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十四 | 为了两个鸡蛋放弃一个人才,值得吗
上几篇讲到了吴起的故事。接下来,讲一下卫国的故事。
卫国,周朝的姬姓诸侯国,首都朝歌,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
一、卫国的概述
先来说说,卫国的大概情况。
卫国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也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卫国疆域大致位于黄河以北的冀豫鲁三省交界处,先后建都于楚丘、帝丘、野王。卫武公时一度强盛,平王东迁时,曾出兵勤王平戎。
公元前254年,被魏国攻灭,卫国领地成为魏国的封君之地。
二、两个鸡蛋放弃一个人才
公元前三七七年。
这一天,子思(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嫡传孙子,也是儒家思想家,被称为“述圣”。)向卫国国君卫候,推荐了苟变这个人才,说苟变是一个优秀的将领,能够统御五百乘。五百乘是什么意思呢?以前的计算规则是这样的,据《司马法》记载,一辆兵车为一乘,搭配甲士三人,后面再跟着步兵七十二人,即总共需要搭配七十五人。那么五百乘,即七十五人乘以五百,即三万七千五百人。子思的意思是,苟变这个人,才华了得,能够统御这么多人,将会对卫国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卫候说苟变这个人,虽然才华了得,但是人品不行。怎么不行呢?卫候讲了一个苟变以前的故事。苟变在地方做官的时候,吃了百姓两个鸡蛋。卫候认为,做官的不能向百姓索取东西,这是有私心的行为。所以在子思推荐苟变的时候,卫候是拒绝的。
为了两个鸡蛋,而放弃一个人才,值得吗?子思认为这是不对的。于是他便对卫候说:“圣人用人,就像是木匠挑选木材一样,都是用长处,而不用短处。”就是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一根合抱的木材,虽然有几尺的朽木,但是良工也不会弃用它。现在正处于战国的时候,天下大乱,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您却因为两个鸡蛋而放弃一个守城人才。这要是被邻国知道了,那还得了?”
正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子思的一番话,让卫候觉得自己确实是犯错了,于是卫候也以礼相拜子思,说受教了。
子思的选人用人策略,归纳起来,就是说,用人,首先是要根据具体的环境,调整任用人才的策略。其次,要扬长避短。
三、组织当中的人才策略
就像之前讲过的,吴起这个人虽然人品不行,但是却得到了魏文侯、魏武侯、楚悼王的重用,从而帮助了魏国、楚国。
如果是处于和平时代,那么选人用人的标准,则应该是能力与人品并重,仁德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一个人如果人品不行,说明他无法对百姓仁德,对君主忠心。那么即使能力再强,也可能不会受到任用。就像《论语》中,有子说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但当时正处于人头翻滚的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纷起,所以每个国君都对人才如饥似渴,都希望网络天下人才为自己所用。所以,在用人的标准上,永远都是能力第一。都希望通过各式各样的人才,来让自己的国家尽快富强起来,从而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所以,子思希望卫候能够看清楚形势,把人才用到极致,而不是盯着两个破鸡蛋不放。这事情要是被邻国知道了,首先,苟变就会被别人抢走了。其次,别人知道卫候不会用人,也可能采取进攻的措施了。
在组织当中也是如此。如果一个组织运转良好,那么任用人品不行的人,就相当于往粥里面丢老鼠屎,会导致蒸锅粥都喝不了。但是如果一个组织里面,已经乱七八糟了,人员懒散,领导的决策得不到重视与推进,那么就需要用特殊的人才,特殊的手段了。即使这个人的人品不行,那么只要领导对其有着把控能力,及时对他进行监督,避免他做出越界的事情,同时,将这个人的优点用到极致,那么就能够解决好组织所出现的问题。
人才的任用策略,应该是要及时进行调整的,而并非死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