生长,但也消磨掉了孩子们本该拥有的个性和天性。孩子们逐渐变得成熟,有了那个年龄本不该有的严谨、规矩、甚至是机械式的反应,却少了一份本该拥有的天真和童心。
或许这样的成长方式和教育方式,在国内来说是正常,或者是社会所迫。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每个孩子都是所谓的好孩子,那不就和木偶人一样了嘛。外表一丝不苟,内心却被压抑的情感所占据。
这样的教育方式,还有最终产生的无法预知的结果,我想,应该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老师之于学生,只能算作是一个领路人,事事点到为止即可。不同的孩子,拥有他们不同的道路,老师万万不可以强制他们变成同一条道路上的人。小林先生的种种教育理念,哪怕是放置在现在,放置在国内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值得学习的。
试想一下,如果现在国内的学校中,多几位像小林先生这样的老师,孩子们的教育,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