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
我们常听说这样的说辞:读过那么多书、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话,很多人都有共鸣。于是,感叹,的确如此啊,说的不就是我嘛。
感叹过后,就更有理由不去看书、不去听大道理了,因为反正没用,又何必在上面花费时间。
于是,继续过着一如既往的过不好的这一生,直到走进坟墓。墓志铭上写下,我在这世间走了一遭,飘过而已,轻如鸿毛。Game Over。没有下一次,没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没有轮回转世来生再改写命运的可能。弥留之际,唯遗憾留存。
以上,或许是感叹者,最大可能的一生。
可是,只有这种可能吗?
当然不是。你看看,世间又有多少人,的确做到了看过很多书、听过很多道理,最终过好了这一生。或功成名就、或改变世界、或自我实现、或怡然自得。
同样是看过很多书、听过很多道理,这一生过得却截然不同,结局也天差地别。为什么存在这样巨大的差异呢?
因为,你不明白,仅仅只是看过、听过一堆道理,是没多大作用的。未经审慎思考的知识、道理,都是镜花水月,看着很近,其实离你很远。看过的并不属于你,践行过的、刻在自己脑子里的,才真正属于你。雁过,要留痕。
很多时候,我们会满足于看过本身。很多人会在朋友圈,晒自己今年看了多少本书,20本、100本,更厉害的200本;晒自己订阅了哪些专栏,得到的4-5个专栏、小蜜圈的好多个圈子、千聊好多个大咖的课,还有在行、分答、知乎等等。心里暗爽:看,我多厉害,我多勤奋努力啊。这么努力的我,上天还不让我过上足够好的生活,天理不容了吧。沉醉在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满足感中。
喂,该醒醒啦!
其实看很多书、晒朋友圈本身并没有错。我们都需要表现自己,让别人赞赏自己,从中获得满足感。只是,很容易一不小心,止步于此。看过书、晒完朋友圈,大脑接受到信号,误以为任务已达成、无需再做什么了。然而,这是90%的人容易掉进的陷阱。事实上,看过、听过,只是很粗略的了解而已,作用十分有限,而并不是你真的懂了、真的拥有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按照美国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发现并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看、听这种方式,24小时后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是极低的。听和看,分别只有5%和10%;几近乎所剩无几。所以说,看过的并不属于你。
那具体要怎么做,才能让知识、道理,真正属于你呢?
尽量去实践、去教别人,如果没有别人可教,那就教自己。
以这次参加“猫说10天共读”为例。
首先,我的出发点是,真正学习到猫说关于区块链的知识。如何真正的学习到呢?
1. 看猫说的文章。毫无疑问,阅读是第一步。尽管留存率低,但它必不可少。看、听,就好比大脑这台高级处理器所需要的扫描仪。将猫说所讲解的区块链知识,通过眼睛或耳朵,扫描或传感给大脑。
2. 输出自己的文章。这也是将看过的知识,教给自己的过程。大脑是个懒惰的家伙。如果只是把知识扫描给它,24小时后,还留在脑袋里的资料影像也就最多10%。如果你不指挥它做下一步,大脑是很不情愿动一动的。所以,需给大脑下达指令,要求它看过后(接收到扫描的知识后),写下自己的东西。用输出倒逼大脑,对接收的知识进行处理,从而形成自己的东西。这也是教自己的过程,即将看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处理后写出来,以文章为载体教自己,“那个眼睛看过、耳朵听过的知识点,到底是什么东西”。
3. 实践。按照自己学习到的、形成的思维理念,进行区块链资产投资实践。在实际投资中进行验证、修正、提升。
那么,关于输出自己的文章,具体写什么呢?
首先,作为新手,不用要求太高,不必做得多好,不必要求写了多少字或收获多少关注,最重要的是开始写这个动作本身。开始了,就够了。完善的事,留给后面无数个年份、无数个365天,慢慢来。心态不用急着求成,不用焦虑自己做得不够好,不用担忧自己比别人差,不用害怕逻辑不够通顺。时刻提醒自己,在写作这个领域,我们是婴儿,在起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走路蹒跚一点、姿势难看一点、走得慢一点,统统没关系。先走起来,就够了。给自己一些包容,放宽心。
接着,可以写点你想写的东西。比如:
1. 对文章内容的总结、梳理
2. 看过之后,你还记得的知识点
3. 任何触动你的地方,让你联想到自己的地方,引起你共鸣或思考的地方,写下你的想法
最后,把写下的文字,在公开平台,发表出去。
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有以下几个好处:
1. 看过、听过的知识,通过写作的方式,得到了消化、吸收,从而留存率更高了,也就是自己的时间、精力的投入产出比更高了
2. 帮助自己理清思路,日积月累,训练自己从无逻辑走向逻辑清晰
3. 发表的文章,是可以看得到的文字印记,是你学习、思考的见证,也是你生命过程的见证
4. 在一步一步前行的路途中,看着身后已经踩出的脚步,会更有动力,促使你继续前行;所以写过的文字、发表的文章,都是自己送给自己最好的鼓励。这世上泼的冷水够多了,不如自己给自己打打气
5. 等到将来不断打磨、不断精进之后,回头看走过的路,如何一步一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将变得有迹可循。就像时光机,让你能穿梭回到过去,进行慢动作回放。也能更好理解,成长需要时间积累、而非一蹴而就。也更愿意开始其它新知识的学习。因为已经有过一个走成的案例摆在眼前了,而且是自己走过的
最后
如此这般,我们把“看过的并不属于你的东西”,转化成了“属于你的东西”。然后,你就不会再说,“看过那么多书、听过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你、我,完全有能力,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行动起来,让你我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