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了首场青少年专场-《少年轩的心灵成长之旅》(西藏行)主题分享会。
你并不知道是哪些点打动了老阿姨们,群里接龙迅速热起来,大家纷纷带着娃报名参与,人数一会儿就飚了起来,飙到让我们有一些担心,来了这么多人我们是否能hold住,担心孩子们太小影响分享嘉宾的发挥,毕竟他也是第一次,担心场面太大或失控,让他紧张,体验不好。
快到7点人陆陆续续来了,大家都很熟,好热闹,坐下后场面太震撼,我们中心第一次来这么多人。没有想到我们竟然迎来了我们的新生代: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还有几岁的小朋友。感慨年轻人的号召力。
开场的时候觉得很感动。也许是这个场本身已足以感动。这么多人聚在一起,驱动大家前来的动力是什么呢?也许就是爱, 是对下一代人殷殷的希望与托举,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觉得我们的分享嘉宾好了不起,凝聚了这么多人在一起。为你而来。也许做什么不重要,在一起很重要。
我们的男主角个子高,身长,腿长,站在他跟前,你会明显感到这是和你不同的一种生物。他坐下去的时候,坐姿霸气,让我想到像那些国外的篮球明星在做采访的时候那种气势,而他也不过才是一个十几岁的高中生。他的分享简短,讲了这次旅行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他清晰了自己的目标并且做了一个决定。我们知道,做决定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在利与弊中,在向往与害怕中,在现实与理想中的冲突,矛盾,纠缠中,笃定自己要去的方向,并为此承担一切的后果,是需要勇气的。而我们多少成年人尚还在迷茫中苦苦寻觅方向。
讲了他最开心的事,是交到一个朋友。讲了茆丁老师啊,他其实和我想象中不一样。
很快的讲完,进入提问环节。这个环节很有意思,跨越年龄的对话,大人和孩子之间,没有权威,没有身份感,有的只是好奇与平等。我们为创造出这样一个对话的场面而新奇,兴奋。在对话中看到成年人与孩子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生命状态。
比如问题1:你参加了《性与死亡》工作坊,参加前后有什么不同?或者说,参加了以后,你对死亡怎么看,你对死亡的恐惧有没有下降?
答:没有下降,好像更害怕了。(全场笑)
我们成年人也许在发出问题的时候就是带着自己的期待的。期待听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比如问题2:在看到你拍的穿藏服的照片,我们都很惊叹。你怎么看那样的你自己?答:当时很热,衣服很重。
我看到你穿着藏服,人与衣服交相辉映,互相映衬,再看我们的汉服,顿时觉得我们的现代衣服真是又没有美感,又没有灵魂(此处夸张)。思考了一会儿,认真答:其实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汉服有它存在的必要,它简单方便,也许更符合现代人的需要。(我觉得他认真思考出自己的见解,不因我夸奖欣赏他而顺着我走)
还有若干问题,而我们发现少年的特性之一是,真实,一致。他不会给你一个你想要的答案。他会告诉你一个来自于他内在的回答。承认自己做不到,承认自己给不了,承认自己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想到萨提亚说的,学习的目的是:真实、一致、爱。对成人来说,需要刻意练习才能从头脑的纷繁复杂中,情绪的波涛起伏中,看见一点点的真实,而对一个少年来说,它天然如此。两套完全不同的运行操作系统,让成人与孩子之间阻隔着万水千山。
有一个点,当妈妈说,对儿子有愧疚。儿子说,妈妈你不用对我愧疚。然后对大家说:我很爱我的妈妈,我的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听到这里的时候,内心的涌动像海浪一样翻涌出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那一抹爱,一直都在,我努力的学习,改变自己,向你靠近。。。。当这份爱用语言表达出来,它是那么庄重,确信,笃定。那一刻,看到的是一对母子,似乎卸下了彼此的角色,只是两个人,两个不同年纪的人,两个不同经历和阅历的人,在爱中相遇。。。原来,表达才会流动。这份流动,像涟漪一样扩散到整个场。那一刻我们都被别人的爱触动,也被这样一份宏大的爱包裹其中。
今天听茆丁老师讲,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会分享,分享好的东西,分享美好的事物,在分享中,在帮助他人、服务他人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
这一场少年的分享会对我来说是一个美好的珍贵的值得收藏与记录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