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文件要求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年龄有着低龄化的倾向,此项方案的发布确实有利于对潜在抑郁症患者的排查和治疗。但由于普通大众对抑郁症缺乏了解,甚至对此类疾病存在歧视现象,所以防治抑郁症,不仅需要政策实施排查,更要广泛普及医学常识,让更多的人正视这种疾病,让抑郁症患者无惧他人目光。
抑郁症也是一种疾病,需要人们用理性的目光去看待。据世卫组织估算,全球约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在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同时它也是自杀率最高的疾病。由于普通大众对抑郁症这种疾病缺乏了解,常有人将其等同于“心理素质太差”、“性格太软弱”,认为得抑郁症的人都是“咎由自取”,对待这种疾病缺乏基本常识和同理心。而且,也正是因为这种普遍存在的曲解和偏见,导致一些抑郁症患者不敢去医院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最终错过了最佳干预时间,进而使得病情进一步恶化。为避免这种恶性循环的发生,首先就需要大众观念上有所转变,摒弃偏见,以理性的目光去看待。
筛查抑郁症是为了提早防治,要避免将患者“区别对待”。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内容的方案一出,不少网友便对其实施情况表示担忧,尤其是关心抑郁症患者的个人隐私问题。网友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尤其是在抑郁症还并没有被全面普及和接受的当下,青少年的心智也还尚未健全。假若筛查过后,不注重对患者隐私的保护,甚至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将抑郁症患者和其他学生隔离开来、区别对待,势必会对抑郁症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这就需要政策在实施中能够进一步完善,不仅需要重视对患者隐私的保护,还要用更加人性化的手段给予患者关怀和呵护。
抑郁症筛查过后,配套治疗手段和心理建设都要紧跟步伐。据统计,我国精神科专业医师不到四万人,远低于患者人数。而且很多心理疾病的治疗和心理咨询都存在收费昂贵的现象。抑郁症筛查的目的,依然要落实到专业治疗上。这就需要政府给出进一步的方案和规划。首先,要健全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全套心理卫生援助体系,完善学校、社区等组织的心理卫生建设,让心理疾病患者能够有钱治病、有人看病。其次,要广泛培养专业精神科医师,查处一些“打着心理咨询的幌子”变相收费的假大夫,让每一个寻求帮助的人都能接受正确的引导。最后,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和预防心理疾病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让更多人拥有基本卫生常识,以理性包容的心态对待身边的抑郁症患者,才能让他们真正不惧他人的眼光,积极寻求外界的帮助。
防治抑郁症,防的是疾病本身,而不是患病的人。只有正确认识这种疾病,给予抑郁症患者更多善意和包容,才能让接下来的筛查政策和治疗举措达到更好的成效。
作者:石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