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再也不想发朋友圈了,反正也没人看?”
“嗯?怎么了这是?”
樱桃跟我抱怨的时候,我正在思考用哪个颜色的彩铅才能把我的青岛大虾画得让人垂涎三尺。
“哎,感觉就是自娱自乐啊!”
樱桃是个大方开朗的女孩子。她是微信的忠实用户,每天除了睡觉和干正事儿的时候,其余时间不是在聊微信就是在刷朋友圈。按类别划分,她归属于朋友圈的“逢吃必拍型”“疯狂自拍型”“无病呻吟型”“点赞狂魔型”…她说这是“不想错过别人的生活,也想分享自己的状态。”
她的微信好友已经快达上限了,而微信群的数量也有好几十个。小到三四个人的群,大到好几百人的大群。她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发状态。
“看我刚做的早餐。”她的一天一般从她在各个群里发自己的早餐图片开始。挨个分享一遍,最后再去朋友圈发条状态,配上早餐的图片。接下来就会收到四面八方的点赞和评论。而这些点赞和评论更是让她再接再厉发状态的动力。
可是,最近她却不那么开心了。
“我还是每天都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可是好像大家都不太搭理我了。”
“可能大家在忙吧。没时间上微信。”
“那总不能一直都忙吧。”
本来以为樱桃只是随口抱怨,没想到她真的上心了。
“嗯,樱桃。你看,你是不是太过在意别人对你的肯定了呢?”
“我没有啊…我只是想分享我的生活。大家是不是嫌我发的多,太烦了?”
“既然是分享的话,只要你发送成功了,大家就都能看到了不是吗?那这样的话,分享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我好像真的很想一打开微信就看到与我相关的那里有一个小红点。数字越大,我就越开心。”
我想了想,继续说道:“你的生活很丰富,很多姿多彩。而且你愿意在朋友圈分享它们,这也为别人的朋友圈增添了一抹色彩。但是你也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对别人的生活感兴趣,就算很感兴趣,你也要明白有一个新鲜感的问题。可能除了我们的家人,没有人会一直很关心我们到底过得怎么样吧。所以把展示生活单纯地当做一种分享吧。”
2.
朋友圈的英文是Moments。我觉得这是微信本地化最成功的一个例子。Moments就是生活中的一些“时刻”,这些时刻或重要或琐碎,但都是稍纵即逝的。所以我们要抓紧把它们捕捉起来,记录下来。
以前我也是一个很喜欢发朋友圈的人。去年年底的时候微信有一个统计的链接,点开它,它会告诉你你在过去的一年发了多少条朋友圈,去过多少地方。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去年一年居然发了800多条朋友圈。平均下来,每天差不多都要发2-3条朋友圈。用朋友的话来说就是生活中的每件事几乎都能成为我发朋友圈的素材。
我真心觉得朋友圈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初高中那会儿是QQ空间风靡的时候。而QQ空间和非主流的碰撞,摩擦出黑白灰伤感风的火花,再加上闪图和火星文的点缀,就诞生了当时最时尚的作品。可是它的受众依然是以青少年为主。而微博则更像Facebook那样,是面相全球的,所以一般很少有人会在微博上发比较私人的东西。朋友圈就不一样了,用户人群早已打破年龄的界限,而且也比较私密,另外便捷的分组功能更是像给朋友圈开了挂一样,深受大家的喜爱。
3.
印象中,微信是我读大学以后开始风靡的。
当时是我闺蜜嚷嚷着让我申请的微信号,理由是用语音聊天方便,省话费。所以微信里的好友也是已大学以后认识的朋友为主。渐渐地也会在一些小初高的同学聚会上加一些老同学的微信。
可是长期不联系,也不好贸然打扰,于是看朋友圈就成了了解他们最快的途径。我相信很多朋友加上新的好友的第一件事都是去翻翻他们的朋友圈吧。
但如果打开一个人的朋友圈遇到的是惨淡一条横线,难免会失落。要不就是他把自己屏蔽了,要不就是他太没趣了。但如果看到的是一条又一条记录生活的文字,一张张有趣的图片,还能发现你们共同的好友,那么两个人的距离瞬间也就拉近了不少。
4.
有人喜欢在朋友圈发自拍,虽然每张都能拿来当大家来找茬的素材;有人喜欢发鸡汤文,励志贴;有人喜欢谈时事政治金融经济;有人喜欢晒酒店餐厅沙滩阳光美女美景,看他们的朋友圈就仿佛身临其境去旅游了;还有人喜欢分享自己看过的一本好书,一首好听的歌曲;而更多的可能是像我这样简简单单发发生活状态的人。
但是不论是哪种状态,我觉得都是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记录生活的同时,也让别人在工作之余,闲暇之时能感受到你对生活的热情。
我喜欢每天睡觉前刷刷朋友圈,有新动态的朋友圈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诉说属于他们的故事。
5.
前天晚上为了找一张图,把自己的朋友圈翻了个底朝天。看完了从2012年以来发过的所有状态。边哭边笑,那些日子是回不去了,但是庆幸还有一个地方帮我记着那些时光,记着那些有笑有泪,情绪迸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