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普通的上海临研人。今天想根据自己失业找工作的奇妙经历,给大家分享分享我收到的教训。
我是5月底公司大规模裁员中的一员,这也是我经历的第一次裁员。7月中旬我入职了一家新兴公司,岗位也是我意向的岗位。但是入职一周之后,上班的第五天,我离职了。可以说这是从我第一次经历裁员开始的又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
这件事情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月左右,正好借此机会梳理一下,希望可以给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做个提醒。
医药行业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2024年看起来比2023更不友好,从临床前开发到临床试验阶段,不停的有项目被砍被暂停,早上还在一起上班一起约饭的小伙伴,下班时候就告诉你,下周就不来了,震惊之余还得想想自己是不是也会被干掉。。。
面试过程中有位CMO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在2018年到2022年左右,医药行业着实火了一把,PD1,PD-L1是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只要哪个药厂说要开相关项目,马上就能融一大笔钱,当时的谜一样的狂热跟现在谜一样的谨慎形成了强烈的呼应。现在的情况是不管什么项目,投资人都变得非常谨慎,新兴公司此起彼伏的破产解散。没有核心产品的公司也在水生火热之中。
他说的这些我深有体会,因为身处这个行业,我也成了亲历者之一。以前在医院的临床项目,PD-1,PD-L1占了医院项目的绝大多数。连医生都说现在谁都可以做临床试验,效果参差不齐而且上哪去找这么多病人来用这些药。而正好相反的现在,裁员就成了我也能体会到的行业巨变。连在做PD-1的著名大厂,也被不断报道在不遗余力的寻求其他的合作,开发新的药物。(你们应该知道我说的是哪家)
视角落到我们自己打工人身上,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也想说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找工作也要擦亮眼睛,现在不是谁随便跳槽都能找到好工作的时候了。不信的话一起来看看我用时间经验换来的教训:
1. 如果一个跟自己业务不相关的人成了我们面试时候的面试官,那就要注意了,基于我这次找工作的经历,我发现这种情况下,你的直线经理可能并不知道公司需要的岗位是什么。
我在面试阶段,从直线经理开始,一路经过CMO,另外两个不是运营部门的Head,加上最后的医学VP的面试,我一共经历了4场我认为是高段位的面试,最起码面试官段位很高。首先我要明确一下,我的行业背景是临床运营部门,不是医学,不是BD,不是战略部。相信这么说,临研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大致的行业范围了。这样的面试,当时我认为因为是临研人出身,跟各个部门的人打交道我也认为是合情合理,毕竟面试的是一家规模比较小的公司,身兼多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事情远没有我想象的这么简单,在面试过程中,直线经理一直在通过猎头,或者是直接联系我的方式多次刺探我对这份工作和这家公司的意愿度,甚至在我跟CMO面试结束后一个多小时快到家之后,直线经理要求我再次返回公司询问了我意向度的问题。而我也很直白的表达了我的诉求,期望,经验和短板。在明确表达了我的短板之后,我也进一步询问了公司对这方面的看法。而就在这样的沟通过程中,让我开始对这个职位产生了疑问,因为直线经理对这个岗位的职责划分还在纠结和不确定,虽然对我的诉求有了一定程度的应允,但是也让我对前述的现象逐渐增加了疑问,为什么身为直线经理对这个岗位始终有表达不清或者表达不出的地方,为什么在我明确表达我的需求和短板之后,在我和公司都还是在双向选择的阶段,仍然作出的不是明确的回复和决定。
以至于在我入职的第4天,这位直线经理在跟我小黑屋交谈的过程中才明确表达了,其实最开始她理解的这个岗位职责跟现在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而且她也是在交接过程中才知道这个岗位需要做的实际工作。
2. 如果你的直线经理也是在才刚刚入职,我建议是多多了解这位直线经理和公司的背景信息。
刚入职的老板,如果非常急切的需要站稳脚跟,跟其他各个部门的Head之间即便是合作的关系,也可能会不断的退让。千万小心对外客客气气,对内趾高气扬的老板,如果你不想过的很痛苦的话。
3. 新兴公司对个人的发展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坏处,在新兴公司身兼多职也是常态。去之前需要接受这一点,以及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结构的混乱或者职责不清。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因为公司经验不足,公司架构调整,领导需求多变。建议去之前多做了解。
4. 请注意,我们没有必要为别人的过错买单,如果实际情况跟我们入职之前明显货不对版,不要浪费我们的时间,我们要为自己负责,如果你接受那就需要好好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不接受那就马上离开,这种时候千万不要犹豫。有位PMD面试时候提到,行业总有好和不好的时候,关键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果认定了这个目标,不管行业好或者不好,都需要想办法充实自己,以便在机会来临时候可以顺利进入下一阶段。
5. 行业工作除了积累自己的口碑,还需要积累自己的人脉,成年人的世界,利益我不能说最重要,但是也占了相当的位置。在工作中积累好自己的资源,当碰到不顺利的时候,我们可能不会想到会是谁拉了自己一把。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跟工作中的伙伴进行交流和互惠互利,如果这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设定好自己的内在目标,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这个小故事的最后,我要衷心的感谢陪我走过这段时间的家人和朋友,他们的陪伴和建议以及大半夜不限时的疏导,给了我足够的信心,面对这段神奇的经历。相信之后再跟他们每个人碰面都可以把这件事当作生活中的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