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毛主席诞辰127周年纪念日。
毛主席的称谓很多: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最接地气的一个恐怕应该是诗人。
我背得的诗不多,但自己跟自己比,按作者分的话,以毛主席的诗词背得的数量最多,能到十位数。其他诗人的就都是个位数和零。之所以背得多是因为在我最喜欢诗词并且记忆力最好的中学阶段,恰好有一本薄薄的《毛主席诗词选》,一读就很喜欢,很对那时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胃口,于是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大多也就记下来了。但是,虽然记得,对意思的理解却好多是肤浅或者错误的。
比如其中的一首词: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有的说是毛主席写于带领红军四渡赤水期间,也有的说是解放后根据回忆补的。到底是什么时候写的还没有定论,恐怕也永远成迷了,但不管是啥时候写成的,这都是毛主席诗词中比较著名的一首。尤其是那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常被人们引用来励志。现在在公司电梯间的小屏幕里就总是播放一个小女孩领着大家朗读这句词的视频宣传画面。说完“从头越!”大家还一齐伸出一只手握拳作拉汽笛状,以示要二次创业的坚强决心。
然而“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一句中的“漫道”两字常常被人误认为是“漫漫长路”的意思,以至把整句的意思解释为“雄伟的关卡和漫长的道路,真就像铁一样!”——至少我自己到好几年前都一直是这么理解的。
今天又看到一位对历史颇有研究且非常崇敬毛主席的天涯名人在他的纪念文章里,也提到了这首词。他对这一句的解读是 “面对如铁的雄关漫道,能淡定从头越起者,自古不多。”这里他显然也是把“漫道”当了道路的意思来讲,估计跟我一样是错误的理解了。看来有望文生义习惯的并不止我一个,心里噔时平衡了许多。
但实际上我们同是犯了读书不仔细的错误,因为凡是对这首词有注解的书里一般都是标注了这个“漫道”的,上面解释说它其实是“莫道”的意思,也就是作“休说、不要说”讲。之所以弄不清真正的意思只是因为我们读书的时候没有仔细看注解罢了。这个“漫道”在古诗中还有一些例子,我百度了几个:唐代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漫道南朝足流品,由来叔宝不宜多”、宋代苏轼《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宋代辛弃疾《江神子(侍者请先生赋词自寿)》:“漫道长生学不得,学得后,待如何”,等等。可见在以前这个“漫道”算是惯用的词。只是太祖写时在顺序上作了倒装,如果顺着写应该是"漫道雄关真如铁"。
你看,依着这个意思,作“莫道”讲,“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一句就显得很有豪迈的情怀,战略上是藐视困难的,而像原先那样理解成“雄关和漫道真的像铁一样”,就有些强调困难、未战先怯的味道,这实在是不符合太祖的精神气质。两相比较,境界上就差得很远了。
另外在这一句里还有一个有容易错误理解或者说有分歧的地方,就是“从头越”的“头”字作何讲呢?这通常也有两种理解:一是“开头、开始”的意思,那么“从头越”就是从开始出发的地方去走一遍;二是“头顶”的意思,“从头越”就是要从这雄关的头顶上越过去。我自己一开始认为是第一种意思,后来看到有人解释为“头顶”,便觉得这个理解似乎更为恰当一些,更有动感和气势。从头越就是面对难关不投机、不取巧、不绕道而行,迎难而上,要把它踩在脚下。
由此,这一句我们可以翻译为:“不要说雄关(指娄山关)真的坚固如铁不可破,我们今天就要迈开大步从它的头顶上翻越过去!”。
决心一定,行动开始。当和红军战士们一起从头越娄山关时,站在雄关之上,太祖又看见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壮阔景象:连绵起伏的苍茫群山远看就好像泛着波涛的大海,天边残阳的颜色好像鲜血那样红……你品,你仔细品,是不是画面感十足,令人浮想联翩?!尤其是“残阳如血”——残剩的太阳就像鲜血一样,大概是把大海般的群山也染红了吧……也不知道这之前有没有人这样比喻过?但一想,长征的历程可不就是从十面埋伏里杀出的一条血路嘛。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这首词虽只短短几行字,却把红军英勇无畏的气概和娄山关前气象万千的壮丽的景色写得十分到位。王国维讲,评判诗词好坏的标准就是要论"境界",太祖诗词的境界在宏大方面可以说难有出其右者。那哆哆嗦嗦拿出一两个不成调的打油诗也展示出来,似乎想与之相提并论的,真就是蚂蚁缘槐夸大国,可笑不自量了。
好,就打这些字算作是毛主席诞辰127周年的纪念吧。马上就到2021年了,2021是建党100年,要是没算错,太祖那时才28岁!……设若天不降润之,可有今日之中国?