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CBSuZJMS3CqJxWQz2MtHIg
相互保 不到3天350w的注册量,感觉设计这个产品的人很厉害,对保险和互联网理解都很到位。
这个产品让我感觉如此有兴趣,感觉这是一个特别棒的行业与互联网赋能的案例。
产品中的一些设计理念很受用,也可以从这款产品去窥视互联网的特有属性以及互联网产品可以解决哪方面的问题,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互联网的特有属性——消除信息不对称、超强计算能力、边际效应明显。
1、消除信息不对称——信息透明化:
1)流程透明化:传统保险相当于拿大家的钱去给其他参保人赔付,但是由于信息不透明,大部分用户觉得保险公司是在坑自己钱,或者感受不到自己的钱给被人帮助的感觉,容易把保险公司和个人形成对立,所以有骗保等行为,相互投透明了这个机制,并且明确手续费,让用户明白自己的钱的去除,保险公司的资金流向从黑盒变成白盒,保险公司从知道对立者的身份转变为服务者,公众更易接受这个形象,而公示的加入相当于大众监督和验证信息真实性,如果后期增加举报辟谣机制,那真正做到了信息去中心化,大众监督等这些都有效降低人的”恶”的一面,相当于保险在尝试新的监督模式,很棒。
2、计算能力:保险跟其他商品不一样,它跟每个人的身体、年龄,职业、财务都有关系,一个保险产品需要精密设置的保额以及保险的理赔范围,这些都需要大量计算,这也可能是保险中精算师很重要也很高薪的原因之一吧,而这方面正是拥有强大算力和数据存储能力的互联网所擅长的。
3、边际效应:设定好规则流程后,从0用户到350w用户,只是增加服务器的问题,成本增加有效,到服务人数指数增长,边际效应显著。
传播角度分析:
用户心理的摸索:对用户心里抓的准,在这里救助别人=给自己交保费。比水滴互助的利他场景,更远一步还有利己的作用,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效果,用户感知上帮助别人后还能有额外正向反馈(自己生大病也可能得到大家帮助),心底里佩服,感觉已经做到了逻辑自洽了。
从这个角度看,他比水滴互助更深入了一层用户心里的挖掘。不但涉及了同理心,还涉及了用户安全感,也有劝人向善的作用,果然是有社会责任的公司。
后面的畅想:
1、和从事保险业的同学沟通,他说现在保险理赔是一个痛点,造成这个痛点的原因有一部分是 客户病史信息保险公司和参保人信息不对称,投保对参保人了解的数据有限(正常情况下用户都是如实告知,也有些是刻意隐瞒,当然后续涉及的骗保。有些是自己都不记得了,还有些是根本就不懂。所以只有真的在理赔出示相关证明时,出现很多理赔纠纷问题。
我觉得这个问题以后比较方便解决,阿里最近也在杭州尝试对医院进行互联网升级,如果顺利后期能把个人信息都上传到网上,那这些信息就变得结构化,从而更容易机器处理,这时个人瞒报病情的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了。
2、另一个就是个性化服务(互联网最火的词之一),传统保险一部分是通过概率来盈利,只要投保发病人数的赔付资金小于投保人数的保费就是赚钱的。但是互联网的信息对称特性透明性很难再让这种黑盒存在,所以“相互保”明确表示10%服务费。明码标价挺符合互联网精神的。而拿到用户个人信息,结合用户在蚂蚁的其他消费数据,以及医院数据等,完全可以构建单个用户画像,并针对目前现状通过算法给出未来可能的大病,从而为用户定制出属于自己的保险品种, 而这种保险也很可能通过相互保的方式去入保,没病捐些钱给其他生病的人,真的小概率或者大概率生病了也能有保障。
当然,传播这么快影响这么大,特别重要的一点,这个保险是阿里巴巴做的,平台的力量、平台的信用让用户在产品选择尤其涉及基础服务的时候,更有偏向性。
以上,如果只是我个人看法,抛砖引玉大家可以独立思考看看。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