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可以在生活中听到积极乐观改变人生的故事:心态积极的癌症患者可以不治而愈;乐观的销售人员可以创造销售奇迹;偶像剧里也喜欢拍单纯乐观的女主最终拿下腹黑高富帅的故事(虽然现在已经不流行这个套路了)。
虽然仅凭常识,也能知道乐观主义者更容易在生活里取得成功,但我们其实并不清楚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这本书,就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详细阐释了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认知模式。
人生中真正决定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不是年龄,也不是背景,正式是一个人的认知模式。
核心内容:
虽然书名看上去像是鸡汤成功学,《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其实是严肃正经的心理学研究科普,书中的结论都有心理学临床实验结果作为佐证。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临床咨询与治疗专家,曾还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属于积极心理学流派,但是跟成功学大师可没有半毛关系。
全书核心内容分为三大块:
一、用实验结果和临床案例,来阐释什么是乐观、什么是悲观;
二、对比不同生活场景、不同年龄阶段中悲观者和乐观者的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来阐释为什么乐观主义者的人生比悲观主义者更精彩;
三、给出ABCDE法,帮助读者从悲观思维转变为乐观思维,并给出不同场景下的操作示例。
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部分内容:什么是乐观、什么是悲观。这一部分也从底层的认知层面来解答了开头的问题:为什么乐观主义者更容易获得成功?
悲观主义:
根据作者塞利格曼的观点,普通程度的悲观在生活中不会产生任何问题,很多哲学家、作家、艺术家都宣称自己是悲观主义者,他们依然创造出了斐然的成就。实验表明,悲观主义者的评估更接近事实,反倒是乐观主义者对现实的评估经常出现偏差。而且在远古时期,正是由于人类祖先在面对恶劣的大自然时保持着悲观主义式的清醒,才让人类得以生存繁衍至今。
所以,悲观主义并不是不好的,反倒在某些时候是必要的。
但是,悲观主义者在遇到生活危机的时候,就有可能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比如:容易抑郁、免疫系统功能下降、遇到暂时的阻碍就无法发挥出真正的实力。特别是在个人主义盛行的今天,个人的感受和价值观被拔高到评估系统的首位,如果不能跨过心里的某道坎,就可能像《海边的曼彻斯特》的主人公一样,人生从此停滞。
当生活中出现挫折,悲观主义者的第一反应是:这件事超出了我能掌控的范围,接下来就会感到无助、失去希望,最终导致抑郁。抑郁症可以严重到什么程度,从之前的林奕含事件和乔任梁事件就能看出一二。
这并不是说乐观主义者就不会抑郁。乐观的人也会因为环境变化、生活挫折而陷入抑郁,但是相比于悲观主义者,他们更容易从抑郁中走出来,这就要归结到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认知模型了。
认知模型:
作者将悲观主义者的认知模型解释为:永久的(Permanent),普遍的(Universal),人格化的(Personal)。即:坏事的持续时间是永久性的,是在任何场合都会发生的,是完全由于自己的原因。这样的认知模型很容易导致悲观主义者任由事态发展、不去采取任何求助和补救的措施,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就算采取了行动,也无法改变什么。
相反,乐观主义者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认知模型是:暂时的(Temporary),具体的(Specific),非人格化的(Non-Personal)。即:坏事的持续时间是暂时的,只是这次情况特殊才会发生,这件事并不全是因为自己的问题。有着这样的信念,乐观主义者不会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而会想办法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去尝试解决或弥补。乐观主义者很少会沉溺在无助、失去希望的情绪里,他们相信自己的行动是可以改变现状的。
李笑来在专栏里说过,人天生就有让自己和别人不开心的能力,但是乐观可以成为我们的选择,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来获得的能力。这也是本书作者的观点:我们不需要完全改变自己,只需要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选择乐观模式,就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
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人生分水岭就在于他们采取的行动,真正改变人生的是行动,而选择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正是底层认知模型的反馈。
通过这本书我也发现,虽然自己的认知模型更偏向于乐观主义者(认为坏事是暂时的、具体的),但在行动上还是有所欠缺。也就是说,虽然我在心理上不会陷入失助,但在行动上比悲观主义者的听之任之好不了多少,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我现在还没有走上人生巅峰吧 ^_^
小结:
1.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这本书分析了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的认知模型,并给出了解决方案。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临床咨询与治疗专家。
2. 悲观主义者的认知模型是永久的(Permanent),普遍的(Universal),人格化的(Personal);乐观主义者的认知模型是暂时的(Temporary),具体的(Specific),非人格化的(Non-Personal)。
3. 乐观是可以通过选择和学习获得的后天能力,我们只需要在某些情景下选择乐观模式,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就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